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词赏析之《清平乐·六盘山》

avatar
关注

《清平乐·六盘山》

原文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赏析

1. 自然景象的描写与情感烘托

- 秋景中的深沉情感

- 词的上阕开篇“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天空澄澈、云彩淡薄的秋日景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望断南飞雁”有着丰富的内涵。从表层看,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主人公望向南方,直到看不见南飞的大雁。深层含义则体现了对南方革命根据地的深情遥望和牵挂。大雁南飞,象征着与南方的联系,而“望断”一词,流露出深深的眷恋和不舍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革命征程的漫长与艰辛。

2. 革命意志的表达与精神彰显

- 好汉精神与长征胜利的自豪

-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直接表达了革命的坚定意志和豪迈情怀。“不到长城非好汉”成为了激励无数革命者前进的精神号角,长城在这里象征着革命的目标和理想的彼岸。“屈指行程二万”则体现了对长征已走过艰难路程的回顾,充满了对长征伟大胜利的自豪之情。这两句词将革命的豪情壮志与对长征成就的肯定紧密结合,展现了红军战士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3. 山顶画面的刻画与象征意义

- 红旗的象征力量

- 下阕“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描绘了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象征意义的画面。六盘山的高峰是红军所处的地理制高点,而“红旗漫卷西风”则是全词的精华画面之一。红旗在西风中烈烈飘扬,它象征着革命的方向、力量和胜利。在艰难的长征途中,红旗始终是红军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指引,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红旗依然不倒,体现了革命的火种不会熄灭,革命的力量依然强大。

4. 革命理想的展望与决心体现

- 缚龙壮志的豪情

-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是全词的高潮和升华部分。“长缨在手”比喻红军已经掌握了强大的革命力量,经过长征的洗礼,红军在政治、军事、组织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苍龙”在古代象征着凶神恶煞,在这里指代国民党反动派等反动势力。这两句词表达了红军战士迫不及待地想要运用手中的力量去战胜反动势力,实现革命胜利的急切愿望和坚定决心,展现了伟大的革命抱负和对未来的乐观主义精神。

《清平乐·六盘山》通过对自然景色、革命意志、象征画面和革命理想的精彩描写与表达,将革命的现实、历史和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了革命诗词中的经典之作,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伟大的革命理想。

发布于广东阅读 2484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