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征:阿根廷,何以三星

avatar
关注

本文作者程征,198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曾在南美工作生活8年,曾先后供职《中国体育报》和《体坛周报》,1986年成为中国首批采访世界杯的记者之一,在阿兹特克球场亲眼见证了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和连过五人,观察和研究阿根廷足球近四十年。

2022世界杯夺冠庆祝中,阿根廷球迷挥舞国旗。

我站在糖果盒球场陡峭的看台上,我走在罗萨里奥俱乐部的钟楼下,我也到潘帕斯中心地带拉潘帕省观看孩子们的联赛,脑子里只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想法:这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大约在1987年,我认识了阿根廷驻华公使莫里略。一天他对我说:“我们组织了一支南美使团足球队,你看能否帮忙联系一些比赛,老是自己玩儿没意思。”

在这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便充当起这支南美球队的联络员,空闲时间拉场比赛,直到莫里略离开北京。他接近四十岁的样子,体格健硕,一看就是个喜欢体育的人。他说喜爱所有的运动项目,只要能参加的都要尝试一下。我为他们联系的比赛对手中,要特别说的是女足国家队,赛了两场。更多的是体院和一些大学的球队,他们都很高兴,这里指的是双方。

南美使团队里还有两个人让我印象深刻,一位是巴西使馆二秘,名字记不得了。小年轻,十分瘦弱,戴着深度近视的眼镜。上场时眼镜当然要摘掉,球不往远处踢,只是独带或传给近处的队友。有一次他用细腻的盘带连过了两个人,莫里略朝我大声喊:“看呀,这就是巴西足球!”

阿根廷人是很欣赏巴西人脚下的花活的。后来我在阿根廷期间,看电视转播一场解放者杯赛,一名巴西球员用脚后跟夹起球,从后背向上抛过自己和阻挡队员的头顶。然后绕过对手,重新拿到球,并起脚射门。这样的动作很多踢球者都会,可真正在激烈的比赛中玩出来,以巴西人为最。记得那天和之后的两天,阿根廷电视台对这个球大赞特赞。

阿根廷和巴西足球相互不服气,尽人皆知。甚至2022年再次当选的巴西总统卢拉,在第一任期初次访问阿根廷时,对东道主总统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两个国家,除了足球之外,其他领域的关系一直是很好的。”

私底下我深知,阿根廷人很佩服巴西人的脚下技术。当然,国与国之间的比赛,两国球迷都为自己的球队呐喊助威。在媒体上,相互叫板和贬损是常有的事,权当一种消遣吧。

我曾请教过阿根廷前足协主席格隆多纳,他怎么看两国足球的不同之处。他说:“巴西足球讲求个人能力,阿根廷则是集体意识。这就是我们的区别所在。”这话应该是说到了点子上,倘若你有机会欣赏阿根廷和巴西的国内联赛,会发现前者要比后者好看多了。阿根廷打的是快节奏,速度快,冲击力强。而巴西则是温吞水,慢得让你着急。当然,巴西国家队从1994年起与国内联赛脱节,打出另外一种风格,这在后面会说到。

莫里略公使就是位猛冲猛打的前锋,但个人盘带能力上显然不如巴西二秘。还有一个人也给我印象十分深刻,他就是秘鲁驻华大使,五十多岁了,脑袋上只剩一圈白发,但右路的长驱直入让人叹为观止。北京的南美使团足球队后来没有联系了,而几年之后我和阿根廷公使、秘鲁大使竟然在利马相聚了。

1990年7月份,我到秘鲁工作。好像是到了国庆节,在我使馆的招待酒会上,我看到了莫里略的身影。在异国他乡见面,当然很高兴,拥抱和寒暄起来。我问他,要在秘鲁待几年?他说:“这个破地方,连我们的乡下都不如,我才不待呢,再熬两个月就回阿根廷了。”算老熟人了,说话随便,我没在意。问他:“那位秘鲁驻华大使今天不知道来没来。”他说,来了,等我给你找来。不一会,他在草坪上端着酒杯三三两两交谈的人中,把大使拉了过来。他的西装款式、颜色都非常好,不再是球场上的小老头了。大家都很高兴,相谈甚欢。

布宜诺斯艾利斯有“南美巴黎”之称。


阿根廷人是傲慢的,他们的国度确实很漂亮,有理由把南美洲其他国家看作乡下,更不会欣赏秘鲁的沙漠和荒山。一百年前,阿根廷的经济总量曾是世界第七位,布宜诺斯艾利斯更被称作南美的巴黎。在大兴土木的时候,布市按照巴黎的样子规划,甚至铺路的石块都进口自西班牙。每个街区一百米见方,街角多设置咖啡馆。这种格局的强迫症范本是巴塞罗那新城区,从空中望下去宛若一张规整的棋盘。布市没有照抄巴塞罗那,还是更像巴黎,把能改造成方格状的地方都改造了,而原有的一些主要街道还保留。尤其是拉普拉塔河沿岸和博卡老区,尽量保留自然走向和原有格局,和塞纳河两岸一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阿根廷经济大滑坡,风光不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医疗、教育仍然免费,社会福利还是南美洲最好的。在布市生活,经常可以听到救护车鸣笛,人们一有点病痛,依然习惯叫救护车。另一个习惯是度假,一月份布市几乎变成空城,大家都去海边、林区或安第斯山区悠哉游哉。来这里打工的和以前差不多,都是来自乡下,但这个乡下还包括巴拉圭、玻利维亚和秘鲁。

生活水平下降了,但人们依旧穿戴整齐,架子不能倒。走在街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丝不苟穿着西装革履、手提公文包的人,说不定等会儿他们就去挤城铁。他们也一如既往地严肃,照样还是看不起来自穷乡僻壤的人。傲慢是骨子里的,改不掉,变成破落户之后尤甚。有乌拉圭和智利的朋友这样谈论阿根廷人:他们这群人不食人间烟火,自高自大,不肯搭理人,好像谁都欠他们的。实际上,周边国家的人都是这么看阿根廷人。

阿根廷人的性格是扭曲的。如果你到了巴西,马上就会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欢乐。对面走来的姑娘,很可能向你投来一个迷人的微笑。而一进入阿根廷,你见不到这样的情形。大家都板着脸,不苟言笑。除非熟人,你们可以说笑,路人则一定会有一种压抑感。

贫富分化在任何国家都存在。穷人则朝着另外一端演变,贫穷导致社会治安混乱。我对《奥莱报》的同事说,想去看看马拉多纳小时候的家。他们说:“可以,但你要带上一支枪。”


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外的贫民区菲奥里托,是马拉多纳儿时生活的地方。

中国的读书人或伪读书人,最喜欢提及的阿根廷作家是博尔赫斯,但是博尔赫斯并不喜欢足球。他所推崇的作品是《马丁·菲耶罗》,称其为阿根廷的史诗。这部作品是何塞·埃尔南德斯在19世纪中叶靠后的作品。长诗叙述的是高乔人马丁·菲耶罗的生活,政府征兵,他被迫背井离乡。后来他回到家乡,妻子已经亡故,只见到儿子。他们诚恳叙谈,而后各自出发,奔向新的生活。新的生活也是拼争,为了自己的身份而奋斗。高乔人的身份是不被认可的,他们是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儿。既不为西班牙人承认,也不为后来的移民认同,那么他们只有拼争,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暴烈、剽悍的性格由此养成,持刀策马,在潘帕斯大草原上奋斗。烤肉和马黛茶是他们的最爱。印第安人如今已几乎见不到身影,高乔人也融入后来的移民之中,只留下他们的性格和烤肉、马黛茶。这一切已经完全由今天的阿根廷人所继承,并融进了他们的血液之中。

很多人在考究梅西的家世,已扒得差不多了。大致上梅西的太爷爷于一百多年前从意大利来到阿根廷讨生活,他的母亲则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移民后裔。考据说马拉多纳有一点点印第安血统,我曾经问过他,他予以否认。意大利人来阿根廷的高峰期是在1890年到1910年,远离故土,思乡情切,于是在博卡区老码头附近,逐渐出现了探戈。探戈是舞蹈,也是歌曲曲式。

一次我和一位音乐造诣很深的朋友聊天,说探戈音乐里充斥了切分音。他说,何止里面,一开始就是切分音,有挣扎、不屈的意向。我恍然大悟,是的,这和阿根廷人的性格特点相吻合。从另一个方面说,又何尝不是高乔人性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呢。它严肃,不苟言笑,猛回头,有一点儿生硬,却更是不屈的写照。再看看桑巴吧,欢乐,无边的欢乐,巴西人的性格特点完全地显露出来。巴西和阿根廷,他们是那么的不同,迥然不同。桑巴源自非洲,那里贫穷,但人们不知道贫穷为何物。巴西足球也充满欢乐,与巴西人的性格相像极了。阿根廷的足球则与探戈一脉相承,不屈,永远向前冲。还记得巴蒂斯图塔那一头金发在奔跑时飘逸的样子吗?有球迷告诉我,就喜欢阿根廷球员这种状态。

足球传到阿根廷,是它在英国成型为现代足球之际,由英国的船员、银行和商贸公司员工带来的。这个小小的神奇的玩意儿,立即被南美人无条件地接受了。球型物体在脚下踢着玩儿,自古有之,而在有了现代规则之后,才被整合为一种全新的运动形式。至于足球风格的形成,则因人而异,更确切地说因水土的不同而不同。巴西人逐渐玩儿成杂耍式,阿根廷人则玩儿成了冲锋式。始于1916年的美洲杯足球赛,早期一直没有巴西的地位。到1995年为止,是阿根廷和乌拉圭的天下,各获得过14届冠军,巴西仅仅得到过4次。直到国家队改变风格,巴西才多拿了几次奖杯。说巴西人自顾自地玩耍、杂耍并不为过,他们顶不住阿根廷和乌拉圭的冲锋足球。乌拉圭和阿根廷人同种同宗,两国只隔了巴拉那河和下游的拉普拉塔河,在足球风格上几乎一致。能拼善战,为他们赢得了荣誉。

然而,巴西人却绕过阿根廷和乌拉圭,在世界杯的赛场上把欧洲球队玩儿晕了,从1958年到1970年夺得过三届冠军。那时候,美洲之外的人们只知道巴西足球,自然让阿根廷人十分不舒服。他们当然要奋起直追,阿根廷队后来在世界杯也证明了自己,获得1978年和1986年的冠军。再往后,巴西1994年终于改变打法,用邓加来硬的。实际上,巴西球员有深厚的底子,改打欧式战术便可无敌。2002年的巴西教练斯科拉里早期则是在国内饱受指责的人物,据说他的名言是“往他们腿上踢”。后来巴西的球员已融入欧洲足球,且光彩夺目,夺得世界杯便顺理成章了。而阿根廷,风格一直没有改变,他们要用高乔人的精神,向世界杯再次宣战。

1993年美洲杯决赛,巴蒂斯图塔独中两元,带领阿根廷2比1击败墨西哥夺冠。这是阿根廷第14次捧起美洲杯,截至此时巴西仅在美洲杯4次夺冠。


1978年阿根廷首次获得世界杯冠军时,冲出了肯佩斯。但是,那届的荣誉,阿根廷人更多地给予了教练梅诺蒂。那也是打的传统足球,即疯狂进攻型。在南美足球史上,阿根廷一直这么打,早年乌拉圭队在世界杯上两次为自己正名,而阿根廷却没有机会。因而,阿根廷这次夺冠是以老打法出头,赢得世界尊重的战役。本来也是,一样的打法,乌拉圭两次称王,为什么不给阿根廷一次机会呢?世界杯赛场各种风格掺杂,不像南美洲那样单纯,加上分组的因素,容易出现意外。突破各种纷扰的因素,完全凭借自己的风格和实力夺冠,阿根廷终于做到了。

简单说,那时候南美足球还是奉行“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信条,尚未跟上时代的步伐。纪录片《世界在你脚下》很多人都看过,实际上并没有赞颂阿根廷,反而像为荷兰队唱挽歌。欧洲人的偏见是原因之一,但荷兰人的全攻全守战术的确是一种创新,且给人带来美妙的感受。那么,阿根廷将以怎样的方式面对呢?

此时阿根廷国内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马拉多纳横空出世。1982年世界杯,他在梅诺蒂带领下已登场亮相,牛刀小试,没有成功。这之后比拉尔多接过教鞭,第一件事便是任命马拉多纳为队长,而此时他还没有与远在巴塞罗那队的小马见面。超级球星的出现,是懂足球的阿根廷人有目共睹的事,谁当教练都要用,而且要用好。从此,阿根廷进入了超级球星时代,这便是1986年和2022年两次夺冠,后者的巨星为梅西。阿根廷总体风格上需要做一些调整,整体思路很简单:围绕超级球星做文章。


不过,说起容易做起难。比拉尔多的尝试从失败起步,包括1985年1月在尼赫鲁金杯赛上输给中国队。比拉尔多的思路是,改变只攻不守的教条,打造坚强的后防线,至于前场则完全交给马拉多纳自由发挥。打造后防线的工作受到国内媒体的强烈指责,因为人们看惯了攻势足球,享受巧妙的配合进攻。甚至梅诺蒂也站出来,成为比拉尔多的反对派。这种争论在1986年世界杯开打之后仍在继续,一直到1/4决赛上击败英格兰队为止。然后是对球队战术保持沉默,对马拉多纳给以赞誉。直到最终捧起冠军奖杯,梅诺蒂代表反对派说了一句话:“我得承认,这也是获得胜利的一种方式。”时光转眼来到2010年,马拉多纳已从小马变成老马,小梅西该担大纲了。马教练想套用1986年的方式,让梅西扮演自己的角色,在前场组织进攻。梅西踢得很不错,尽管他更习惯的位置在右路。可是马教练的防守却没有练好,并没有打造成一道坚强的防线。后来在德国队面前被击溃,像洪水决堤一样不可收拾。有了超级球星并非万事大吉,还要有教练的布局做依托。

2022年的卡塔尔世界杯,梅西已是最后一搏,此前的两届大赛均未能成功。尤其是2014年巴西世界杯,功亏一篑,得到了亚军。在卡塔尔大赛之前,对梅西寄予希望的人数在下降。35岁的老将了,经验是无疑的,只是体能令人担忧,而且此前他参加的4届大赛都没能问鼎。

然而,老将梅西老而弥坚,而且多次展现出25岁的水准。加上主教练斯卡洛尼调度恰当,用人日趋成熟,最终捧得冠军奖杯。梅西在比赛中的表现征服了全世界,这里无需赘述,他已经步入与马拉多纳齐名的巨人行列。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是中国老一代阿根廷球迷与这支球队缘分的起点,我则有幸前往实地进行采访。和阿根廷记者拼车前往训练场,观赏马拉多纳和队友们的训练。也参加了人头攒动的新闻发布会,听马拉多纳用稚嫩的嗓音回答记者的提问。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在会上表示,希望中国能够主办2002年世界杯。然而,后来中国没抻这个茬,殊为可惜。

1986年世界杯1/4决赛英阿之战,马拉多纳留下经典的“上帝之手”进球。

这之后,就是1/4决赛了,我在阿兹特克体育场的看台上,目睹了马拉多纳打入英格兰队的“上帝之手”,以及稍后连过五人的“千里奔袭”。第一粒进球看台上的欢呼声浪压过了质疑的声音,也就是只有欢呼,听不到质疑。现场的大屏幕是不允许播出回放镜头的,新闻中心也没有电视录像可供参考。那时的科技水平就是这样,与今天没法相比。甚至电视台和次日的报纸上,“上帝之手”占据的时段和版面都很小,更多地被世界杯史上最伟大的进球“千里奔袭”霸占了。

至于第二粒进球,便无需多言了,它的历史地位当时便引起轰动。在全场的欢呼和声浪中,记者们大声交换着看法,声音小了听不见。中外记者一致认可,这完全可以认定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进球,大家的意见就是在这样激动人心的时刻,在观众的欢呼声浪中,达到了出奇的一致。

决赛也是在这个球场进行的,我们依旧坐在主席台上方的记者席。马拉多纳的分球印象最深,他在中路神一般的传递,为左路布鲁查加制造了绝佳机会。这次助攻的分寸感极强,角度和力度都是最好的,类似卡塔尔世界杯上梅西的手术刀式传球。和2022年决赛几乎如出一辙,阿根廷队先进两球,后被西德队追平。而后则是布鲁查加的绝杀,在接到马拉多纳的分球之后。和卡塔尔大赛所不同的是,比赛是在90分钟之内见分晓的,布鲁查加的一击在下半场第39分钟完成。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常年销售四大传奇人物的肖像:切·格瓦拉、加德尔、庇隆夫人和马拉多纳。他们是阿根廷精神的代表,也是高乔人性格和探戈神韵的集中体现。他们都勇敢无畏,对理想忠贞不渝,但命运又对他们不予眷顾。当然,他们都有一点左倾,也就是不乏偏激。那么,梅西会变成阿根廷的第五位传奇吗?阿根廷之外的人最熟悉的应该是切·格瓦拉,一个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坚持游击战的人,永远的青年人心中的偶像,死于玻利维亚政府军手中时仅仅39岁。加德尔是一位伟大的探戈歌唱家,也是竞技队的球迷,每当德比大战时,他都会站在看台上引吭高歌。加德尔也把探戈传播到北美和欧洲,只可惜在45岁时飞往哥伦比亚途中因飞机失事而身亡。庇隆夫人艾薇塔为穷人和妇女事业奋斗了一生,有“阿根廷永不凋谢的玫瑰”之称,在33岁时死于癌症。

人或多或少有一点迷信的,当初我或多或少为马拉多纳的身体担忧。他的主要问题是脾气乖戾而暴躁,加上心脏等器官有病,能活到多大年岁很难说。最终他活到了60岁,就现代医学而言,本该可以让他活得更长久些。 

梅西则是阿根廷的新一代传奇,他的身上流淌着阿根廷人的血液,有着高乔人的勇敢、倔强和不屈不挠精神。他深深爱着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那里就是潘帕斯大草原。中国人的户口本上习惯填写籍贯,而南美人的身份证上则标注出生地。你在哪里出生便是那里的人,这样似乎更合理。梅西自13岁起便前往巴塞罗那,家人后来也移居西班牙,但每逢圣诞节和新年,他们都要回到阿根廷,回到罗萨里奥。当年的对这片土地的不认同,已经逐渐烟消云散,潘帕斯就是他的家。但我个人认为,梅西大可不必进入传奇名人堂。他是新阿根廷人,没有了被欧洲抛弃的背景。欧洲更需要他,要抛弃也是他抛弃欧洲。


2022世界杯夺冠庆祝中,阿根廷球迷亮出印有马拉多拉和梅西肖像的旗帜。


时光荏苒,到了2022年世界杯,我已经退休7年。这也是我所盼望的端着红酒杯,坐在家中的沙发上,从大屏幕电视上享受大赛的轻松和惬意。此时的欣赏,没有了写稿子的压力,可以肆意抒发心中的情绪,高兴的或不满的。而做记者时,你是不能放肆的,要看仔细赛场上发生的一切,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必须压抑自己的情绪。我很幸运,虽然隔着屏幕,却得到了最大的享受,因为我又一次看到了自己所喜欢的阿根廷队捧起了大力神杯。卡塔尔世界杯,很多人在说“诸神的黄昏”。那么,诸神谢幕之后会怎么样,阿根廷足球靠什么续命?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大可不必忧虑。还是从阿根廷足球原有的模式来分析一下吧,以期更好地欣赏和享受那片神奇土地上滚动的皮球。

瓜迪奥拉约十年前到阿根廷去了一趟,说:“我就是看了阿根廷足球之后,才在巴塞罗那打起短传战术。”阿根廷人恍然大悟,我们自己的传统足球不正是追求传递配合嘛,巴萨的风格是我们理想,只是这种梦想我们一直没有实现。

但他们在卡塔尔做到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决赛中的第2粒进球:5次传球,基本上都是一脚出球,最后迪马利亚轰开法国队的大门。大开大阖,酣畅淋漓。传球距离远,却十分精准,让每位接球者都十分舒服,并能立即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有人说,这是教科书般的传递和进球,此言不虚。

这个球当然是阿根廷足球的极致作品,可以吹几辈子。然而,它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没有每位参与者的深厚基本功,便无法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阿根廷人足球的“书”读得很多,所以机会来临时一个个都跟得上,甚至能下意识地做出最佳反应。

那么,巴萨式短传控球,和世界杯上的长传进攻,哪一个才是阿根廷真正的追求和梦想呢?从我个人的感觉来看,应该是这样:阿根廷足球的传递配合+进击精神,才是这个国家足球的精华所在。瓜迪奥拉把它缩小了,做得十分精巧。阿根廷人则不会走那条路,那也是一件十分艰苦的事。他们一般在中距离传球上做文章,这里的活动空间并不小,实际操作的可能性更大。至于出现大的空当,有长传配合攻门的机会,那就再好不过了。长期练短传,会不会使眼界变得狭小,就像那位巴西使馆二秘,我不知道。

在1986年到2022年之间,阿根廷队打的是巨星战术,只有2002年没有巨星,2006年梅西还小。贝尔萨带队的时代,本来希望是很大的,只是他本人初临大赛,紧张有余。预选赛始终不召巴蒂斯图塔,进入决赛圈却让他首发出战,也是一个败笔。佩克尔曼一反贝尔萨的做法,让里克尔梅上阵,却也没能取得好成绩。

眼下的确没有新的巨星苗子出现,该怎么打呢?这个好像不是我们要关心的事,我只想在未来的阿根廷队中寻找传统足球的影子。不管是长传、短传,还是中距离传递,都那么精准,尽量做到天衣无缝。这一切,加上勇猛的冲锋精神。这样的阿根廷队会出现的,他们会向着新的胜利,进发!

1986年,本文作者首次现场采访世界杯,此后他还完成过对马拉多纳等阿根廷巨星的采访。

发布于辽宁阅读 48930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崔比亚尼

· 安徽

程征老师。看过几年体坛周报,他是专门报道南美足球的,也是忠实的阿根廷球迷,文章中饱含感情,可以说陪伴了我的青春。正好昨天我还想起他了,他应该已经退休了,终于看到阿根廷夺冠也是很欣慰吧

亮了(73)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其实我是来看球的

· 辽宁

好文

亮了(79)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老八角球直接破门

· 广东

只想在未来的阿根廷队中寻找传统足球的影子。不管是长传、短传,还是中距离传递,都那么精准,尽量做到天衣无缝。这一切,加上勇猛的冲锋精神。这样的阿根廷队会出现的,他们会向着新的胜利,进发!嗯

亮了(42)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