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讨论】腰卫摇摆人--"瓜流"(高位攻击型433)迭代版本的密码

avatar
关注

单后腰是支撑起高位攻击型433体系的枢纽角色。一位优秀可靠的单后腰,可以承担起中场防守屏障、组织调度任务,最大限度地解放另外两位前置中场投入到压迫进攻中,从而达成高位压制的效果。

巴萨巅峰时期的布教授曾经是单后腰位置的典范。但是,随着足球技战术的不断发展,在各队针对单后腰这一阵眼位置进行重点压迫围抢下,体系变得不稳定了。因为战术环境的改变,单后腰已很难再独自支撑起体系。"布教授"们已成江湖绝唱。

近年来,瓜帅创新"腰卫"这一战术位置,即在转入进攻态势时,一名后卫前提内收变成第二个后腰,4-3-3阵型切换为3-2-5(3-2-4-1或3-2-2-3),在中场创造人数优势,增加防守屏障,确保高位压制的态势更加稳定有效。

瓜帅关于腰卫的创造性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巴萨时期的阿尔维斯,有时内收后阵型433变343 。也包括拜仁时期的拉姆、阿拉巴,都有过零星的尝试。这一创新,直到曼城时期才逐步常态化、体系化。先后通过坎塞洛、津琴科、小刘易斯等球员的实践,直到三冠王赛季的斯通斯(中卫-后腰),终获大成!

传统边卫的使用趋势与腰卫的创新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统计数据显示了边卫场上任务的变化:上赛季,英超所有边卫总计只送出84次助攻,为近5个赛季来的新低。(前4个赛季分别为 102、95、103和117次)。在更加强调攻守平衡的当下,传统边卫直上直下长途奔袭的频率正逐步降低。那些曾经亮眼的攻击型边卫(阿诺德、阿尔巴等),他们所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或需重新评估。

除了曼城,上赛季阿森纳也已将腰卫(津琴科)纳入常规战术体系,并获得了近年来的最好战绩。利物浦在赛季末也开始启用腰卫(阿诺德),战绩有所反弹。

反观,同样惯用433高位攻击阵型的巴萨还未开悟。为了解决后腰顽疾,仍在苦苦寻找布教授的接班人,实属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战术革新才是破题之道。

人才资源稀缺,可能胜任腰卫的球员将成为市场热点。例如:阿森纳新引进的廷贝尔、曼城一直在追求的格瓦。另外,因一名后卫前提内收,剩下后防线三后卫留守,于是能边能中的边中卫也将成为需求重点。

"流动性、多功能"或许将成为未来足球战术演变的关键词。

发布于四川阅读 1155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叶里叶

· 北京

说白了瓜瓜引领潮流罢了,就像当初坚决搞出球型门将一样,埃德森被嘲了这么多年,好像他登场只是因为对上了瓜的古怪口味,然而现在哪个豪门门将不会出球都要被骂死,买斯通斯的时候一群人也是拿传统后卫的眼光看他,出球能力脚下功夫一笔带过好像毫无价值,质疑瓜瓜选择的总有一天会被瓜瓜打脸,爱信等

亮了(106)
查看回复(3)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叶里叶

· 北京
放表现数据评分等于黑魔笛埃德森这个被嘲不是埃德森自己的锅吗,一个豪门门将一个赛季不来几个救命神扑,肯定要被黑啊,你出球再好攻城拔寨的不还是前场球员吗。收起

我的意思是,出球和门线都是现代门将需要考察的素质,埃德森之前门线确实不行,但是通过他的出球化解了多少逼抢,解放后卫去参与进攻这些贡献也应该被看到,瓜既然用他就是觉得他的门线弱势和出球优势综合来看优大于劣,但是以传统门将去评价他,认为他只是靠着瓜迪奥拉的“喜欢”,这是不公平的

亮了(5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叶里叶

· 北京
得中场者得天下那是当年大英球迷的口味罢了,瓜来英超前,欧洲大陆早就开始推崇出球门将和高位逼抢,只不过大英自有国情,传统足球的势力和思维定式还未能受到真实的挑战。瓜来的第一年,大英足球圈其实还是处于懵逼状态,知道瓜很猛,但还处于怀疑阶段。等瓜带领曼城100分夺冠后,很明显整个英超的战术和比赛风格开始出现激烈变化了,应该说全面学习欧洲大陆战术了,很简单看看中下游球队教练的频繁更替。尤其这几年,很多中下游球队都放弃长传高球,减少大量的直线进攻,布莱顿算是这7年里的变化最为明显的球队。再比如,利物浦的阿里送其实一开始也不怎么强调出球,最近两三个赛季明显在强化出球能力。特别是今年隔壁把门将换成出球型门将,算是整个大英足球圈对门将必须具备中场水准的出球能力的彻底认同。在俱乐部层面上来看,这还只是门将位置,其实后腰、边后卫,中卫等位置的提法和选材也早已处于变革期。只是大英的现有的本土球员还很难追上这种变革,尤其是中场的球员。收起

哦对,你不说我差点忘了,瓜瓜刚来的时候也是被质疑适应不了英超,然后瓜瓜说他要证明他那套在英超是行得通的,现在英超适应不了瓜瓜了

GIF
亮了(26)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