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说】闪击8,高颜值下的优秀性能!
#JRs评测之实战篮球鞋#
非常荣幸此次被官方选中参加虎扑的闪击8众测活动。闪击系列自2014年与空袭系列一起为cba联赛量身打造而诞生,距今已走过7个年头,作为李宁为外线球员打造的中端系列,闪击被大家广为知晓的似乎也只有1代、6代和7代,其中1代和6代一个是性能出色一个是颜值优异,7代则是因为夏季版高昂的市场价在当时的论坛里一片吐槽。那么今天的这双闪击8代,能否成为能被大家记住的一双闪击呢?
PS:此次众测的时间要求比较紧,所以我尽可能的多打了几场,为了给大家带来一个相对客观的评测。截至发稿之日已经在格子塑胶地半场打了4场,室内馆高强度全场一场,供大家参考。
一、外观
外观一向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部分,此次的闪击8保持了上一代修长利落的鞋型(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国产鞋目前能摆脱臃肿实物的真的还不算多),这双首发配色使用了黑色鞋面+粉紫色渐变的中底设计,官方没有命名,第一眼和我手边的AJ35 sunset感觉非常像(注意,只是我感觉像,没有任何歧义),但更接近的色系搭配和更利落的设计却比35 sunset的整体性要好。粉色的内衬和外底呼应,鞋侧硕大的李宁logo和鞋面一体,一根粉色的导管横跨鞋身,看起来很多余(事实上不只是看起来多余,后面会讲到)。可能有人会更喜欢后面发售的白红配色,但这双日落配色,实打实是我的菜。
二、包裹性
开头先提醒大家,如果有条件去线下购买的话,一定不要怕麻烦,把所有鞋带孔都松开去试,不然你可能会因为偏瘦的鞋身直接劝退!
包裹性是整双鞋最大的亮点。虽然李宁改良鞋楦已经有两年多了,但包裹性一直不是李宁的强项。此次的鞋面采用了高密度网面结合全鞋身热熔材质的设计,鞋面强度非常高,支撑性十分优秀,好于上一代不少;同时更瘦的鞋楦以及内衬额外的填充,特别是十分厚实且宽大的鞋舌,以及后跟不同摩擦力材质的设计,共同组成了整双鞋极为优秀的包裹性。拉紧鞋带,整双鞋刚好完美的贴合脚部,没有一丝缝隙。我在初次上脚的时候是觉得趾骨位置是有些卡脚的,但在重新调整过每一个鞋带孔后,这种感觉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致密的包裹性。值得一提的是我脚踝比较瘦,所以后跟还是有极轻微的不跟脚的感觉的,但无伤大雅。当然这么优秀的包裹也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透气性。目前我这里室外温度已经低于20度了,但打一会依然会觉得很闷脚,万幸天气是越来越凉了,期待透气性的,等明年的夏季版吧。
三、缓震性
先说下我的体型,我目前187cm,100kg。
闪击8首次搭载了䨻科技,当然是tpee䨻,而且是在后掌内置的设计。全掌的缓震材料为lightfoam这一李宁目前使用最广的材料。前掌硬,后掌软是我刚上脚的感受。在穿着走了一圈后,前掌有些踩开的迹象,硬中有轻微的弹性,后掌则是软大于弹,但一脚下去也踩不到底。
实战两场后,整双鞋的中底表现还是很棒的。前掌材料密度较高,场地感十足的同时缓震极限也还说得过去;后掌虽然在静态感受中偏软,但缓震极限非常高。有一点缺点是前后掌的脚感差别较大,导致全场下快攻时后掌落地就会感觉有些拖沓(较软且缓震极限高的代价就是缓震行程会很长)。如果换成pebax䨻我想这个问题可能就会有个很好的解决了。
四、支撑性&抗扭转
鞋面的支撑性前面已经说过,在此不再赘述。这里说说那根导管,拉紧鞋带它也依然也软趴趴的,没有什么作用,可能单纯的是为了设计而设计的吧。中底loc承托盘从足弓处延伸至后掌,足弓处镂空的地方还有一块额外的tpu,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性与抗扭转,在做后撤步等步伐的时候也能明显感觉到来自这块承托板的回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闪现3也使用了类似的设计;前掌有明显的防侧翻设计,但材料密度较低实际作用不大。但得益于前掌较低的重心,整双鞋的防侧翻也没有问题。
五、抓地力和耐磨性
无论是在格子塑胶板还是塑胶场地,抓地力是非常优秀的。此次的外底纹路是由多向不规则的长方形小格组成的,实际上是李宁结合运动员的步伐的大数据采集而设计的,上一双这么做的球鞋印象里还是hyperdunk 08(同样的通过采集球员数据而得到的鞋底纹路,无歧义)。说停就停说走就走,在塑胶场的表现非常棒,时间原因无法去木地板场地感受下,但个人认为木地板也没什么问题。使用场地较少耐磨性不好评价,但这几场过后鞋底基本无磨损,至少可以保证整双鞋不是橡皮擦级别的耐磨,就还算过关。
六、总评
我自己当回课代表,把优缺点总结下:
优点:极其优秀的鞋面包裹与支撑,中底优秀的支撑性和抗扭转,静态脚感不错,前掌不震脚,后掌缓震极限较高,抓地力非常优秀;
缺点:透气性很差,中底前后掌材料软度相差较多,跑动时后掌落地泄力感明显。
适合人群:外线脚步灵活的球员,追求场地感和变相较多的球员,大体重谨慎尝试。
适合入手价位:799的原价,目前大部分尺码都可以600+买到,而且很好购买。如果过段时间大量配色上新能降到500+的话,将会非常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