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杯政治地理(四)] 红旗下的足球,铁幕下的冷暖:东欧往事

avatar
关注



【写在前面】
据说上次我写了文章之后,有人找上门来……



No,这锅我不背。再次强调,我只是一个喜欢看球的八卦爱好者,在大学研究生的时候当了几年国际政治学渣,球嘛是不懂的……写这些只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不同的看球姿势,从看球开始、看到世界,没必要追着结论较真。
好吧,其实历史也不是很懂……
这篇的话,东欧当代史,很难一句讲清; 足球的部分,更不敢自称老球迷。所有这些从来不是结论,而是一起讨论的契机,但求真·五十年东欧老球迷或者考据党指正。

————————

波兰前队长布拉什奇科夫斯基的点球被帕特里西奥扑出的那一刻,他知道,他的最后一届欧洲杯已经接近尾声了。最后一支东欧球队,也倒在了四强门外。

东欧球队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子?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乃至乌克兰、俄罗斯……或许老一些的球迷,还记得内德维德“黄金一代”的潇洒奔逸,来自圣彼得堡的“沙皇”阿尔沙文手刃荷兰的惊心动魄,乌克兰“核弹头”舍甫琴科的英勇……

而这届杯赛上,我们见到的是更多悲情的诀别:“小将”罗西基带伤拼搏到最后一秒,留下捷克黄金时代最后一道身影;匈牙利41岁的老门将基拉利不敌比利时青年军;星光黯淡的乌克兰和俄罗斯更是乏善可陈、早早出局。


新球迷、或者伪球迷,可能对东欧足球印象稀薄,唯有的记忆也只是个别闪亮的孤星,从足球的世界划过。但在1945-1989之间那个特殊的时代,东欧足球,却承载了比足球多得多的东西。

红旗下的匈牙利

二战结束,铁幕降下,欧陆、乃至整个世界都被划成了两半。从什切青到的里亚斯特,区分世界的,除了民族、语言和宗教之外,头一次有了“阵营”二字。一边是“先进的自由世界”,一边则是“社会主义的天堂”。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逃脱社会制度的影响,足球也一样。


匈牙利——祖先是在草原上游牧的马扎尔人,说着和西欧各国完全不同的乌拉尔语系语言,而在那时,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一部分。上个世纪50年代,拥有普什卡茨等上古大神的匈牙利队,“伟大的马扎尔人”(Might Magyars),其实是比现在的德国、意大利和巴西都要厉害的夺冠大热门,早在那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最初的“全攻全守”(虽然这个词因为后来的荷兰而被人所知)战术。在1950-56年六年间,他们只输过一场大赛——那就是1954年的世界杯决赛,西德的“伯尔尼奇迹”。


足球甚至是匈牙利国家政策和宣传的重要一部分。在苏联于1945年将匈牙利划进东方阵营之后,“社会主义”成为了核心价值,最靠近西方的匈牙利,毫无疑问是“社会主义的窗口”。足球,自然也带有“工人阶级”的性质——所有匈牙利的球员,都不是名义上的职业球员,而是千千万万工人们的同僚。国家队的球员,都在体育局有“挂职”。

但在意识形态和苏联的影响下,任何与“民族”相关的概念都受到了打压。唯有在足球场上闪耀的时刻,匈牙利人才敢从心底喊出“马扎尔”人的口号,而匈牙利政府也能够光明正大地宣传属于国家和民族的辉煌成就。

也丝毫不奇怪,这一切在1956年之后戛然而止。苏联不满匈牙利的自主改革脚步,入侵布达佩斯。在政治的重新整肃中,带领匈牙利队创造辉煌的古斯塔沃·西贝斯被炒掉。在国家的动荡中,许多球员逃离祖国。一代球队的辉煌,竟然因此而谢幕,也是让人唏嘘。


苏联:一面共产主义旗帜

“老大哥”在足球上也是不遑多让的。苏联将体育的政治意义拔高到了和外交一个程度,早在1952年,斯大林就邀请阿森纳来莫斯科与莫斯科迪纳摩打比赛,来彰显“英苏人民友好”;1955年,苏联邀请西德来打友谊赛,在8万名观众、包括3000名来自东西德的客人面前赢了下来,其间的政治话语甚至不用揣摩。

1960年的第一届欧洲杯,同样是在法国举行,而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笑到最后的,却是挥舞着红旗的苏联队。这届大赛最有名的一场,应该是南斯拉夫在法国主场神奇逆转,与苏联会师决赛的那场。很有趣的是,四支球队中有三支都来自社会主义阵营——尽管那时候,铁托的南斯拉夫已经不跟苏联混了。


大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相比起苏联乐意展示自己实力的热情,西方媒体对于1960年第一届欧洲杯的报道可谓寥寥,英国《泰晤士报》只在星期天的版面留了一个小豆腐块。

1950-60年代的确是苏联足球的黄金年代,除了1960年欧洲杯,1956年他们在墨尔本奥运会上夺冠,1966年也打进了世界杯四强。唯一一个获得金球奖的守门员,现代门将的鼻祖雅辛,也来自那一支苏联。足球是苏联的形象工程,红色球衣前的CCCP大字十分醒目,也得到了真·“红军”的称号。同样的,他们的球员也都各有“挂职”,和两千万各类体育俱乐部(例如各类厂队、社区队伍等等)注册会员一样——所以他们才能在奥运会上靠这些所谓的“业余球员”夺冠。

(雅辛的鱼跃救球)

当时响彻赛场的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也是笔者心中最好听的国歌之一),其实曲子和现在的俄罗斯国歌是一样的,不过词却有另一层涵义——15个加盟共和国,共同构成了团结的苏联。纵观苏联足球几十年的历史,加盟共和国对苏联足球贡献不少,特别是高加索地区(现在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和乌克兰,而在苏联1991年解体之后,本应承袭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因为“四分五裂的联盟”,足球水平不振了很长时间。


冷战世界背后的冲突与和平

将目光扩大到整个世界,充斥着冷战年代的,虽有各种各样的分分合合、冷冷热热,但总的却是世界撕裂的尴尬无情。尤其是从柏林封锁,到猪湾事件,再到柏林墙立起来的这十几年(1940年代末-60年代)间,更让人看清世界之墙冷冰冰的现实。


足球,成为了为数不多的、能够将两个阵营绑在一起的东西。欧足联一开始的成员,就包括了东西欧的国家。在那个年代,两个社会制度不同、阵营敌对的国家,能够好好踢上一场比赛,就已经是不容易的事儿了。

隔阂乃至警惕,在那时候十分稀松平常。1960年西班牙弗朗哥政权拒绝让西班牙队赴苏联打欧洲杯预选赛,主动弃权让苏联晋级。体育竞技,在那时候也让位给了从西班牙内战和国际纵队那里攒来的新仇旧恨。东德的球员去西方世界比赛(特别是与西德队的比赛),都会有数量不少的斯塔西特务们负责监视,防止任何“叛国”行为。这些一直到柏林墙倒塌之前,都一直是最高机密——最后,人们惊讶于自己曾生活在什么样的天网中。

政治紧张,比赛依旧挣扎着继续。在一个充满了冲突和敌对的年代,这是一场政治和足球之间的长期角力。但也能给人们带来属于整个国家和集体的记忆,即使与政治无关,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紧紧捆绑。

还是匈牙利。当时,匈牙利国家队的不少球员,包括普什卡茨,都效力于布达佩斯汉维德(Honved)。当1956年苏联武力干涉布达佩斯时,普什卡茨冒着极大的风险,站出来支持自己国家的革命者们。作为曾经的“民族英雄”,普什卡茨和他的汉维德队,却宣布不再隶属匈牙利足协,与这个国家的傀儡政治切割。接下来两年的时间,这支汉维德队在整个欧洲展开了巡回,辗转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与西欧的俱乐部打友谊赛,甚至和皇马、巴萨过招。

(普什卡茨在皇马)

这支“流亡”的汉维德队,终究无法长久。FIFA宣布他们的地位不再合法,一些匈牙利球员回到了国内,而在等到自己的妻子和女儿逃出匈牙利之后,普什卡茨选择远走西班牙,接受了皇马主席伯纳乌的邀请(以及接过了在匈牙利国内不敢想的支票本)。此时,他的黄金岁月已经过去了。

在当时,这支来自共产主义世界的队伍,所到之处收到的欢迎,让人意外又动容。足球就是这样,能用纯粹与热情,摆脱隔阂与枷锁,在那个年代,能够做到这些是何其不易。


布拉格,柏林墙,与千万个你我

60年代后半期的美苏关系有所缓和,赫鲁晓夫和尼克松一时的谈笑风生,仿佛给僵硬的世界带来一些松弛的迹象。但1968年,东西方世界同时起了风,巴黎和布拉格的年轻人们不约而同走上了街头。杜布切克的“布拉格之春”,在苏联的坦克前轰然垮塌,阵营内部一度摇摇欲坠。

一时间,掺杂着关于敌、友与自我的复杂情感,在球场上找到了宣泄的出口。1976年欧洲杯预选赛,捷克斯洛伐克终于有机会与苏联过招,并且2:0赢下了比赛。那是捷克斯洛伐克足球最黄金的年代,那支队伍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欧洲杯,全民举国欢腾。他们回到首都布拉格的时候,受到了民众自发的热情款待。获胜功臣帕年卡(Panenka)回忆到,“这么多人,我之前只在欢迎共产主义国家领导人的时候见到过”。


他们喊出的是那些平日里不敢喊出的、属于自己民族的声音,打破的是那些碍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友谊”而必须遵守的秩序(比如对东德、对“社会主义老大哥”)。一场胜利,一个冠军,对于这个国家的意义非比寻常。它能渗透到每个人的情感与生活中,每个经历的人都难以逃脱。

类似的还有阿尔巴尼亚与德国,这场1967年的预选赛,一场0-0的平局让德国人尴尬,甚至被称为“提亚拉之耻”(Disgrace of Tirana)。但在阿尔巴尼亚看来,这场比赛却是一场光荣而顽强的抵抗。当时,阿尔巴尼亚被包括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全世界孤立(仿佛只与中国还有联系),却在足球上找到了一丝宽慰。

这些记忆,又何尝不是冷战中仅有的温暖呢?

故事讲到这里就快完了。

(“厂长”萨默尔原来是德累斯顿的球员,东德名宿)

1990 年2月,东德与西德在1992年的欧洲杯预选赛中被抽到了一组。那时候,象征着东西世界割裂的柏林墙已经崩塌,时代的洪流再一次席卷了这个世界。东德即将与西德合并,而东德队也将不复存在。原本对比利时的预选赛,变成了友谊赛。国家马上要消失,为国出战也没有了意义,许多东德球员都选择不出席。最终,包括萨默尔和罗斯勒在内的14个球员,代表最后的东德,打了最后一场国际比赛。

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那场原本该是预选赛的、东德vs西德的友谊赛(也是一场为了庆祝统一的比赛),因为安全问题被取消了。那个时代悄悄地走向尾声,但那些掺杂了太多情感与纠葛的冷与暖,刻在足球的轨迹里,不曾消失。



(本文为“别处Elsewhere”特约稿件,作者本人授权在虎扑发表,不得转载)
发布于威尔士阅读 7704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博爱翎儿楼主

· 威尔士

虎扑JR特别福利: 一本讲东欧足球记忆的随笔,Behind the Curtain,非常值得一读。作者是Jonathan Wilson,他在东欧许多国家游历过,许多都是亲身经历。 另外一本叫European Football and Collective Memory。足球是公共记忆的塑造者,许多东西都因为所有人的参与而有了新的意义。有一系列的文章,里面有一些东欧作者的文章,探讨足球的价值和社会意义。 另外,Duke大学有一系列关于共产主义和足球的文章,讲了匈牙利和苏联。这里可以看:http://sites.duke.edu/wcwp/research-projects/football-and-politics-in-europe-1930s-1950s/communism/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brotherlylove

· 加利福尼亚

我实在不懂怎么会有素质这么差的人,人家写的文章,你不喜欢,或者觉得不对,可以不看,出来骂人干嘛?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