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我想看来深两年,月薪只有7000,为什么我劝你别来深圳?
之前我们公司的七七学姐在某书社交媒体发过这样的一篇帖子,劝哪些想来深圳的年轻人千万要谨慎决定,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同时也让我感触至深,为此我想要将话题延申一下,关于年轻人奔赴一线打拼的这件事。
我有位高中同学,大学专业是园林,因为土木建筑已是夕阳产业,他便果断选择了设计方向。他在长沙念大学,毕业后也尝试在长沙安身,但他找了好几轮工作,刚出来的设计生,收入都不高,基本保持在两三千的水准,单休,还经常加班。
他觉得这个收入配不上自己的付出,同时听闻深圳这边的薪酬会比长沙高出一大截,于是决定将深圳作为自己奋斗的起点。
那个时候我也没觉得什么,因为对于打工人来说,薪酬本就是致命问题,哪怕收入高,就往那边跑,就像是风往那边吹,就往那边倾倒。
但生活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找了两周的工作,终于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入职,岗位是平面设计。
他入职时谈的薪酬是6K,看似很高,但实际不上不下,在这座租房成本高得吓人的城市,也就勉强糊口。
但那时,他显然对此没有充分的认知,6K起码比起长沙的两三千账面上要好看太多,虽然同样是处在挣扎线上。
他工作努力,当同样也是一个追求稳定的人,因此一直不曾考虑过跳槽,一直待在原来的单位,薪酬两年涨到了8K。
因为对市场行情缺乏了解,他觉得一年涨一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讽刺的是,他的房租也是两年的时间,却也足足涨了两百。
最近联系他的时候,终于听说他跳槽了,理由是他从朋友那里听说了这一行三年经验的真实收入。
到了新公司,他的收入终于涨到了10K,那一刻他高兴坏了,甚至请我们几个老同学吃了一顿500的大餐。
可是好景不长,偏偏这时疫情加重,他们公司的业务受阻,收益降低,为了继续节约成本,他们老板下达了降薪指令,要求设计部门薪酬降低百分之30%。
于是一眨眼的功夫,他的薪酬又回归到了7k的水准。
他不甘心接受这个安排,于是和公司高层与人事大吵了一架,气不过辞了职。
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十分困难,很多公司甚至取消了招聘计划,直接进入“节流”阶段。即使有公司有意招他,也开不了10K的“高薪”。
对方的条件他根本接受不了,因为他恰好那时交了个女朋友,对象的薪酬和他被降薪钱的水平差不多,传统的思维让他接受不了自己挣钱能力比女友低的事实。
就这么连续碰壁了一个月,再加上和女友的经常吵架,他再无可忍受,于是和女友分了手,心灰意冷地回了老家。
最近一次联系的时候,他说他不会再考虑回深了,他只想安心在家,考个教师资格证,以后就当个老师好了。
而以上的这个故事,并不是个例,疫情期间,光是我认识的朋友,回老家的一个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我知道,这里面确实也有疫情的原因,但我认为真正关键的不是这个,而是在于你对欲望的追求、野心有多强烈。
现在的深圳,是一个普通外地人注定存留不下去的城市,若是你只满足于当一个普通的打工人,也许你今天能过下去,也许明天可以,但总会有那么一天,你会被逼得灰头土脸地逃离这里,因为这里根本没有你的容身之所。
你想要追求理想,但这里不相信这个,这里只相信真金实银的实力。
这要求你必须具备忍耐和吃苦的品质,必须要耐住性子,不偏不倚地朝着目标前进,而且每个目标,都必须要与“物质欲望”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因为你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浪费,否则一到35岁,你就会再次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残酷。
我并不是在胡乱给大家出主意,而是希望你在想来深圳的时候,能够更加认清自己属于哪一类,摸透自己的属性定位。

三分线外一甩狙
· 广东你不能以这样一个行业的个例来劝大家,没有说服力!那种通过自己双手,努力奋斗,年薪百万的我旁边也有好几个。我觉得深圳相比于其他城市来说,是一个最公平的城市!不靠关系,不靠原生家庭,大家机会基本是均等的

我怕我控制不住我自己
· 福建不靠关系,不靠原生家庭,这两句开开头,这段话就不用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