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援,作为市场化联赛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已经在CBA赛场上出现了将近20个年头。北京首钢队作为为数不多的几支从CBA元年打到现在的球队中的一份子,也拥有着很长的外援史。今日楼主观青岛对北京一战,既感叹莫里斯那似曾相识的低迷,又感叹老马那独木难支的凄凉。细想起来,莫里斯已为北京打到第五年,马布里也已是第四年,不管是高峰还是低谷,他们都已经在北京篮球外援史上写下了自己浓重的一笔。想到此,便又回忆起之前那些为北京队效力过的外援们,诸如阿尔斯通、拉苏、乔治、克里斯、巴顿、乔伊诺、弗朗西斯之流。空回忆毫无用,遂决定写下一些总结,来记录一下在北京首钢队历史上效力过的外援们。不为别的,只当留个念想,也算是为各位补充个资料,至于资料有用与否,还待各位球友评价。
以及首钢贴吧各种资料
一、开天辟地头一遭
CBA联赛于1995-1996年正式开始,第一年北京队没有聘请外援。这一年,在有12支球队参加的联赛中,北京首钢队获得第三,成绩相当出色。
1996-1997年,不少球队已经开始聘请外援,北京队仍旧没有动作。不仅如此,因单涛离队(后来又回来了)、闵鹿蕾受伤等一系列因素,北京队在当季上半段的表现着实不理想,一直徘徊在降级圈也让人感觉毫不意外。联赛后半段,北京队来了马健,同时也来了两位美国外援:10号麦克尔.梅根(缺照片)与15号布兰顿(缺照片)。其中布兰顿经常首发出场,司职控卫。这几人的加盟给北京队带来一拨儿连胜,但鉴于前半程挖坑太深,外加其它部分球队之间打默契球,北京队终究还是进入了残酷的保级战。但以当时北京在后半程的绝对实力,保级战显然不成问题,最终北京获得当季第9,保级成功。两名外援麦克和布兰顿也就成了首钢队外援中的”始祖“。
二、阿尔斯通和他的”搭档“们
1997-1998赛季,首钢主场从石景山搬至工体,闵鹿蕾退役当了教练,率领首钢拿了第四名,成绩还算不错。这一年首钢请来两位美国外援,一位是10号阿尔维(缺照片),另一位则是12号乐万.阿尔斯通(Levan Alston)。印象中阿尔维上场并不多,而这位阿尔斯通则在首钢队效力了整整五个赛季,号码先后是12、17、6、6、10。他打球兢兢业业,十分踏实,直到今天,你让我想出他有什么特别惊人的表现,我恐怕也想不出来,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沉稳。善于组织、能突能投。要说唯一对他特别深的记忆,就是他那舌头真红,有一次首钢主场跟谁打,阿尔斯通罚球时候吐了个舌头,我一看,怎么那么红。估计是跟黑皮肤一对比就显得更红了吧……
2001-2002赛季的乐万.阿尔斯通
阿尔斯通在的这几年,跟他一块儿搭档的外援可谓是换了一茬儿又一茬儿。1998-1999赛季北京首钢跟京师合并,主场搬到了首体院内的大学生体育馆,教练换成了孙凤武。前半段有个外援叫斯图尔特(Lenard Stward)(缺照片),后半程斯图尔特走了,来了个帕威(缺照片)。帕氏继承了斯氏的18号球衣,但球队的成绩这一年始终一般,最终拿了个第七。对于斯图尔特和帕威这俩人,我印象实在是不深,希望哪位知道点儿他们轶事的补充补充。
1999-2000赛季,首钢主场迁回石景山,闵鹿蕾重掌帅位,阿尔斯通身边的外援换成了肯尼.佩(Kenny Payne)和马克.梅根(Mark Macon),前者打了常规赛,后者打了季后赛,都穿5号。肯尼.佩曾经是费城76人的旧将,自89年选秀进入NBA到93年被弃始终都在费城效力,后曾经辗转于意大利、日本、巴西、菲律宾、塞浦路斯等国,身高2米03,打3号位;而后来季后赛加盟的梅根则是一位身高1米91的外线选手,曾经在掘金和活塞都打过,履历要比肯尼.佩丰富一些。”老熟人“阿尔斯通位置依然稳定,加上巴特尔的愈发成熟、焦健的不断成长,张云松的初露萌芽,首钢在这个赛季夺取第五。
76人时期的肯尼.佩
掘金时期的马克.梅根
2000-2001赛季,阿尔斯通身边的帮手换成了拉苏.萨兰哈德(Rasul Salahaddin),和阿尔斯通一样,拉苏没打过NBA,他是2000年NBA大使队和中国队打比赛时被闵鹿蕾看中的。他身穿4号,司职后卫,代表北京队打的第一场球,是当年第一轮客场对辽宁队。第二节时拉苏就来了个拉杆上篮,动作极其漂亮;第四节还有4秒,辽宁队领先2分,北京队没叫暂停,拉苏从后场直接运球到现场,距离三分线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出手三分命中,北京队绝杀辽宁队,以1分优势取胜。就是这一场,让很多人都记住了拉苏。这个身高不足1米9的小个子,擅长三分,还能暴扣,打球十分具有观赏性。那年小巨人姚明带领的上海队已经是实力超强,北京队主场和上海的比赛可以说是激情四射。开局北京队打了上海一个20:0,拉苏手感火热。但上海队后来逐渐追上了比分,到了第四节,双方仍旧僵持不下,巴特尔一记正面三分,让北京队领先了两分,而上海队外援乔治最后时刻的两罚不中,彻底将胜利让给了北京队。这一年的季后赛,北京队轻松战胜广东,半决赛碰上了上海,结果被对手3-0横扫,最终获得当年第三名,而上海队在最后输给了八一,获得亚军。
拉苏与逍遥王——巩大师对抗
值得一提的是,常规赛对首钢最后时刻罚球不中的上海队外援乔治.艾克尔斯,在2001-2002赛季也穿上了北京首钢队的队服,与拉苏和阿尔斯通并肩作战。那个赛季篮协规定,每个队可以有三名外援,但同时在场上的不能超过两名,于是首钢就将乔治.艾克尔斯(George Ackles)补进队中。乔治身高2.08米,打二中锋,我对他印象就是,扣篮行,内线进攻凑合,罚球和投篮是真不行。乔治来了之后穿了阿尔斯通的6号,阿尔斯通改穿10号,但乔治实际上场次数并不太多。记得那年客场打奥神,乔治一记扣篮直接扣飞,恰好落到了外线的拉苏手中,拉苏张手就是一记三分,命中。当时张忠文来了句”还行,两分变三分“。那个赛季,首钢篮球中心成为北京首钢的新主场,而赛季中的一场关键之战就是京沪大战。这次跟去年不同,北京队开局被上海打了个9:25,拉苏外线三分屡投不中,乔治内线也根本凿不进去,后来那场反正是让上海赢了。客场打完奥神,巴特尔便出走美国,去了丹佛掘金,北京队在季后赛第一轮挑选的是山东队,结果被对手完爆,最后拿了个赛季第五。
乔治.艾克尔斯仅在北京打了一个赛季就走人了
沉稳的阿尔斯通,则始终保持了在首钢队中不错的位置,虽然那一阵子连我都觉得拉苏的风头盖过了他,但他依旧用自己的方式告诉着大家:球队里没他不行。拉苏固然火热,但有时候打球也过于发热,很多不着边际的投篮也都是出自他之手,不过他充满激情的打球风格,直至今日都让不少北京球迷对他记忆颇深。乔治则是中规中矩,表现只能算是一般,亮点不多。
三、现象级的一年
2002-2003赛季,首钢队对外援进行了一次大换血。上赛季的三人全部离队,来队的是牙买加内线14号齐门尼(Kimani Ffriend)和美国白人后卫4号克里斯.赫仑(Chris Herren)。奇门尼内线中投能力不错,篮板球拼抢凶悍,就是投篮动作有点儿诡异。当时解说宋晓波老说“奇门尼罚球没腰”,克里斯曾在掘金和凯尔特人效力过,进攻能力极强,既能打1号位又能打2号位,三分有篮子,突破也行。这俩人搭档第一场,北京队主场迎战香港飞龙,比赛打的非常胶着,最后时刻,克里斯一个打板三分加抢断快攻上篮,帮助北京获胜。过了几场,北京客场打江苏,克里斯在常规时间还有4秒时,自己从底线运球至对方篮下上篮得到两分,帮助首钢扳平比分,虽然最后加时赛首钢还是输给了江苏,但克里斯在那一场砍下的60分,至今在中国联赛单场得分榜上都能排名前列。
齐门尼在与广东的比赛中暴扣
克里斯与新疆的龚大明对抗
当年主场对奥神,克里斯突破上篮,被奥神的8号苑志南上腿绊倒了膝盖,直接歇了半个赛季。那半个赛季首钢的成绩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为了替换克里斯,首钢队找来一位名叫安东尼.施内尔的外援,他身披20号,但表现平平,攻防两端都没啥太大起色。等到主场打上海的比赛克里斯复出后,施内尔也就没再出现过了。
安东尼.施内尔防守浙江万马的高德
主场打上海,克里斯复出便拿下22分,最后时刻上海的某白人外援两罚全中扳平比分。又是还有4秒左右的时间,克里斯从后场运球至前场,上篮命中,上海队后场奋力一掷,球砸到了篮筐的前沿,比赛结束。北京队凭借克里斯的准绝杀战胜了上海。之后客场打奥神,赛前苑志南主动与克里斯握手,成了温馨的一幕,最终首钢客场胜了奥神,报了上半赛季的一箭之仇。常规赛最后一场主场对广东,如果不是焦健常规时间的罚球不中,北京很可能就在主场战胜广东,虽然广东最后经过加时战胜首钢,但是这样一场胜利还是让李春江不敢再挑北京队作为常规赛首轮对手。常规赛结束,首钢排名第八,而5-7名都被挑走了,唯独首钢没被挑走,最后第四新疆也不用挑了,就剩北京了。结果北京队3-1战胜了蒋兴权率领的新疆队,上演了至今为止cba唯一的一次黑8奇迹。不过半决赛,再次碰面广东的首钢队,被广东横扫,从而以第4名结束了那个赛季。齐门尼+克里斯的组合,在首钢外援史上无疑是成功的,而在其之后的数年内,这个组合都未被超越。
四、虽然混乱,但不乏亮点
2003-2004年,北京首钢队更名为北京万丰奥特队,外援也换成了美国的外线球员4号马利克(Malik Moore)和内线的14号马特(Terquin Mott)。说马特是个水货那绝对不为过,这主儿除了开季前几场还凑合之外,后来基本就很少有所表现了。他移动速度慢,内线进攻手感也不佳。马利克外线有篮,但属于时好时坏那种的。对这俩人我总体印象就是这些了。唯独有一场让我记忆犹新,就是客场对辽宁。那场北京队一直落后,最后一节张敬东、马利克等人的三分投的不错,将比分扳平。终场前最后一攻辽宁没中,北京队马利克中场随便一扔,想不到竟造成了辽宁队5号戴斯的犯规,裁判判罚罚球三次。戴斯回到替补席上差点哭了。现场球迷不干了,打火机矿泉水瓶都扔了下来,马利克不得不在观众大部分被清走后执行“地下罚球”。他第一罚没进,第二罚进了,北京队已经赢了,第三罚随便一扔就赶紧跑回更衣室了。
马特后来被换掉,来了位9号托马斯.汉密尔顿(Thomas Hamilton),这位比奥尼尔体重还大的中锋,在NBA的几个球队打过短工。汉密尔顿进攻能力极差,倒是防守和助攻上屡有奇效。客场对浙江万马,在球迷的嘘声和嘲笑声中,汉密尔顿屡投不中,他每次不进,都会伴随有新一轮的嘲笑声。但是他立刻给了万马队员一个盖帽,让现场球迷惊叹不已。不过他动不动就两分六七次助攻的表现显然不是球队想要的,记得他第一场打完,赛后记者问闵,闵说“我们还得再看看他的表现”,打了第三场还是第四场之后,闵赛后说“不用看了,他明天就走人了”。
汉密尔顿体重保守估计也得300斤
与此同时,首钢用尼日利亚中锋14号奥鲁麦德.奥德杰(Olumide Oyedeji)替换了马利克,奥德杰16岁就成为了尼日利亚国内的MVP,后来在NBA打过几年,但并不理想。他中投能力不错,也能背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篮板球实力超群,来队后效果还可以。联赛最后几轮,首钢又用20号杰米尔.沃特金斯(Jameel Watkins)换掉了大吨位的汉密尔顿,杰米尔弹跳能力超强,防守比进攻好,我感觉他那会儿进攻除了扣篮或是篮下的打板,就没啥别的得分手段了,罚球命中率也较低。但他盖帽不错,常规赛最后一轮主场对辽宁,他愣是把对方一个上篮的球直接给摘下来了。那年首钢队战绩不好,结果再一次进入了保级大战。保级战首场客场打上海,闵鹿蕾第三节出人意料的派上奥德杰+杰米尔的双外组合,取得奇效,最终北京获胜。但第二场回主场打上海,首钢失利。第三场客场打辽宁,比赛出现打架情况,杰米尔跟辽宁的接君都卷入其中,双双被罚停赛(这也是北京后来没有和杰米尔新赛季续约的原因之一)。不过主客场迎战辽宁北京都获胜了。第五场主场对浙江万马,那会儿浙江有高德、吴乃群、缪寿守、代勇等等,首节结束北京领先21分,次节结束后领先14分,第三节结束后领先7分,但最后大家还是拼下了这场胜利,提前保级成功。最后一场北京客场对浙江万马,输了,但是无关紧要了。不过后来篮协取消了升降级,降级的浙江万马也得以回归了CBA。奥德杰表现优异,在新赛季留在了队中,杰米尔则没有得到合同,离开了首钢队。
杰米尔守强攻弱
奥德杰在莫里斯马布里到来之前,是为首钢效力时间仅次于阿尔斯通长的
2004-2005赛季,CBA首次实行南北分区。首钢队中与奥德杰搭档外援的是4号来自美国的丹尼尔.奈特(Donell Knight),这名内线球员有一定的进攻能力,但总体来讲表现一般。不过丹尼尔一有机会准得扣篮,以博得全场观众的欢呼声。奥德杰这赛季穿上了00号,他出色的内线进攻和篮板球保证了他几乎场场都能拿下两双,有些场次更是拿到过双20。
丹尼尔在首钢总体表现平平
到了赛季后半段,首钢队用巴西的白人中锋卡洛斯(Carlos Nascimento)换掉了丹尼尔,卡洛斯也接替了4号战袍。这位卡洛斯身高虽有2米10左右,但却非常喜欢在外线投篮,到内线去打的不多。他来首钢的第一场就投中了三个三分,不过这名外线型的中锋在首钢只打了三场就受了伤,没有再出场过。
卡洛斯持球进攻 但这个赛季末期首钢队也有好消息,那就是巴特尔从美国归来,重返首钢队,这样首钢队再次更换外援的时候就放弃了选择内线外援,而是选择了同样来自巴西的白人外线小个保罗(Paulo Boracini)。保罗是个左撇子,他擅于突破,擅于底角三分,在常规赛最后时刻和季后赛一开始的时候发挥还算不错。但那一年首钢的板凳深度不够,所以最后只拿了北区第二。当时季后赛的规定是各区之间先再争夺一下排位,北京对上北三新疆,结果依靠着第三场最后一节的单节51分,北京以2-1的总比分战胜新疆,在这个系列赛中,保罗进攻效果相当不错,但从北区决赛对辽宁开始,他慢慢开始逐渐消失了。对辽宁,首钢输了个0-2,最后排位依旧还是北区第二。这之后就是南北交互对垒,北二的首钢对上南三的八一,原本篮协说按照排位高低决定主场数,结果临了又改成了看胜率,北京的胜率不如八一,于是主场也就少了一个,主场北京赢了,客场是周六日连着打,北京队在八一主场一向没占到啥便宜,那次当然也没什么例外,保罗基本没什么发挥。仅依靠大巴、焦健、小云的首钢队没能扳倒八一,最终获得了赛季第6.
季后赛对新疆,保罗面对薛玉洋上篮 进入2005-2006赛季,篮协采用末尾摘牌制选择外援,首钢队选中了两位美国人,一是3号奈特.巴顿(Nate Burton),能打二三号位;一是32号奈特.威廉姆斯(Nate Williams),内线球员,能打4号位。巴顿习惯于在场上带一个白色发箍,开局前几场表现尚可,突破犀利,三分也投的出来,但比赛越往后打,巴顿的状态越差,三分球的能力逐渐消失,俨然成了铁王;威廉姆斯喜欢在比赛服里套一个背心,也喜欢戴发箍,对于他,我一直认为是物有所值。威廉姆斯内线背打的确不行,但他有一手不错的中投,且稳定性极高,有时候跟大巴在场上搭配还有不错的效果。记得客场打八一时,对方都封到他脸上了,他依旧能把球投进,而且一连能进好几个。不过他也就这一招还行,别的方面表现着实一般。
这一年北京在场上打球的基本就7个人,俩外援,大巴、小云、焦健、陈磊外加联赛第五轮打吉林时涌现出来的解立彬。主场对广东前,威廉姆斯在训练中吐白沫,结果那场首钢竟然是6人轮转打了53分钟(有加时)。不过在北区,北京队一直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赛季初首钢队还有一拨7连胜,最后以31胜9负结束那个赛季常规赛。季后赛首轮对云南,3-0拿下,半决赛再对上八一,结果首钢被横扫,0-3,最终名列赛季第三。
表现平平的奈特.巴顿
偶有亮点的奈特.威廉姆斯
进入2006-2007赛季,大巴再次出走,焦健和小云的状态也慢慢下降,人们本来寄希望于首钢能够找来两位强力外援。但实际情况则是出人意料的差,两位外援——20号麦卡.布兰迪(Micah Brand)和32号罗比.乔伊诺(Rob Joyner)的到来,尤其是乔伊诺,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内线球员布兰迪总体来讲尚可,中投时好时坏,内线有点偏软。而外线球员乔伊诺,这么说吧,除了投篮罚球不行,什么都行……首钢引进乔伊诺无疑是这么多年的一大败笔。结果这个赛季成绩自然也好不了,最终名列第9,无缘季后赛。
布兰迪单打大唐
水货乔伊诺
2007-2008赛季,首钢召回老熟人奥德杰,这厮依旧身披00号,在场上表现也同样生猛。20+20的场次绝对不少。他之前在韩国KBL打了一个赛季,据他说,韩国那边的比赛刷分严重,场上基本不咋防守,更不注重团队配合什么的,比起中国联赛差得多。因此,虽然韩国那边工资要更高,但他还是选择回到中国。这一年与奥德杰搭档的是美国内线9号麦克.费(Michael Fay)。这哥们是个白人,左手,老戴一个黑色发带,进攻总体偏软,但手感有时还行,其它印象不是很深了,总之还是不温不火。那个赛季首钢的国内老将们状态也多有下滑,最后球队排名还是第9,没进季后赛。
麦克.费突出罗智和萨马基的重围
2008-2009赛季,首钢找来的两位外援可称为亮点。34号大卫.哈里森(David Harrison)主打内线,32号丹特.琼斯(Dontae Jones)可以胜任2、3号位。哈里森是位年轻人,而琼斯则是位老将。但这俩人在场上的表现经常让人有相反的感觉。哈里森总是异常的冷静与成熟,琼斯则是疯起来不要命,在场上无限地开火。但别说,这俩外援在一起,效果还不错。哈里森内线进攻很扎实,低位单打能力不错,唯独罚球差了点,总是掌握不好火候,记得主场打东莞好像还崴了一次脚。琼斯个人能力极强,客场打江苏愣是投死了对手,主场打陕西最后一分钟一个底角三分实现了逆转,客场打辽宁还剩4秒时来了个准绝杀,但是他有时候也经常会瞎打,想起一出是一出。那几个赛季首钢的国内球员中,陈磊和解立彬这对“没头脑和不高兴”挑起了大梁,但球队水平终究还是差点意思,最后再次收获常规赛第9,连续三年无缘季后赛。后来,哈里森去了广东宏远,再跟首钢比赛时还留下了热泪,可见其感情之深。
大卫.哈里森 稳重踏实
丹特.琼斯屡有疯狂表现
2009-2010赛季,闵鹿蕾远赴美国学习,前NBA最佳防守球员蒙克利夫进驻北京队成为主帅,他为首钢打造了“跑轰战术”,并为此挑选了两名不内不外的外援:00号塞德里克.波兹曼(Cedric Bozeman)和11号詹姆斯.梅兹(James Mays)。波兹曼是个谢顶,偏外线,但没什么亮点,还老失误,除了有点儿突破能力之外没啥别的,梅兹就更平庸了,我不记得他有过啥表现。那个赛季后半段,首钢队用辽宁的老外援52号厄尼斯特.布朗(Ernest Brown)换掉了波兹曼。布朗是传统型中锋,能做打,基本功还算扎实,但毕竟老迈年高,加上那几年北京的阵容实在是不堪,所以也没啥太突出的贡献。
那年首钢队的跑轰,除了第二轮主场对江苏打出来了之外,就再没有一场发挥过“威力”,而那年首钢战绩之差让人实在不忍直视。主场面对拥有阿巴斯、塞勒和卢卡斯三世的上海,首钢队竟然输了小40分,最后首钢以第15名结束了那个赛季的比赛,8胜24负的战绩可谓前无古人。
兢兢业业的布朗
年少谢顶的波兹曼
水货梅兹(右)防守山东队的斯威夫特
回顾2003-2004赛季到2009-2010赛季,首钢的外援总体来说水平较一般,但也不乏像奥德杰、哈里森、琼斯这样的亮点。自2006-2007赛季起至2009-2010赛季,首钢均未能进入季后赛,故当时的外援受人诟病严重。因为当时首钢的国内阵容已经远不如前,本就指望着外援能给点力,结果想不到大部分外援的表现更糟。不过这一切到了2010-2011赛季终于有了一些好转。
五、回暖
2010-2011赛季,闵鹿蕾重掌教鞭,首钢招来台湾控卫李学林,又从美国挑来大外援32号兰多夫.莫里斯(Randolph Morris),由于这赛季首钢获得三外援名额,因此得以挑选一位亚洲外援,首钢队将上赛季效力于上海队并曾在两回合交锋中让自己吃尽苦头的约旦国手1号赛义德.阿巴斯(Zaid Abbass)召至麾下,但是对于第二外援的人选,始终没有落实。当时有传言说前休斯顿火箭队的史蒂夫.弗朗西斯(Steve Francis)要来首钢,结果这个传言还真的成了真事,弗老大真的来到了北京。
莫里斯曾在尼克斯、老鹰都打过球,在大学时还和隆多当过队友,他身高接近2米10,但不属于在内线硬打那种类型的。莫里斯的杀手锏在于中投,他能在三分线内任何位置出手,且命中率相当高,这样一名高效率外援的到来,一下使北京的水平上升了不少。但是莫里斯也有个毛病,打球老带情绪,防守时常消极怠工。他如果真好好防起来,那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他经常自己几个球不进之后就慢慢悠悠退防,或者是自己时常运球过半场被对方断球,总之,头脑不发几次热,那也就不是莫里斯了。
阿巴斯绰号约旦板爷,他篮下可以进攻,并且有不错的牵制力,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拼抢篮板,特别是前场篮板。他的到来给北京队增加了不少二次进攻的机会,而他还经常上演抢断后一条龙暴扣的场面,引得满堂彩。
与莫、阿二位相比,弗老大则是名声大能力差,据说他吸食大麻导致身体松松垮垮,而且已是多日未曾正经接受过篮球训练,果然到了北京一看,这状态是差的不能再差了。打青岛,闵鹿蕾在最后时刻禁不起观众对他山呼海啸般的呼喊,终于让还没怎么热身的弗老大上了场,但是弗朗西斯上场后唯一的任务就是控球结束了最后的十几秒,即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都看出了他状态的低迷。客场打广东,弗朗西斯第一节抛投得到两分,那也是他在中国唯一的两分,而那一场比赛,凭借阿巴斯最后时刻的神奇三分,北京队客场两分取胜,打破了多年不胜广东的魔咒。
由于弗朗西斯状态实在太差,首钢队不得不将其送走,粗略一算,弗老大在北京队呆了也就半个月,纯粹就是来度假旅游的。北京队虽然拥有三外援的名额,但实际上靠的则是一美+一亚配置的双外援。不过那个赛季首钢的成绩不错,开局还取得过六连胜,比起前几年有了极大改观。
弗朗西斯走了,首钢又请来一位小外援,他就是5号乔.克劳福德(Joe Crawford),这哥们个人能力还行,上篮动作飘逸,篮子也有,刚来那几场发挥的很是不错,让人对他大为期待。不过打了也就四五场,人们发现这外援跟全队根本不合拍,每当他在场上,那基本就是他打他的,别人打别人的,而其状态也大幅下降,投篮屡屡打铁,场上失误频频,“水货”之名再次到来。那个赛季最后几场首钢的表现实在让人没法形容,本来可以排在常规赛第六,结果自己连输好几场,一下子秃噜到了第七。最后一轮客场对吉林,李学林终场前一个超远三分让北京队领先一分,结果吉喆对杜江犯规,给了后者两次罚球机会。杜江两罚全中,绝杀了北京队,杜兴奋地站到记录台上,接受全场观众的欢呼,而北京队只得接受落到常规赛第八名的苦果,季后赛第一轮就得碰新疆。最后在实力+种种其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首钢0-3败北,获得当年第八。水货克劳福德离队,阿巴斯因为是亚洲外援,不太可能会在一支只有双外的球队中占据一个名额,故而转投福建浔兴,莫里斯总体表现不错,因此留队。尽管最后只获得第八,但是莫里斯+阿巴斯的外援组合在这赛季还是给北京队带来不少亮点,而球队较之过去几年也有了很大进步,对外援的使用也“回暖”了。
乔老爷克劳福德仅仅在刚来的几场表现尚可
弗朗西斯彻底就是来打酱油的
阿巴斯先后辗转上海、北京、福建、山东、天津,这赛季又去了山西
莫里斯从2010-2011赛季至今一直效力首钢队,已经与阿尔斯通并列成为为首钢效力年头最长的队员
六、驶入正轨
2011-2012赛季,首钢队签下了有史以来队内最大牌的外援斯蒂芬.马布里(Stephon Marbury)。马布里素有“独狼”之称,在NBA曾效力于森林狼、太阳、尼克斯、凯尔特人等队。2009-2010赛季,他来到中国,效力于山西中宇队,一年后又转投佛山。那年佛山客场打北京的比赛中,马布里一人独砍52分,而赛后他友好地与北京队替补席打招呼,就曾被马重阳猜测“这个事情很有意思啊,莫非马布里要来北京队?”。一年后,马布里果然来了。
马政委是北京队这些年引进的最为成功的外援
与前面所述的小外援都不同,马布里是真正融入了整个球队。他用他高超的技艺与非凡的领袖气质,帮助北京在2011-2012开局取得了13连胜的佳绩。那个赛季,朱西和小川的出现,让北京队的实力再上一个台阶。在马布里的带领下,莫里斯也变得更加从容,他那让人无解的中投是北京队的致命武器。二人的挡拆配合也成了全队标志性的一招。最后的结果不必多说,北京队在这一年拿到了冠军。
一年后,二人留队,马布里与北京队又签了三年的合同。首钢依旧延续了不错的势头,常规赛拿到第三。但在季后赛碰到以强硬著称的山东队时,马布里被牢牢防死,山东队由内及外的进攻让北京队毫无办法,最终北京以0-3输给山东,止步决赛。
2013-2014赛季,北京签下奥神四将,而马莫组合自赛季前对皇马时就表现颇为不错。但是常规赛开打没几场问题就来了,老马的膝盖伤了,首钢队不得已临时签下了“人类电影精华”多米尼克.威尔金斯的侄子——老将达米恩.威尔金斯(Damien Wilkins),这名球员继承了他叔叔的篮球基因,基本功扎实,篮子也有。他打球非常有节奏,并且善于利用经验。与老马相比,他可能在组织方面差一些,也不是那么有激情,但低调务实正是他的风格与特点。客场输给天津一战,赛后达米恩面对记者主动承担失利的责任,让人看到了他的责任心。从此,朴实憨厚而又实用的“大民”逐渐被首钢球迷所喜爱。临走前最后一场,首钢面对三外援的吉林,大民率领球队完成反扑,最终完成逆转。而从等候在首都机场为大民送行的球迷数量之多,足见他在北京球迷中有多么受爱戴。
达米恩在队不长,却用其人品与球技征服了北京球迷
老马回归后,状态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好。首场复出主场打山东,老马就因为吃到两次违体犯规被罚下,而赛季末的几场首钢又是输了几场不该输的比赛,排名也一直往下滑,最后一轮客场对上海,老马居然一分未得。不过到了季后赛,大家才真正看清了老马的实力。当然,这一场场的爆发,是在他数次去北医三院抽膝盖积液所换来的。最终,全队的努力没有白废,北京队三年内夺得第二冠。
马莫组合可以说是cba以来北京队实力最强的外援组合。这二人单独来讲本就都有很不错的水平,而一旦联手,更是起到了1+1>2的效果。当然了,莫里斯脑子短路,该上班时候不上班的问题,以及老马年龄的问题,都是摆在北京队眼前亟需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