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采访韩国高中职业联盟的常务副主席赵官燮。
韩国的学校足球有各级相应的管理部门,高中联盟负责高中学校的足球事务,初中有初中足球联盟,小学有小学足球联盟。这几个联盟全部都归韩国足协统一领导,而且,我们日常办公也都是在韩国足协办公楼里。各个地方的道一级足协、或再往下的市一级足协,也都有相对应的联盟,负责管理当地对应级别的学校。
体坛:韩国学校足球水平高,应该说与学校球队的教练员水平相对较高有关,能否介绍下韩国学校足球队的师资情况?
赵官燮:学校足球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练员,这是我们联盟的认识,也是所有学校、教练、家长的共识。以我们高中联盟为例,今年在韩国足协正式注册的高中球队有123支,这些学校队伍的教练员中,10%左右是所在学校自己的老师,全部都拥有韩国足协KFA所颁发的资质证书。其他90%的学校足球队基本都是合同制教练,即外聘教练,也都有韩国足协的资质证书。各级学校联盟都有明确规定:教练员没有韩国足协的证书,一律不准上岗。小学阶段,教练员至少是C级;中学阶段至少是B级;而执教大学球队的则至少是A级。
体坛:那教练员证书好拿吗?
赵官燮:以前是很容易的,只要上课就能够拿到。差不多15年前,我们从C级教练开始就很严格,所以这15年来,通过这个培训计划培养出来的年轻教练员的整体素质,与15年前的那批老教练完全不一样,显得更加成熟、更有自信。从C级到B级,不只是学习、考试,还要看带队成绩,也就是理论课要结合实践课,如果只是考试合格、但带队成绩不行,基本不可能拿到B级证书。而且,考试的时候,类似像PPT、视频剪辑等诸多必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必须要求教练自己做,做不出来也拿不到证书。实际上,韩国的青少年教练员压力是非常大的。一般情况下,教练员一年有一个月的休息时间,但正因为压力大,所以教练员们都是自己去留学或深造,费用全部自理。
体坛:主要有什么压力?
赵官燮: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家长的压力。如果教练员带队不好,家长就不干了,这个学校也就很难再招到好的球员。另一个方面则来自于学校,因为学校有教育经费特别是针对足球的专款,如果你带队成绩不好,学校就不会续聘,可能你的饭碗就丢掉了。所以,教练员本身就只能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这些年来,韩国足协在教练员方面抓得很紧,不只是针对俱乐部梯队或各种私人学院、俱乐部。韩国足协引进了专门的德国教练员培养体系,在培训过程中,很注重细节要求。譬如,从最低级的C级教练员开始,韩国足协就提出“不要练跑步、不要练力量”,甚至连射门训练都不让做,必须是到了一定年龄之后才允许。这其中,最重要的引导还是别让球队主教练重新走到以前那条老路上。
比较庆幸的是,现在韩国老一点的足球教练基本都淡出学校足球队的一线队,上来的是一大批年轻教练。这些教练很好学,也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并付诸实施,所以现在韩国足球从青少年开始,整个技战术风格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