[30天挑战] day28 地久天长

avatar
关注

在我国的电影世界里,王导演是独特的,有他一席之地的。归根结底,是他拍了很多别人没有选择拍又或是不敢拍的东西。

王小帅的个人特色(除最早的几部独立电影)在于他的大部分电影都试图讲述某个时代背景里的小人物被洪流推动而受害或伤害他人的故事,从几个人的故事展现背后的社会历史(又或者是城市空间)与人的关系。与此同时又尽可能地去保持克制,不激烈的表达,这种“现实主义”风格也可见于他追求的摄影风格里,这两点直接导致看他的片子就像看资料片,永远拥有吸睛的题材,却又十分依赖演员的发挥。

王在现实主义的外壳下创造故事的时候,又有意无意地把人物的命运特殊化,这样一来,人和社会的矛盾由原来的复杂、暧昧不清,变成了机缘巧合,角色是“特殊的那一个”,而不是“我们中的那一个”,创造出的矛盾再靠设计的善意或巧合或什么东西来和解、破局,结果就是每个抛出的问题都随着进展而隐没了,力量因为拼凑的“真实”而消失,最后就是看得人拧巴的成片。这样的“克制”也成为了他的争议根源——他在公开场合的个人表达上尖锐(“小刚艺谋真辛苦他们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对于这个市场,我已经快要失望了,如果再尝试不成功,我想过干脆退出国内市场,回归到我最早做电影那时候的样子。”),却在作品里保持中庸克制。

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人物做出的某些选择可以被视为因导演的动机而被安排的某种姿态,人物也因此符号化。比如《青红》里的父亲,他的作用是命令式的推动剧情发展,一倡导回上海,二强调保护贞操,最后剧情发展为女儿被强奸了,是因为这样才够“残酷青春”然后可以走一出严打时期强奸犯被枪毙的戏吗?(关于严打强奸犯,在《我11》中也有类似场面,所以我倾向于认为这是出自他个人经验)比如《地久天长》里的浩父,拿着把刀子过来找星父说:刀给你,你去砍死那个小混蛋。这段有两个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引出星父的表态:“这事儿谁也别提,孩子慢慢就忘了”,为结尾情感堆积爆发段落里意外杀人者浩浩的自白伏笔;其二是带出浩父精于城府的商人本色。结尾时,所有这些让人不禁觉得古怪:一个既得利益者之家完成忏悔后的其乐融融,两个失独者的在儿子坟前的惆怅也终止于一个青年的悔过自新,隐忍后集中爆发的感情之后接着的还是隐忍,故事就这么圆满地结束了,这很中国,也很集体主义。通过故事设计,把导致他们隐忍的那个问题搁置了,并在内部消解了矛盾。

发布于上海阅读 13755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暴力内线Lorrain

· 广东

演技超赞 就是太负能量了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最耀眼11号

· 上海

友谊“地久天长”的悠扬旋律,遮掩不住时代的荒腔走板。

亮了(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