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我想看若是出了《战狼3》,我们为什么不去看?
吴京究竟做错了什么?
为何他会招来那么多人的谩骂?各种粗鄙之语尽出。
这一切要从2017年说起。
这一年《战狼2》上映,以56.9亿票房登顶华语影史票房冠军的宝座。
自此之后,吴京似乎触动了战狼PTSD们的逆鳞,这群在现实生活中搬砖加班的愤青于网上指点江山。
他们可以去看漫威的超级英雄,各种飞天遁地、动感光波;他们可以去看郭达·斯坦森以一己之力干翻整个军火商;
他们可以去看史泰龙带着老友深入南美推翻某国的独裁统治;他可以去看《速度与激情》伐木累拯救世界,与太阳肩并肩。
可是他们就是看不了战狼孤身救人,看不了冷锋个人英雄主义。
他们就是嫌弃中国没有超级英雄,殊不知中国近代史上随便一个伟人都是现实版的超级英雄。
如舍身堵碉堡的黄继光,烈火中一动不动的邱少云,一把枪活捉63名英国王牌士兵的刘光子;
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的神枪手张桃芳,说出“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的三幻神,以及冰雕连。
他们都是普通人都有这等壮举,更别提陈独秀、李大钊、毛教员、伍豪、陈赓、刘伯承这些响当当的人物。
所以给一个不看《战狼3》的理由?
敢情吴京是原罪。
有些人似乎忘了2017年《战狼2》以一己之力扭转了华语电影的格局,让口碑成为影响电影票房的主因,而不是堆砌明星与商业元素。
天下苦烂片和烂演技久矣。
从2013年《富春山居图》开启烂片营销,2014年四大初代顶流让中国进入流量时代,观众们便开始受烂片和烂演技折磨。
彼时我们看到的演技是嘟嘴、冥想与左右呼呼的郑爽,无感情咆哮、无意义耍帅的吴亦凡,动不动就加油打气的欧阳娜娜和只会瞪眼、抠图的杨颖。
彼时我们看到的电影是《爵迹》、《摆渡人》、《栀子花开》、《致青春·原来你也在这里》、《夏有乔木,雅望天堂》、《上海堡垒》。
《战狼2》打破了这个局面。
而且不再是烂片的代表,让傻白甜吴亦凡式的流量被电影市场退货。
这样的电影为何不能看?人民群众若是不喜闻乐见,怎么会有56亿的票房?有些人总是想跟人民对着干,做群众里的坏人。
但他好歹也为这些资本开辟了一条营销加背书的道路,即xx亿票房先生镀金。
自此之后,什么阿猫阿狗都成了百亿先生,也顺便提升了他们的厚度,加强了他们的滤镜。
各种拼盘式电影的票房都会加在某个演员的身上,如《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
再说了,吴京作为公众人物,他没有出格的事情。
他一没吸毒、二没逃税、三没出轨、四没面瘫、五没乱秀、六没胡喷、七有作品、八还敬业、九有娇妻、十爱听相声。
除此之外,他还提携郭帆,带着6000万帮《流浪地球》渡过难关,这才有了中国科幻元年。
而且他身为正白旗,不骂外地人,身为动作演员,从来不矫情做作,一点也不叫苦叫累,对前辈尊敬。
这样的吴京,他主演的《战狼3》为何不看?这样的吴京,他有何黑点?不就是现在流行女权,她们打不动吴京,只好曲线攻击嘛。
有些人啊,就是被粗制滥造养刁了胃口,出来好电影都不懂得辨认了。
别总是坐井观天,被大数据的猜你喜欢圈起来,只看自己喜欢的东西,忘记了井口外的花花世界。
艺术追求是有高低之分的,这也是选择偶像的重要性。
因为流量偶像像流星,很耀眼,但成为昙花一现,也只是一瞬的事儿。
粉丝们不应该迷失在营造的繁花似锦中,也要学会接受淡云流水,去打破规则。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这样的道理每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懂。
格局小会让人在时代的推动中变得停滞不前、举步维艰、大惑不解,甚至有些夜郎自大。
我们应该要适应中心的转变,之前的流量时代已经慢慢过去,华语电影也不会再像以往那样发展。
这是华语电影必须接受的命运,也是必须要做出的改变,思想、文化、经济的碰撞,是正向的。
由从前以好莱坞为尊到现在的第二大票仓,眼界的转变不应该变成狭隘,而是更加的包容与开放。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因妖雾又重来。大闹天空何雄哉,六耳猕猴来作祟。
不念陀佛念阿门,十字架上敲木鱼。假洋鬼子装大人,崇洋媚外何时休?木秀于林风摧之,人心不古遭妒忌。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拨得云雾尽吹散,斜阳避山照大地。天口一点真汉子,两撇一捺为小人。战狼不惧黄皮鬼,冷锋何怵二鬼子。人民喜闻又乐见,管你特么什么事。

AAA轩尼诗销冠臭老头
· 浙江骂继续骂,票房照样刷新记录

小心翼翼的发言
· 广东票房是诚实的,市场反应不会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