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在文学性和艺术性上,是否远高于唐诗?

avatar
关注

宋词在意境、意象上更加有诗意,整体上感情更加细腻,表达上更加委婉。

唐诗则整体上稍显笨拙,表达上过于直白,形式上也更加死板,特别是格律诗。

个人观点,宋词比唐诗,更具备灵性,更加接近诗歌的本质。

大部分唐诗,从本质上,算不上诗歌,或者说是高级的打油诗而已,缺乏诗歌的意境之美。

PS:上面是从整体上来说的,宋词里也有很多笨拙直白死板,缺乏意境之美的作品,唐诗里也有很多在形式束缚之下仍然有高度意境之美的作品,但比例上远少于宋词了。

阅读 18690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lunyuge楼主

像李白的《静夜思》《赠汪伦》,个人认为就是高级点的打油诗而已。

《静夜思》表达思念故乡之情,你直白白的来一句“低头思故乡”,这算怎么回事?
《赠汪伦》里对友情的歌颂,也是太过于直白。难怪有人说这首《赠汪伦》是讽刺或者说敷衍之作,李白跟汪伦之间并没有什么深厚的友情。
当然,李白有诗歌意境之美的优秀作品非常之多,这里仅拿这两首举例而已,这两首绝对是李白的下下之作。
再以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来举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并没有直白表达自己的内心如何如何,却通过多个意象的构建,令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的情绪和内心世界。

亮了(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lunyuge楼主

再以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为例,全诗非常工整,堆砌了一堆景物,但你却很难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想要表达什么,他写这首诗时有什么样的情绪,景物并没有构成意象,好像仅仅是为了描写景物而描写景物。

对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也是一群事物的堆砌,但这些事物都构成了一幅幅意象,作者的情绪油然纸上。

亮了(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虺子夜

· 安徽

洗洗睡吧,没得比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