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副GOAT的无球是什么水平之--顶级无球对比篇

avatar
关注

我在上一篇里做了詹姆斯13年G6比赛的所有有球和无球回合的分析,并做了单场比赛的无球回合统计和分析。有朋友是这么回复的,我觉得很好。

确实,没有参照的人,很难体现出詹姆斯的无球到底是好不好。不是我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而是我准备分开来写两个帖子。上一个通过一场比赛所有的回合,来展现詹姆斯无球端到底都干了些什么。也让大家看明白我所做的无球和有球的统计大概是依照什么规律。那么这一篇呢,我就要继续开始肝了。如这位网友所愿,我要开始拿出对比了。

这一位网友的正常讨论,我就觉得很好。热火本来投射好的人就不多,所以马刺收缩防守,尤其是詹伟都在场上时,果断收缩就更厉害了。第二点呢,我一视同仁,詹姆斯这里算溜达,我回头统计乔丹、科比等人的时候,大家都算溜达。但是我也会放出图来,来看看不同人的溜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第三,为啥詹姆斯在场上,空切效果不好,数量不多,你也说了,一堆人收缩怎么空切。那么问题不就回来了,还不是因为詹姆斯没有投射威胁嘛,所以才收缩的啊。

顶级的无球手,一定一定都是投射有威胁的。就像有持球投篮威胁的人,拜佛才能晃起人来。要不然你哐哐一顿运,你看防守球员理你不。

在列数据和上图前,我们先来做一些规定:

1、我只选取总决赛的表现来看。顶级球员就看总决赛,任何球员不可能在总决赛留手,要不然,有顶级的技术藏着掖着干嘛呢?给对面留面子嘛,防止剃头剃得难看了?

2、单场比赛确实说明不了问题,但是如果把所有比赛都放进去,太耗时间了。如果有人愿意,可以试试。我选取该球员一个巅峰赛季获得总冠军的系列赛。既然咱获得冠军了,肯定表现差不了,对吧。

3、我选取一个系列赛的两场比赛,其中一场,是表现最好的一场,可以理解为得分最多,或者命中率最高,这样充分看出这个球员的能力。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对于詹姆斯这样的持球大核,如果选了得分最高的一场,会不会说这场他持球打开了,无球相对投入精力就少了,表现不好也情有可原。我觉得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于是我就加了表现最差的一场,也就是命中率最低,得分最少的一场。无论是持球被限制了,还是当天手感不好了,自己得不了分了,那么能不能通过其他方式帮助队友。这会体现一个球员的无球能力。

4、上一个帖子无球相对做的比较粗糙,这一个帖子我们来细化一下,并且我会适当扩大一下无球的统计标准,让所有人的统计显得丰富一些。

无球整体来说,分为三大块:通过跑位或者要位给自己创造机会(包括兜出去投篮切入背身要位,这里无论自己打进或者造成犯规,都算是正向贡献)、给队友创造机会(这里不管队友进不进都算,包括自己接球传给队友,或者通过自己拉扯吸引防守注意力给队友创造空位,或者帮助队友挡拆、拉开空间等),以及站着看(这里分为没被放空和被放空)

接下来就是分析,我依旧把每一个球员的表现制作成Excel表格来进行统计。

这里我选取的除去詹姆斯,都是公认(或者至少说是绝大多数人认同的)顶级无球手,如果你不认同,那你说的对。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这些人不是顶级,那么我们常务副GOAT不是连非顶级都远远不如了嘛,好像越来越差了。

乔丹:1998年总决赛G5和G6

G5:

注释(以下所有人相同):

个人进攻,背景标黄表示通过这个无球回合得到2分或者制造犯规。背景标红则是3分。

绿色则表示给队友创造机会

抢篮板没抢到黄色背景表示这个回合去抢篮板了,但是队友投进了,所以没有抢到篮板。抢到篮板后的背景色,则与前面表达含义相同。

以下是部分回合的GIF展示:

R1:挡住防守人,给皮蓬制造空位投篮机会。

R5:这个回合我计算为乔丹站着看了,我对所有人的统计一视同仁

R8:这个算是强侧转弱侧,来开空间,和单纯的站着看有区别,这种都记为拉开空间

R13:这种背打回合相比较上个帖子我们做一个更正。这种无球起手的低位要位,算作无球回合。因为低位要球相对比外线拿到球要难一些,需要外线球员传球水平合格,以及内线要位水平也很重要。当然,要是背身要位了,拿到球,再拉出来单打,或者拉出来再叫个挡拆,那就不算了。我们基本就按照美式单挑的规则来计算,接球后运球不超过3下。

同理,如果通过无球,在外线拿球,然后简单运下球,直接攻框,也算作无球。

R16:背打。

R17:这个球算作无球更为标准。是从弱侧通过掩护跑位到强侧低位拿球,然后背身单打终结。

像这个回合我就不计入excel中。因为整个回合是由乔丹自己发起进攻,队友只是帮忙过度一下手,这样的回合,基本就是有球利用配合打进的。

R21:扩大无球统计范围,这种球跑到外线,然后直接攻入内线,也勉强算作无球操作。但是统计的时候记作0.5个。

这是一个发球回合的无球跑位接球进攻。但是由于是发界外球,这种跑位就不算无球了,发个图看一下,不计入数据了。

R34:标准的强弱侧变换,然后跑位低位接球单打。

R41:利用队友挡拆,跑出空位跳投得分

这场比赛,乔丹通过无球后进攻得到14分,并且为队友创造了3次得分机会。45个无球回合,乔丹看了4个回合,为队友拉开空间6个回合(有一个回合是重合),即45个无球回合,只有9个回合没有参与到进攻中去,占比20.0%。可见不以持球起手,乔丹依然会在无球端作为战术核心来进行进攻。当然,20个回合的背身单打也是球队的战术设计,因为乔丹的背身单打威胁太大,而这场比赛,爵士对于乔丹的低位单打包夹非常厉害,乔丹失误也相对比较多,手感这场也一般。另外,乔丹冲抢了9个回合的前场篮板,作为后卫线球员,这个数据已经非常夸张了。

G6:

R9:往内线压,然后借掩护反弹三分线命中投篮。

R14:一对一防乔丹的低位太难了。

R15:队友突破,往反方向拉,接球的瞬间已经做好投篮准备,且正好处于三分线位置上,无需再过多调整。非常非常标准的无球接球投篮细节。

R16:背身要位,转身反吊空接。

R18:利用科尔挡拆,兜过来三分命中。

R20:切入背身接球投篮,一气呵成。

下一个回合依然是背身单打,但是依据之前的原则,乔丹运了4下球,这一会和不计入无球。算作有球单打。

R31:无球切入低位要位,接inside and out,背打翻身跳投命中。

这个球本质上是乔丹跑位利用皮蓬的掩护,吸引两个防守人的注意力,给皮蓬创造了短暂的空位。属于无球给队友创造机会的范畴。但是乔丹不差这一个回合,我就不算在最终的excel里了。

感受下乔丹突破后被夹击和凶狠犯规的程度。当然比起当年的活塞还是差了一档。

R37:这个回合是低位要球,但是后续持球时间太长,可以看作转成无球进攻了。不计入无球得分里了。

本场比赛,皮蓬腰伤发作,攻防表现均出现大幅度跳水。球队基本就依靠乔丹一个人在支撑,也只有库科奇能稍微给上一点支持。乔丹上一场的背身效果一般,这场加上皮蓬的情况,更容易出现低位被包夹的情况,所以乔丹一方面减少了低位的要球,比例从约50%降到1/4左右,另一方面则加快了接球后的攻框速度。加强了跑位和拉开空间后的进攻,在这一方面比上一场多得了不少分。当然,这一场最精彩的还是最后时刻的一攻一防,大家一定都看过很多遍了,这里就不再分析了。

乔丹本场比赛通过无球得到19分,为队友创造2次得分机会。看了7个回合,拉开空间5回合,没参与到比赛中占比29.3%。虽然一个前场篮板未抢到,但是冲抢了7次前场篮板。

PS:乔丹本场三分球7中3,其中第一节投了一个24秒快到时的接锅球,第二节末投了一个抢攻球,一个节末中场压哨球。所以,命中率这事嘛,并不一定代表什么。

小总结:

乔丹历史第一的单打能力,加上三角进攻对他打法的加成,乔丹的无球基本是以为他创造更好的出手空间以及低位单打环境而服务的,他给队友的挡拆支援不多。乔丹是所有我列的这几个人里,无球得分最多的,同时也能为队友创造一定的得分空间。

科比:2010年总决赛G5和G7

G5:

R9:无球兜出来命中3分。

R25:这种投篮很科比。

R26:和乔丹那球有亿点点像。

R27:三分线跑动接应命中3分。

R35:这个是空切接背身要位。但是由于没有获得好的机会,转为出来接球单打。这个回合算作无球回合,但是不算无球得分。

本场比赛,科比通过无球得到17分,为队友创造了4次得分机会。42个无球回合,看了8个回合,拉开空间3个回合,占比26.2%。冲抢前场篮板5次,其中3次抢到,并且其中两次转化为得分,冲抢前板次数不多,效果很好。

PS:这场比赛,科比拿了球队将近一半分,老鱼和阿泰不仅是投射糟糕,传球和进攻支配球简直不能看。

G7:

R10:空切空接得分。

本场比赛科比被包夹的非常厉害,无球跑动基本不给空间,持球以后,基本直接上两人包夹。不过本场科比确实进攻状态不好,和自己也较劲,XJBT比较多,同时也有很多最后几秒的接锅球。

这场比赛科比无球端自己只得到4分,为队友创造了5次得分机会。35个无球回合,看球12回合,拉空空间4回合,占比40%。冲抢篮板数量和上一场差不多,没有上一场效果好。

可以感受下本场比赛的防守强度。以及科比受到的包夹待遇。

小总结:

科比的无球打法和乔丹非常像,可以看做弱一点的乔丹。科比的投射会比乔丹多一些,尤其是三分投射。10年的总决赛防守强度,懂的都懂。

由于有加索尔的支持,科比G7手感不好,会多让加索尔进行低位单打,所以“看球“比例比手感好的G5有所提高。从26%提升到了40%。

乔丹的低位占比非常高,科比这两场的低位背打比例均不到1/4,而科比相较于乔丹的无球战术跑动要多一些,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投篮出手空间。

总体来说,科比在和乔丹相似的无球模式下,无球能力差一点。但两人都属于顶级无球攻击手。

詹姆斯:2013年总决赛G3和G4

G3:

R9:这样的回合,我们算詹姆斯先是利用挡拆无球跑位,然后背身要位。虽然后续是站着看了,但是这个回合无球是有动作的。

必需要说明一下,乔丹和科比是球队的第一攻击点,所以一般无球这样接到球后就攻击了。热火毕竟韦德阵地战攻击力不比詹姆斯差,所以热火还有其他选择。所以这个回合算作詹姆斯的无球,是说得过去的。

R13:背身单打伦纳德得分。

R15:挡拆帮助科尔得分。

R16:老詹这个挡拆后,接球给安德森的助攻很漂亮,这个必需得夸!

夹带一点私货:这个第一节末1.8秒中场接球,还扔给三分线外的鸟人安德森投三分,这谁干的啊!

R36:挡拆外弹被放空命中3分。

老詹本场比赛通过无球得到5分,为队友创造2次得分机会。看了15个回合,拉开空间8回合,占比53.5%。被放空20回合,占比46.5%!!!并且只冲抢了3次前场篮板,无球战术跑位3回合,占比7.0%。

G4:

R6:这球确实是詹姆斯站着看拿到球,助攻韦德得分。这球是谁的无球能力强,大家应该都能看懂吧。

R26:蹲底脚投中接锅球。

老詹本场比赛通过无球得到10分,其中4分是被放大空位后投中中投2次背打得分,1次二次进攻得分,为队友创造3次得分机会。看了17个回合,拉开空间4回合,占比46.7%。被放空17回合,占比37.7%。并且只冲抢了3次前场篮板。战术跑位0回合!!!

小总结:

老詹无球回合基本50%的回合在看比赛,几乎没有战术跑位,并且40%左右的回合是被放空的。也就是说,如果詹姆斯不持球,有40%的回合队友是在4打5的。

无球的得分,基本是被放空后的回应跳投,以及不多的背身单打。偶尔有比赛能有几个空切,以及二次篮板得分。这两场3个冲抢前场篮板我想只是一个偶然现象,老詹虽然前场篮板球不多,前场篮板占比不高,我相信还是能找到老詹冲抢前场篮板比较多的比赛。

老詹无球水平够不够顶级,我不想多加评论了。

库里:2015年总决赛G2和G5

G2

R7:给格林掩护后,反跑空切上篮得分。

我选取库里15年的这个比赛可能不太恰当。因为15年的勇士没什么其他持球点,加上库里是控球后卫,库里的有球回合远大于持球回合。所以统计上来看,库里的无球回合远少于前面3个人。将就着看下吧。如果选宇宙勇时期,那么由于杜兰特在,库里的无求比重增加,但是这两年比赛一边倒了,可能反应的不够真实。15年相对比较焦灼,我们就作为参考。

这场比赛库里自己手感非常糟糕,汤普森早早受犯规麻烦,上场时间受限。骑士对勇士外线就可以死掐库里一人。库里本场的持球进攻比例被迫拉得很高,手风不顺,自己跟自己较劲,XJBT很多,这场打得很糟糕。

无球端来看,站着看+拉开空间4回合,占比16.0%。战术跑位16回合,占比64.0%。挡拆+跑位回合,占比为80.0%。总体来说,这场无球端做的事情多,见效少,只自己通过空切获得2分。空位机会都没把握住,没能投进。

G3(我做的时候看错了,把G2看成G3了,所以统计错了一场,那库里就做三场了,正好可以增加下库里的无球总回合数)

R10:这个球追梦格林有移动掩护的情况没有被吹,这个我们指出来。勇士确实在掩护上是吃了红利的,这个没有什么好否认的。就像咱老詹在走步上吃了红利一样。这里咱们不讨论裁判判罚标准问题。所有球只要没被吹,就是可行的,包括第四节咱老詹滑铲库里没吹犯规,咱们这里都认为是好球。骑勇大战,双方在吹罚上各有得利的地方,这里不是讨论重点,一切以判罚为准。这球库里利用挡拆后的空间,吸引防守,为一哥创造了中路直接突破攻框的机会。

R14:库里无球绕掩护吸引两人注意力,给一哥创造空位攻框机会。

R25:利用无球跑动,给汤普森创造空位投篮机会,命中三分。

R32:利用无球跑动,给大卫李创造除了篮下直接攻框机会,造成犯规。

R33:无球借掩护兜出来三分命中。

本场比赛库里无球端手感并不好,投丢了一些有把握的球,反而是强投进了1个。但是他利用无球掩护或者跑动,为队友创造了8次得分机会。

同时,库里在无球阶段,站着看和拉开空间一共只有4个回合,占比12.1%,并且无一回合被放空。战术跑位20个回合,占比63.6%。挡拆10回合,挡住9回合,成功率极高。并且挡拆和战术跑位约占整个回合的85%。也就是说,库里无球端不是在跑位寻求自己进攻的机会,就是在为队友创造机会!

G5

R21:利用掩护投中三分。这个回合里,德拉维多瓦绕掩护对一哥有明显的拉拽,左右手各拉一次。德拉维多瓦在防守库里的无球回合中,handcheck以及拉拽的情况很常见,被吹的极少。依然按照前面说的,裁判只要不吹,就认为是好球,和勇士的移动掩护一样对待。

R22:感受下库里站着看消失在镜头,骑士的防守也不会不跟着。

这个回合,你说库里起到作用了吧,他站着没动。说没起到作用吧,站那也起到了掩护作用,只不过是被动掩护,不是主动掩护。这个回合就不计入无球回合,看一下吧。

R26:有球转无球,初代勇士经典的水花+格林的配合。

本场比赛,库里通过无球跑动投中3分,抢二次篮板得到2分。无球为队友创造4次得分机会。站着看5回合,占比17.2%。战术跑位19回合,占比65.5%。挡拆5回合,成功4回合。挡拆+战术跑位总和依然占比80%左右。

小总结:

总体来说,在杜兰特加盟勇士之前,勇士绝大部分进攻都是由库里起手。毕竟库里也是控球后卫,库里的有球比重很大,他的无球回合是上述四人中最少的。

但是无球回合里,库里的参与感是最高的。相比乔丹无解的单打能力,库里持球硬解能力没那么强,也不具备背身单打能力。因此他需要不停跑动和利用挡拆获得出手空间。库里的无球得分不高,是因为他在无球端所受的照顾最多。只有库里我统计了3场比赛,库里每一场无球端被放空的回合都是0,被放空比例为0%!独一无二。

邓肯:2014年总决赛G1和G4

G1:

R3:快攻转阵地,经典的油漆区溜边找空位上篮。这球是波什的防守问题。

R5:非常经典的通过强弱侧转移球破绕前防守的例子。可惜丹尼格林这个球传的太拉稀了,否则邓肯可以直接攻框。

R9:这种球马刺只有马努能传出来。必需称赞老詹这球补防还是很好的,差一点就防住了。

R12:这个回合展示了一个内线球员在无球回合能干多少事。

内线要位,波什绕前防守。邓肯上提至罚球线,可做高位策应。帕克传给了出现了一定空位的吉诺比利。邓肯就给马努做挡拆,然后顺下。热火选择夹击持球人,这招对马刺真的不好使。马努出球给迪奥,这个时候,邓肯的顺下到三秒区内,韦德必需来补防,否则直接攻框了。迪奥传个了底脚空位的伦纳德,获得空位三分机会。在整个回合中,邓肯一次没有摸球,但是他为队友挡拆,顺下吸引防守注意力,给队友创造空位,这些就是一个好的内线的无球移动价值。

R14:利用两次掩护,给帕克创造空位,顺步突破抛投得分。

R19:这个回合,邓肯有一个低位要位,然后有一个上提挡拆的意图,但是帕克提前传球,就没有去挡拆,算作一个跑位。最后虽然是纯站桩吃饼,但是前面咱老詹G4R6站桩助攻算助攻,这里邓肯站桩吃饼得分,考虑到前面还有一些要位和跑动,算无球得分不过分吧。

R24:又是马努和邓肯的破绕前防守。这球邓肯的切入和马努的吊球配合的恰当好处。没的说。

R25:非常优秀的回合。先是给帕克挡拆,利用热火夹击持球人的策略,顺下获得空档。迪奥这球没传好,要不然可以直接攻框了。随后手递手给帕克,挡住了科尔,给帕克创造了空位跳投的机会。迪奥抢下二次篮板后,空切顺下,利用身高对抗优势,打进2分。

一点点全场分析

R35:这个回合告诉你马刺这些老家伙们打全场的布置到底有多出色。这个球要从防守回合看起,詹姆斯投进底角三分后,在替补席绊了一下,延缓了回防速度。马刺两个锋线迅速快下,注意此时热火只有波什一个内线,詹姆斯打4。贝利内里的快下使得波什必需要迅速回防。

退防到半场时,热火其实是有机会把防守换回来的。第一种方式是韦德防底线贝利内里,波什提上防邓肯,毕竟邓肯没有远投能力。第二种是詹姆斯快退底线防贝利内里,韦德防格林,波什再来防邓肯。但是热火在这方面,就让詹姆斯去防邓肯。本质上这样对位也是没有问题的。

随后就是底脚夹击持球人。这是热火一贯的防守方式,把持球人逼到死角,然后再利用詹姆斯和韦德的身体天赋,抢断形成反击。这里邓肯的下顺恰当好处。詹姆斯一定会去防上线的迪奥,找抢断的机会。热火还有两种选择,一是韦德延误邓肯下顺,伺机抢断,另一个是波什上提,阻挡邓肯直接攻框。

但是这里问题来了,詹姆斯提醒换防的时间晚了,当他手指内线,提醒邓肯下顺换防的时候,邓肯已经跑一半了。韦德根本没办法去延阻,而波什由于防守三秒的限制,正在三秒区内外踱步,也来不及了。帕克这球虽然出球晚了一点点,但是出球位置非常好。邓肯在这个位置拿到球,波什一点办法没有。即便波什提前上抢,让邓肯不能直接起来攻框,邓肯也绝对能找到底脚的贝利内里,这种回合,马刺打了太多了。

R41:内线要位后,借帕克突破吃饼得分。这回合我就不记为邓肯无球得分了,前面用这种方式记过一次了,咱们就意思下得了。图也就不上了。

R45:马努和邓肯的挡拆,恰当好处的传球。38岁的邓肯,空切打一大四小都有这样的威力,如果是年轻的邓肯,打一大四小绝对摧毁力更大。

夹带一个私货,看一下邓肯在抢篮板的过程中,身体已经转过来了,落地后第一时间出球,找到快攻的丹尼格林,扣篮得分。打过球的人才知道邓肯的这种篮板球处理有多厉害。

R46:手递手+挡拆为丹尼格林创造空位三分机会,命中。

R50:对应R35的另一种情况,邓肯挡拆顺下被换防,轻松找到底脚空位的队友,命中空位三分。

邓肯本场比赛的21分全部来自于无球得分(有一球是造成犯规,然后罚球2中1)。通过无球为队友创造了8次得分机会。站着看了4个回合(其中有一个回合还是最后一攻大比分领先的散步),没有拉开空间回合,占比7.7%挡拆31回合,成功22回合,成功率为71.0%。刨去因队友投进而没法抢前场篮板的回合,邓肯的前场篮板,抢了8次,抢到2次。暮年邓肯的前场篮板能力,依旧不容小觑。

G4:

R6:这个回合打乱热火防守的部署,源于邓肯给帕克的高质量挡拆,使得热火防守换防出现混乱,帕克轻松找到空位。不过由于邓肯并未直接给队友制造得分机会,Excel表格中未计为为队友创造机会。

R8:挡拆给格林创造3分出手空间,命中。

R18:老大爷式的内线溜达,利用帕克牵制,自己溜达出小空位,当然这球一半功劳属于吉诺比利。

这球真是我这个帖子看了这么多场比赛出现的詹姆斯打得非常不错的无球回合,利用雷阿伦牵制马刺的防守注意力,空切篮下得手。好的球咱们也放出来。

R32:挡拆后顺下,然后低位接球打板得分。这球热火的防守轮转各方面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马刺的运转球太快了。

R38:又一个给帕克的挡拆,后续吃饼得分。这球不算做无球得分了。

R39:挡拆+低位要球+强侧转弱侧助攻伦纳德三分命中。

R48:继续经典反吊破绕前。

这球咱也不算邓肯的无球助攻了。虽然打得挺漂亮的,邓肯也不差这一两个回合的。

和上一场一样,邓肯的无球是52个回合。本场邓肯手感不够好,并且出手也不多。当然可能和比赛打花了有一定关系。通过无球得到6分,为队友创造了7次得分机会。依然只站着看了4个回合,占比同样7.7%挡拆34回合,成功25回合,占比73.5%。依旧除去队友投进没法抢到前场篮板的回合,本场比赛邓肯前场篮板抢了10次,抢到4次,为球队赢得了4次二次进攻的机会。

小总结:

邓肯由于是内线球员,不会出现被放空情况,不作讨论。内线球员原则上和外线球员的无球差别很大,不像约基奇能自主从外线发动进攻,暮年邓肯的低位单打比重也下降,所以基本都是在打无球。这里放邓肯只是作为一个参考,让大家明白内线球员无球端顶级无球是什么样子的。

邓肯是这5个人里,“看球”比例最小的,不到10%。作为内线,掩护比例最高,这个无可厚非,掩护质量也非常高。如果不执行战术的时候,就注意冲抢前场篮板。注意下,这个是38岁的邓肯。

最后的总结

关于顶级的无球,我只说两点。

1、评价一个人无球好不好,首先,你无球回合得去动,得去跑,得去干些什么。如果一个球员50%的无球回合都在看比赛,并且造成队友4打5的局面,这很难说服我他在无球端对球队有多少贡献。

2、如果你的投射不精,可以参考下邓肯去给队友作掩护。3分再差,能比邓肯差嘛。马刺整体的空间也没多好,帕克、迪奥的三分都很一般,斯普利特更没篮。邓肯一样在无球端对球队作出巨大贡献。如果一个人拥有历史级别的身体条件,那么如果连挡拆都不去挡,到底是不能?还是不会?亦或者是不愿意?

我不理解,我不理解,我不理解!!!

发布于安徽阅读 240350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泉州晋江吴彦祖

· 福建

我是真佩服你,这个帖子,没有72小时干不出来

亮了(3759)
查看回复(3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顺丰竟然不送实验楼

· 广东

终极技术贴!光是看那么多录像暂停就得好几天了!其实分析结果也符合印象中几个球员的不同打法,这才是篮球的历史真相

亮了(1446)
查看回复(9)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菠萝面包白

· 北京

这就叫专业。

亮了(1018)
查看回复(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