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和埃及的农业对比?

avatar
关注

都是冲积平原, 黄土高原的土地甚至更加肥沃。

东营农业非常差,,因为冲积平原的盐碱化特别严重。东营有大量的盐碱地。

因为水分蒸发就留下盐分,土壤必然盐碱化。

同理,花园口泄洪,后面的河南灾荒就是洪水退却,土壤盐碱化,导致庄家绝收。


所以这个六千年前的埃及是咋回事。每次都靠河水泛滥种地也是没谁了。

而且六千年前保守点估计埃及的粮食亩产也就六七十斤。

我就特想知道埃及出土的几千年前的粮仓在哪儿?

我国九千年前的贾湖遗址的稻谷粮仓都有四万斤,别告诉我埃及没有大粮仓。起码也得有几千万斤的吧?

二十万人不种地搞三十年金字塔。壮劳力,一些人一天吃半斤粮食。 那就10万斤。一年为周期。 3600万斤。



现代埃及这两年必定粮食危机。埃及有现代农业,淡水滴灌系统,有杂交种子。有现代化肥。产量是过去的几十倍。也一样远远做不到自给自足。靠乌克兰的小麦撑着。


埃及曾经引过尼罗河灌溉其他地区,为了避免盐碱化。必须不停的用淡水灌溉冲刷。撑不下去宣告失败。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气候干旱,自然环境相当恶劣,全国100.2万平方公里国土的96%为茫茫沙漠。全国98.5%的人口挤


1997年1月9日,穆巴拉克总统正式重启了新河谷计划(普遍称为图什卡工程),计划包括在阿斯旺水库附近的图什卡湾建一座巨型扬水站,并修建长70公里的主渠道和4条28公里的支渠构成灌溉网,每年取水50亿立方,将图什卡(Toshka)洼地附近的土地开垦为300多万亩良田。


△穆巴拉克在工程启动仪式上


1998年,尼罗河上游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大洪水,汹涌的洪水涌向阿斯旺大坝。埃及政府担心阿斯旺大坝受损,在水库上游打开了泄洪渠道,洪水纷纷从渠道冲向了图什卡洼地,在后续的2个月里,这里形成了大大小小20多个湖泊群,总面积1540平方公里。

将整个工程造价推到865亿美元(三峡工程总投资260亿美元),20年内完工,媒体将其称为“穆巴拉克的金字塔。


2013年几乎又回到从前。为什么新河谷计划失败了呢?


首先,新河谷计划采用的动力引水,这无疑提高了用水成本,加之沿用了最古老的传统大水漫灌的方式来进行农耕生产,沙漠地区蒸发旺盛,就得要不停地灌溉压碱压盐,防止土地盐碱化,势必造成用水量大增,单位面积上农产品产值所消耗的用水成本再次攀升,相当于在用我们的“农夫山泉”灌溉,农场主根本没有了盈利空间,谁还会有后续投资。

发布于浙江阅读 8056

这些回复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