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工地·译】三角进攻的正名之战
三角进攻的正名之战
三角进攻最重要的传播使者并不在NBA执教。他也不在大学或者高中执教。他其实根本不在美国执教。
他的名字叫做Tim Cone,他在带领球队获得了第18座菲律宾联赛冠军奖杯后在电话里接受了采访。这次胜利意味着他带队完成了第二次的超级大满贯,他的队伍在单个赛季里赢得了全部三个菲律宾联赛的锦标赛冠军。历史上总共只有四个人做到过这样的事。
Cone最早的三角进攻时从1990年代菲尔-杰克逊麾下的芝加哥公牛队那里学来的。当时这位菲律宾联盟的年轻教头在海湾有一个公寓,公寓被覆盖在美国海军的通信天线范围内。所以他可以看到其他菲律宾人看不到的NBA转播。当许多人在感叹迈克尔-乔丹是怎么天神下凡不可阻挡的时候,Cone看到的是另外一些东西:一种进攻体系,一种与他心目中希望自己球队打的进攻套路不谋而合的体系。他把每场公牛的比赛都录了下来,然后一遍又一遍不停地看,学习三角进攻里头的微妙之处。
“我在1993年开始教球队打三角进攻,但是我自己也是一边教一边摸索,”他说。“那一年是我们历史战绩最差的那一年,但是之后的1994年我们就迎来了辉煌时刻。那之后我就一直在打三角进攻。”
也正因为球队的成功,他骄傲地称自己为Tex Winter的门徒,正是这位著名的大学教练和NBA助教将之前被称为三重低位进攻的三角进攻前身的理念传说给了菲尔-杰克逊。之后菲尔靠着它拿到了11枚总冠军戒指,比任何教练都要多至少两枚。
而正因为如此,三角进攻的支持者越来越多,每一个传播三角进攻的人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告诉人们怎么正确地打篮球的布道者。
“我们没有想过这个联盟曾经是怎么打球,将来应该怎么打球,现在是怎么打球的。现在联盟里打球的趋势可以说是一种菲尔-杰克逊带来的文化,”里奇-福克斯,NBATV的评论员,曾经在杰克逊手下打球的他也是一个三角进攻的信徒。“我们对将来没有什么预期。我们没有想成为别人希望我们成为的样子。联盟也并没有朝着许多人预计的方向发展。”
但是当菲尔回到NBA,任用费舍尔当主教练,准备再纽约尼克斯身上植入三角进攻的时候,他发现一切都变了,变得难得多。NBA是一个充满了模仿的联盟,被模仿似乎是另一名教练对你致以的最高敬意。然而,这套赢得了11个总冠军的进攻体系似乎没有获得这么多教练的认同。
为什么NBA里不再有Tim Cones这样的三角进攻信徒了呢?
***
事实上,NBA经历过三角进攻的失败。Jim Cleamons在达拉斯,科特-兰比斯在明尼苏达都试过三角进攻,结果都失败了。而事实上原本桃李满天下的菲尔-杰克逊手底下的人才正在逐渐凋零。可行的两个执教尼克斯的人选是他的前手下队员,而两人都没有任何执教经验。费舍尔去年还是个球员,在第一选择史蒂夫-科尔选择去金州之后,他最终挑起了主教练的重担。
这个赛季是一个三角进攻复苏的机会。尼克斯会是菲尔在湖人退休之后再一支的纯三角进攻队,而同时,科尔的勇士和,有点讽刺呵呵,和拜伦-斯科特现在执教的新湖人都已经在季前赛中在他们现有的进攻体系下面尝试了三角进攻。
对于杰克逊的支持者来说,这些进攻端的实验完全可以证明杰克逊的成功: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时间就能证明这套体系是可以在最高级别的联赛当中夺冠的。
但是他们必须要应对越来越多认为这套体系已经过时了的质疑。有人认为这套体系弱化了控卫和三分手的作用,而在现在的NBA背景下,控卫和三分手恰恰是最重要的。有些人,比如前NBA教练乔治-卡尔就认为这套体系太慢了。另外有些人说这套体系太复杂了,很难掌握。而这其新鲜出炉,最火辣劲爆的评论则来自于前湖人巨星,沙奎尔-奥尼尔:这套体系只有在有数个巨星的时候才会有效,现在拥有那种能完美切合三角进攻体系的技巧的球员已经不存在了。
“我知道这些批评,”Cone说。“给我一个乔丹或者一个科比,我也能打好三角进攻。三角进攻天复杂了。管理层没这么多耐心,具体实施起来太麻烦了。”
而杰克逊的这支尼克斯队是一支只拥有安东尼一位巨星的单核球队,这支球队打得好与坏将会是对前面这些质疑的最好回应。
***
那到底什么才是三角进攻呢?三角进攻的本质与许多其他进攻体系推崇的一样:无私,快速传导球,团队精神,注重空间和效率。只是他的执行方式与现在流行的进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三角进攻建立在球和球员的移动基础上,这些移动都取决于理想的球员站位。那样的站位不仅仅会给进攻提供空间,也会使球队能第一时间在转换进攻中回到自己的半场组织起防守阵型。场上的五名队员时刻都能够调换位置,这套进攻体系因此能够根据对手的防守随时做出改变,让防守者摸不着头脑。所以这种灵活性使得对手很难预测球队的战术跑法,前提是球队打出了正确的三角进攻。
首先有两名后卫来到高位,之后的第一次传球会直接给到低位球员或者是侧翼球员,这个时候一名高位后卫会切入到底角,组成了一个强侧进攻三角。这个由底角,侧翼持球者和低位球员组成的三角之间的三名球员的理想距离是18尺左右。另外两名球员一名在弧顶三分线,另一名在对角的侧翼或者是高位。或者说如果你了解NBA行话的话,弱侧球员是典型的Pinch Post站位。
译者注:这样的描述不易懂,其实就是由弧顶的后卫传球到侧翼,然后自己下切到底线组成强侧三角,之后传到内线的Entry Pass由侧翼持球者完成,弧顶球员直接传球给低位太过危险,难度也很多,极少发生。
在这样一次传球之后,这个动态的三角就构成了,后面就是一系列的被称之为自动化的人球移动。这些移动试防守而变化。这时场上的球员就像是一个人工智能的大脑,而所写的命令语言就在平时的训练中完成。首先第一种方式:传球到低位。
如果防守者不让球传到低位,侧翼的球员就会像NFL四分卫一样大脑飞速转动,开始搜索大脑中储存的下一步应对方法。下一步解决方案就是传球给中路弧顶的拿命球员。那个球员被称作防守平衡点。传完球之后,侧翼的球员就会给底角的球员做一个下掩护,底角射手就有接球投三分的机会。
译者注:此处对于三角进攻的简化颇多。传到低位之后并不是只有低位单打一条路,另外四名球员会开始对角交叉掩护,其间找到机会传给切入队友轻松上篮是低位球员的第一选项。
译者再注:下一步方案不是只有传给弧顶球员一种,另一名原来在对角侧翼或者高位的球员可以上来接球,此时弧顶的球员可以开始无球空手切入,就像著名的盲猪切入,Blind Pig。
译者再再注:侧翼球员给底角射手下掩护是一个经典的战术原则,不仅仅在三角进攻中,在任何进攻体系中,侧翼球员传完球之后都会给强侧的底角球员做下掩护。由此也可以看出,所谓三角进攻弱化了三分射手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下一步就是三角进攻中的最强杀招之一:肘区和高位中路球员的二人转。因为这个时候强侧三角给弱侧清出了空间,弱侧有大量的空间给这两名球员做文章。这种选择也很可能转变成强侧的单打,尤其是当卡梅洛-安东尼是那个打Pinch Post的球员的时候,如下。
最后一点值得注意的自动化流程就是侧翼球员不把球传给低位,而是将球传给底角的球员,然后侧翼球员将会接低位球员上提的掩护来到弱侧,清空强侧。这个时候就变成了低位球员和侧翼球员的边路挡拆。
译者注:这是强侧的第二个选项,该放在刚才那一段之前更为合适。
译者又注:由此可见,某些人说的三角进攻让控卫无用武之地也是站不住角的。但是说是弱化控卫,确实可能有点道理,因为这里控卫最多获得一个边路挡拆的机会,极易被包夹,没有大部分人最喜欢的空间开阔的弧顶挡拆机会。当然第一次传球的选择可以不由控卫而由射手来做,控卫直接落弱侧侧翼,这样当弱侧选项开启之后控卫就有弱侧二人转的机会了。
当然三角进攻的招式不止于此,而这些是基础框架。
理论上来看这些跑法似乎很简单,其实要掌握这些人球移动的时机和位置对于球员和教练来说都是一大挑战。球员和教练从小到大学习设计的战术都是以迫使防守球员视进攻而调整为目的的,而现在三角进攻则是完全相反的逻辑。而从三角进攻需要的时间和耐心来看,这绝对是一种颠覆性的进攻体系。这是他效果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这也是他难以轻易见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对于球星来说尤其难,因为这种体系要求队友的协同作战。有许多球员可以在任何防守面前得分,而这也是他们能挣进大把美钞的原因,而教练们也会根据他们的能力设计各种各样的进攻战术把球送到他们最舒服的位置。而当这些球员开始打三角进攻的时候,他们突然被要求和队友一起配合,根据防守来改变自己的进攻套路。
有些人适应了,成为了破坏力惊人的超级球星。但是还有许多人永远适应不了。如果让安东尼心甘情愿地融入到这个分享体系当中来就是费舍尔的工作了。
“当加索尔刚刚来到湖人的时候,他们在他还在学三角进攻的时候给他设计了一些专门的战术,我觉得尼克斯也会给安东尼这么做的,”Cone说。“大概一场比赛有8到10个回合,他们会打一些专门给安东尼设计的战术。”
这套体系内球员的默契来源于一些基础的训练,就像你教一个七岁小孩那样的基础训练。根据纽约时报,尼克斯目前的训练方法包括,让球员们分两排站好,和面前的队友进行胸前传球练习。这是小学体育课的内容,但是传球的成功率对于三角进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阅读防守之后的行为就取决于相互间的传球。当年轻球员进入青年联赛的时候,他们很多会再进行这种基本功训练了。
“这就像是一个瘫痪病人的复健,重新唤醒你的肌肉,骨骼和关节,而在这里是篮球基本功的唤醒,”福克斯说。“每个人都有基本功,但是当你在比赛中打得越来越好,你就会越来越不注意这些基本功的雕琢。你训练的时候会马马虎虎,现在我们要把一切都从头来过。”
当这些传球基本功打牢了,阅读防守就刻进了场上球员的血液中。球场空间的拉开给了角色球员机会,这也同样意味着在来回传球搞晕了防守之后球星能够在更有利的位置接到球。更重要的是,如此的空间排布使得球队不担心被对手的一波转换进攻直接打穿。
“三角进攻一直是流动的,”科尔说。“在半场阵地战和转换进攻间许多球队都找不到先借点。但是打三角进攻的时候,这个过程的转换是自然而然的。”
***
三角进攻有一个最大的敌人:时间。即使是三角进攻最狂热的信徒也承认球员至少要花一年才能初步熟悉这个体系。但是一年对于急切想看到结果的球队老板来说几乎就是永恒了。从2013赛季末至今,已经有惊人的22名教练岗位换了人。
如果球队有足够的耐心经受住一年的磨合期,能够保持住一个长期的相对阵容稳定,那球队就有可能打出来真正的三角进攻。这也是目前杰克逊的尼克斯的目标。但是这对于任何老板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对球迷和经历也是如此。尼克斯是纽约的球队,他从来不愿意自己成为一支烂队。
三角进攻的支持者认为之前的失败案例主要来自于耐心的缺失,而不是体系本身的问题。他们认为克莱蒙斯和兰比斯,这些杰克逊的助教,没有受到管理层的信任才是问题所在。当三角进攻还处在磨合期的时候,糟糕的战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糟糕的战绩刚刚出现,上面两位就被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卷起了铺盖回了老家。
“如果你不是菲尔,”福克斯承认,“老板给你的空间可就小的多了。”
杰克逊的成功伴随着他助教们的失败,这里面“三角进攻”被多次地提及。人们似乎觉得只有一个虔诚的三角进攻信徒才能发挥这套体系的最大功率。对这套体系持肯定态度的人解释了这套体系的优势所在。而对之持反对态度的人则喜欢复制一些现在流行的战术打法,即使这些东西只是一些平平无奇的单打和挡拆。
“你可以让你的球队打流行的篮球来保住自己的甩尾,”福克斯说。“你可能赢个41场,或者45场,而且你不会被炒掉。你拿不了冠军,但是至少你还有一份工作。”
但是在这些争吵声中有一个微妙的现实被掩盖了。三角进攻和其他所有体系的目标是一样的:把五个各自独立的人捏合成一支有竞争力的球队。马刺队动态进攻的成功就可以说明一些问题。这是一套不同的体系,但是这个体系比人们所想的运用了更多三角进攻的原则,这绝对不是对三角进攻的威胁,而是传承。这就像是对三角进攻的一种致敬:这证明了团队,无私和精准的执行力依旧可以在这样一个高速NBA时代取得成功。
“说到底,三角进攻的理念还是一种篮球理念,”科尔说。“跑,切,空间,无球走位。大量的人球移动。队里只要有足够的天赋,这些篮球理念总是会给你带来成功的。”
.随着杰克逊的重返联盟,管理层的耐心问题可能不再会是一个大问题。尼克斯不会马上就把三角进攻打得很好,科尔的勇士队也不会是一支纯三角进攻球队。但是这是长久以来的第一次,人们觉得三角进攻又将重返联盟了。
“波波维奇上赛季打了动态进攻,人们现在似乎对这些依靠人球移动创造机会的体系有了更多的赞赏和接受度,”Cone说。“这有点像四外一内的体系,也有点像麦克-丹东尼的东西,当然移动更多一些。三角进攻总是在想办法让人动起来。”
“而且,现在菲尔回来了,三角进攻该是时候东山再起了。”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