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中的少年90%是光绪皇帝
1.首先,肯定很多人会说皇帝不会该站着,可是溥仪在《我的前半生》说,他私下见到亲生父亲载沣也要行家礼。
法理之外有人情,如果醇亲王此刻病重,光绪让父亲坐着并非没有可能。翁同龢在日记中有详细记载,醇亲王在1888年左右生过一场重病,光绪看到的样子还哭了,可见光绪非常有孝心。所以让他父亲坐着并不是没有可能。这张照片时间也大概在1887-1888年,光绪是1871年出生。
2.此张照片的拍摄者梁时泰,此前给李鸿章,醇亲王等王公大臣拍过很多照片,网上可以搜。梁时泰在这张照片旁边标注英文“七王爷和他的次子”。光绪的确是醇亲王的次子,此前有一个儿子载瀚四岁夭折,所以标注次子是对的。梁时泰给王公大臣拍过很多照片,是一个有分量的摄影师,会犯那么低级的错误标注错误吗?
3.有人说这是光绪的弟弟载沣,可是载沣1883年出生,醇亲王1891年就去世了,此时载沣8岁。所以照片的少年根本不可能是最大岁数8岁载沣。而且与这张照片同时拍的图三,站着的才是载沣,另外一个是更年幼的载洵。
4.在这影像集里,梁时泰写明了此影像集只在私人范围内留存。
5.证据一:注意少年两个耳朵轮廓向外倾斜度不一样,左耳,比右耳更向外扩展;光绪真实画像,同样左耳比左右向外扩展。
证据二:外国记者描述的光绪帝的面貌:他的形象是文雅而精致的,他的头部很大,前额发育得非常饱满(尽管有部分被冠帽遮去了),他的脸型是长圆形的,下颌刻削而前凸,在弓形的双眉下,他的一双大而悲伤的眸子中充满了智慧之光。他的嘴唇薄而敏利,经常是张开的并向左微倾(请特别注意这句外貌描述)。图二少年清晰版本,嘴巴微张,向左倾斜。和记者描述一模一样,包括前额发育饱满也对上了。
我觉得众多细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嘴唇经常是张开的并向左微倾”,这张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出嘴巴向左歪一些,和描述的外貌完美契合。一条两条符合还可以说是巧合,但每一条都契合,天下哪会有这么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