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先驱七Time3|非常扎实的一双小众实战利器
随着超临界+异形tpu这套公式化制鞋标准的普及推广,做好一双能打的实战鞋真的越来越简单。因此,部分消费者更加青睐独具一格的外观和小众化品牌,所以自主造鞋便有了市场。
但不得不承认,或受限制于品牌主理人自身底蕴的浅薄,或受限于品牌方定价,或受限于供应链的不完善而导致的成本高。现在的几个自主造鞋品牌在区里的名声都较臭,例如player 1(抄袭zk11和zk8,定价较高)牛蹄一代(颜值较低)叶天一代(品牌主理人名声较臭)。
但是有一个品牌一直在默默耕耘,鞋楦不行?改!前后落差高?改!缓震极限低?改!说实话,作为一个消费者,我是很愿意支持这种虚心聆听消费者建议的品牌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定价低,300出头就能买。
不卖关子了,他就是老板在区里有号的先驱七。
这双Time3目前我实战了6场,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实战初体验。
先来谈谈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鞋楦与包裹。
看老板抖音介绍相较于前作,Time3的鞋楦有进行收拢。
确实,将鞋带穿过最后一组鞋带扣再扣上魔术贴,包裹非常的贴合却不失紧致!但是,它没有半码,所以会导致同尺码的情况下内长会偏长一点。
魔术贴这个设计我是很喜欢的,不仅能提升脚背的包裹,还能增加球鞋中后段的稳定性。但是这个设计也是很挑消费者脚型的,当我将它给我的同尺码高脚背球友试穿时,他直言:穿不了,太压脚背了。
看到这里,一部分老哥应该心里有了这双球鞋的脚型适配答案:正常脚,瘦脚,低脚背和正常脚背,宽脚高脚背劝退。
缓震与脚感:我这双是普通款,因此中底配置是全掌的RISE3.0框架辅于后掌的7号胶囊科技。整体的脚感是带有一点弹性的韧感,缓震极限不错,跟我同尺码,试穿这双鞋的兄弟体重80kg表示没有一点震感和膝盖不适。
看官方介绍,这双鞋的龙骨落差是7mm。配合优秀的场地感,跑动起来的过度感十分的平滑。
中足抗扭与支撑:
可能是受限制于成本的缘故,在中底处商家没有上碳板而是使用全掌的异形Tpu,但区别于传统的tpu,Time3的异形Tpu是尼龙构成,因此抗弯折能力更强,能适应的强度也更大。
我不是掰鞋论者,但就全场实战体验来看,区别于抗扭几乎为0的氢2,整场下来,我的足弓与足底筋膜没有任何不适感。
抓地与耐磨:在放射纹与传统的人字纹相结合下,整双鞋的抓地感受十分的优秀,室内与室外都能抓的牢固,耐磨中规中矩。
说了这么多,好像全是优点似的,再说下去就成广告贴了哈哈哈
这双鞋的缺点就是重量和耐磨
单只41码重量都来到了400g,在球鞋轻量化疯狂内卷的今天,拿在手上也能感觉明显的沉甸甸。
总结:3开这个价位真的很卷,但如果你想找一双小众且实战性能优秀的球鞋,不妨试试这双Tim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