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我想看
吾本银城山水郎楼主
· 北京章惇,北宋宰相。 宋神宗时期,因“王安石变法”而在朝廷中形成了势不两立的两大集团。章惇是“变法派”首脑之一,也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定支持者。另一派则是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两大集团势同水火,在各自执政的时间内,对另一方疯狂打压。 章惇担任尚书左仆射后,开始打击报复昔日与他有仇怨的人,他把苏辙(苏轼弟弟)贬到雷州,不允许他住在官府的房子里。苏辙只得自己租民房,但章惇又认为苏辙强占民居,派当地官员故意追究房东的责任,直到租赁手续齐全才作罢。 宋徽宗时期,章惇自己也被贬到雷州,结果章惇找房子的时候,恰好遇见先前苏辙的房东。房东并不认识章惇,他对章惇说:“先前章惇为丞相时,我就因为把房子租给苏辙大人而获罪,几乎破家,现在我不敢把房子租给你了。”后来,章惇又被流放到睦州,最终客死他乡。 苏辙于1097年被贬雷州,而章惇则于1101年被贬雷州。章惇经历苏辙经历过的事情,前后仅4年。

吾本银城山水郎楼主
· 北京曹彬,北宋开国名将。 曹彬镇守徐州时,下属犯罪且已结案,但曹彬却在一年后才杖打他。人们不知道原因,曹彬说:“我听说这个人刚娶妻子,如果当时杖责他,他的父母必定认为媳妇不吉利,从而朝夕鞭打辱骂她,使她不能活下去。所以我迟缓处罚,这样也没有枉法。”(《宋史·曹彬传》) 曹彬、王全斌二人曾率部征讨后蜀,王全斌却杀了降兵三千人。等他们班师回朝时,宋太祖责问怎么敢乱杀人,并对曹彬说:“你退下,不干你的事!”但曹彬不退,竟然自己诬陷自己说:“这件事是和我商量过的,我也同意了,所以应该先杀我。”宋太祖一看曹彬这么说,只得将王全斌也宽恕了。这件事宋太祖后来才知道真相,于是问曹彬当初为什么要和王全斌一起领罪,曹彬回答说:“我们一起受命征讨,如果其它人获罪,我却一人清白而且受到封赏,这样无法起到劝诫的作用。”(《宋史·曹彬传》、《丁晋公谈录》) 曹彬攻克成都后,凡是获得妇女,都将她们关在一间屋子里,只开一个小洞供应食物。同时告诫左右士兵说:“这是要献给皇上的,你们一定要守卫好!”等到事情结束,曹彬却帮助这些妇女寻找亲戚,送她们还家。没有家的,又帮助她们出嫁。(《太上感应篇汇编》) 后来曹彬又奉命征讨南唐。围困南唐之际,曹彬经常放慢进攻速度,并派人对南唐后主李煜(音玉)说:“事情大势已经如此,只可惜一城百姓,如果你能归降真是上策!”与此同时,曹彬也忽然称病不理军务。众将军见关键时刻曹彬却“病倒”,纷纷前来探病。谁知曹彬对大家说:“我的病不是药能治的。只要大家诚心发誓,攻下南唐后不妄杀一人,我的病就会好了!”众将军于是共同焚香发誓,绝不妄杀一人。 金陵城破后,南唐后主李煜献国投降。金陵百姓和李煜君臣全部得到了保全……而当曹彬凯旋回宫时,他的名帖上只写着“奉令到江南办事而回”,自始至终保持着谦恭的态度。 宋太宗时,曹彬北征契丹失利,大臣赵昌言请求诛杀曹彬。几年后赵昌言也因事被牵连,遭到弹劾而且见皇上的机会也没有。此时曹彬却挺身而出,主动替赵昌言求情。宋太宗最终宽恕了赵昌言。 曹彬为人和敬仁厚,在朝中不曾抗旨,也从不言他人过失。他征伐两国,始终秋毫无犯、一无所取;他出将入相,从不以权势自重;路遇士大夫,必定引车避让;他从不直呼下属名字,每次听事必定先整理帽子再会见;他所得的俸禄都散发给亲族,自己无所积留…… 曹彬自己曾说:“我为将带兵确实杀了许多人,然而从未以个人喜怒而杀一人。”曹彬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子弟们请求修缮,曹彬说:“现在正是隆冬时节,墙壁里百虫蛰伏,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欧阳修《归田录》)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曹彬去世,享年69岁。曹彬共有八子,全部在朝为官,一门贵盛无比。曹彬之子曹玘,生女曹氏,后嫁与宋仁宗为皇后,深得宋仁宗信赖。宋英宗继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十三个月。宋神宗即位后,尊其为太皇太后。曹皇后亦为史上著名的一代贤后。著名文学家苏轼因“乌台诗案”面临被杀的命运时,便是曹皇后出面干预,最终令苏轼逃过一死而改为贬官。 史料出自《宋史·曹彬传》

吾本银城山水郎楼主
· 北京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符登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