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弟粟裕回忆录里的朱总司令

avatar
关注

由武平城向西北走十多华里,进到石径岭附近,这里都是悬岩峭壁,地形十分险要,只有一个隘口可以通过,却被反动民团占据了。这时,朱德同志突然出现在队前,他一面镇定地指挥部队疏散荫蔽,一面亲自带领几个警卫人员,从长满灌木的悬崖陡壁攀登而上,出其不意地在敌人侧后发起进攻,敌人惊恐万状,纷纷逃跑,给我们让开了一条前进的道路。当大家怀着胜利的喜悦,通过由朱德同志亲自杀开的这条血路时,只见他威武地站在一块断壁上,手里掂着驳壳枪,正指挥后续部队通过隘口。  这次战斗,我亲眼看到朱德同志攀陡壁、登悬崖的英姿,内心里油然产生了对他无限钦佩和信赖之情。记得我第一次见到朱德同志,是在南昌起义开始发动的时候。八月一日晨二时前后,我所在的警卫队,奉总指挥部的命令,去策应朱德同志领导的军官教育团起义。我们跑步进入阵地后,按照上级部署向营地上空打了一排枪,短时间的沉寂后,很快听到教育团营地吹起了欢迎号声,接着,看到一队武装士兵,护送着一位身材魁伟、仪表威武、蓄着胡须、年约四十岁左右的军官走了出来。人们说,这就是军官教育团团长兼南昌市公安局长朱德同志。他态度和蔼,满面笑容,频频向我们招着手快步走过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这次石径岭隘口的战斗,我才发觉,朱德同志不仅是一位宽宏大度、慈祥和蔼的长者,而且是一位英勇善战、身先士卒的勇将。

我们的朱德军长,在向西转移的过程中,总是满怀信心地走在队伍的前面。虽然大敌当前,处境险恶,他却神态镇静,无所畏惧,始终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气魄,尽力教育部队和掌握部队。他经常在基层军官和士兵中,一路行军,一路给大家讲革命道理,指出革命的光明前程,提高大家的革命觉悟和坚定大家的革命意志。在旧军队里,官兵上下之间等级森严,生活待遇悬殊。但我们看到身为军长的朱德同志,却过着和士兵一样的简朴生活,和士兵一样吃大锅饭,一样穿灰色粗布军装。行军时,他有马不骑,和士兵一样肩上扛着步枪,背着背包,有时还搀扶着伤员、病号。他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动着大家,对稳定军心起了极大作用。大家不仅把他看作是这支部队的最高领导,而且简直看成是我们这个革命集体的好“当家”。



粟裕大将回忆录里对朱总司令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这也是为什么朱总司令一直是人民军队的旗帜

发布于安徽阅读 2172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以后再聊

· 北京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22岁考入云南讲武堂,同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讨袁战争,护法战争,担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1922年,为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被陈独秀在国内拒绝以后,远赴欧洲,取道法国,绕到德国找到周恩来入党。之后在德国和苏联学习,26年回国参加北伐战争,27年参加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后,朱德带领3000人打阻击,最后剩了2000多人,结果主力却被打散了。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最后只剩下了800人坚持革命。朱德就带着这800人转战,最后到井冈山会师的时候变成了1万多人。朱毛红军,朱是在毛前面的。

亮了(82)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老皇也是帝

· 河北

朱德真的是传奇,以前是袍哥,还吸食鸦片,后来革命后,连打草鞋都是第一名,关键是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对一般人来说,戒个烟都难。这要是没有坚定的信念是不可能做到的。最可惜的是朱德的孙子。没能继承朱德的意志。

亮了(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