いつか一緒に輝いて
总有一天要一起闪耀
这是一部从主题到风格都独树一帜的动画,诞生于九十年代的它和《新世纪福音战士》一样给日本动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二十年过去了,这部动画依然闪耀着光辉,它就是《少女革命》
当我们谈论《少女革命》时,我们在谈论些什么:百合?革命?时髦?魔性?女性主义?个性解放?
可能各位看到这一串关键词想到的会是《魔法少女小圆》,那我想说的是:少女革命绝对是一部超出你预想之外的动画,而且肯定不是几个词所能概括的
二十年后的今天,在我国、在亲爱的ACG区,这部动画可能确实比较小众;它的特别造就了它,也注定使得这部作品的魅力不可能传达给每一个人。不过作为一个听到《時に愛は》就会心潮澎湃难以自抑的厨师,我还是想释放一下满溢的表达欲,来聊一聊关于少女革命的种种
切入正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著名几原厨师”奈须蘑菇是怎么谈论少女革命的:
“顶级水准、并有着超凡感召力的动画”
“《少革》的台词感性而婉转,演出和美术等等都很生动。象征世界的“外壳”这个印象非常强大,从中能窥见优秀的艺术”
“从第一话OP开始一直到第39话形成了一个圆环,我就那样一遍遍地看。和《EVA》一样,《少革》是一部让人百看不厌的动画。”
“《少革》让之前那么埋头于小说的我认真地开始想,埋骨于这个世界也无所谓,能死在这里就是幸福吧”
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动画呢,下面就来聊一聊我心中的《少女革命》
飞舞在自由里的蔷薇
《少女革命》在视觉上的强烈风格是其有别于其他动画的最大特点,富有特色的美术风格、独特的人设和场景、极具时髦值的动作造型以及抽象的表现手法令人过目难忘,说到这些就绕不开本作的监督几原邦彦
这个名字可能对有些人来说比较陌生,但我打赌在座的各位都看过他负责的作品,没错,就是童(xing)年(qi)回(meng)忆《美少女战士》。美少女战士中那些少女之身展现的美感,正是几原式美学的初展现
几原邦彦毕业于京都艺术短期大学,由于被宇宙战舰大和号吸引而加入动画行业,1986年进入东映,在《美少女战士》系列中开始担任监督,之后离开东映创立Be-Papas制作了这部《少女革命》;在1999年制作了少女革命剧场版思春期默示录之后,几原离开了动画制作一线很长时间,直到2011年带着《回转企鹅罐》重新回到观众眼前
当我们讨论电影时,经常会提到一个说法叫做“导演的个人风格”,诸如大卫林奇、科恩兄弟、王家卫等顶级导演都有自己独特而强烈的个人风格,从视听到主题,他们的作品都烙上了深刻的个人印记
如果要说哪位日本动画监督有“个人风格”的话,我会首先提名几原邦彦。虽然作为监督非常低产(只有美少女战士系列、少女革命、回转企鹅罐和百合熊岚),但不管是作品的形式还是内容,都非常的个人化:独特美感的动作和造型、抽象化的强烈视觉表现、不时插入的舞台剧风格段落、令人印象深刻的兼用卡和音乐——几原的作品,总能一眼辩出
我们来看看具体在少革中的表现
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模糊了真实和虚幻的区别
故事设定在架空的学校——凤学院之中,我们能看到非常多的超现实画面,不管是场景还是故事,不时出现的打破现实世界规则和逻辑的场面,突然上演的舞台剧,如有天马行空之感
典型的代表就是七实回第六、第十六、第二十七话,超现实的故事发展,弱化乃至放弃逻辑,放飞自我狂飙突进地指向寓言式的单元主题
大量地使用表现主义式的阴影 强化表现效果
阴影的色差对比效果往往能带来强烈的表现力,特别是在最后一集的某个名场面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除了经典的运用阴影表现冲击性场面,少革中的阴影也被表现少女独有的剪影美感
而另一个阴影的有趣用处是影绘少女,在很多集数中用戏剧的方式寓言性地指明或暗喻主题,这是少女革命的点睛之笔,我爱她们。如果说少女革命有其独到的思想性和生活哲学,那么大部分都体现在她们俩身上了。
抽象的画面 带有隐喻的构图
这就全看分镜的灵气了,39集的少女革命大概有上百个非常有意思的镜头,很多场景构建的相当先锋,一些构图则可以说是相当大胆而巧妙
几原的灵魂 洗脑兼用卡
如果你看过《回转企鹅罐》的话,那么你一定不会忘记生存战略
有请 绝对命运默示录
这些表现手法上的特色构成了少革的美学,带来了独特的视觉魅力;另一方面,以上的这些“技”,都是为“述”服务的:超现实的场景构建为少革的整体世界观添砖加瓦,抽象和表现主义的手法则为少革的主题服务,目的在于完成叙事和表达情绪。《少女革命》在整体上有意削弱乃至打破了剧情的逻辑关系,在表达上尝试将主题打碎后经过加工再呈现,先锋性的表现手法恰好与其相匹配。这是形式和内容的内在统一,或者说“故事的高级讲法”
真实是开启明天的钥匙
说完了美学,我们再来聊一聊《少女革命》的叙事:
童年的天上欧蒂娜在失去父母的悲痛之时遇到了一位王子,王子安慰了她并赠与她一枚戒指许诺日后再见。王子的身姿令欧蒂娜憧憬不已,于是她决定自己要做一名王子,并开始着男装
在戒指的指引下,长大的欧蒂娜进入凤学院就读,并被卷入了争夺“蔷薇新娘”安希的决斗之中;决斗中的获胜者会成为安希的婚约者,可以任意支配她,并得到“让世界革命的力量”...
整体上看,少革采用的是“单元剧+主线”模式,以一场场决斗为索引,整部动画分为学生会篇、黑蔷薇篇、凤晓生篇、默示录篇四篇;39集的大容量允许了动画对于诸多配角一一刻画和塑造,前三篇中主线剧情缓缓推进直至末篇默示录篇狂飙突进到达高潮
上一节我们说到了少革在视觉上的天马行空,而在叙事方面,这部动画也相当自由恣意。相当有趣的一点是,作为观众能明显感受到不同角色、各个单元回之间的叙事风格和趣味的区别,这源于少革制作团队的人才云集以及几原的组织风格(“如美丽的天鹅一般领导着大家”)
担任分镜的锦织博在访谈中谈到过关于《少女革命》时期的创作:
“几原监督的角度而言,我想他确实是挺放权的。但是各集玩得飞起这件事情,我们在作品完结后过了不久后才注意到,尽管作品因为各种理由得以聚集了细田守和五十岚卓哉这样将来有很高成就的人物,也包括我在内,但几原监督一开始并没有主动去找这么一批人来。也就是说结果上虽然他找到了一批能力很强的演出家,但他不是有目的地去召集这么一些“刺头”的。当时那个时候,几原监督连曾经同在东映的细田守都不知道是谁,更不要说我了。因为就像我刚才说的,我是靠机缘巧合,靠人介绍过去玩结果糊里糊涂地接到分镜的工作,而其他的几位也大都是依靠比较偶然性的人脉才参与了制作,并非几原监督发掘了我们。但是在这个偶然参与的状态下,大家反而能够以各自不同方式来面对这部作品,在几原监督的放权之下,我们成功把自己独有的个性和倾向表现出来,同时又不忘对于他人的做法有所意识。这种自他结合的良性竞争最终产生了化学反应,让作品得到了升华。我担任过很多作品的单集演出,从演出角度来看,无论哪位监督的作品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有趣之处。但从刚才提到的特殊体验的角度来讲,《少女革命》是一部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作品。”
这样的创作方式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或者以上一节的说法,完成了“故事的高级讲法”
以细田守担任分镜的第7话《看不尽的树璃》和 第29话《比青空更淡的琉璃色》为例
这两集是有栖川树璃角色回,其中第29话的故事承接上一集的发展,同样是“矛盾发生——爆发——决斗——尾声”的单元回一贯模式,却融入了不一样的叙事风格:闪回式的插叙,运用构图来隐喻人物关系,甚至是类似推理小说中叙述性诡计的尝试
神之构图
经典的运用三把椅子交代人物关系发展
灵活运用影绘少女来完成叙事
在其他诸如薰干、七实的单元回中,也有不同的叙事风格的体现,甚至观众们在看完某个“总集篇”之后,会心绪难平的做出如下评论
《少女革命》的单元回使用了大量伏笔、隐喻的表达方式搭配自由的叙事风格,与其美术视觉风格相得益彰;而主线剧情或者说整个故事则可以看做一个由背景故事这个巨大伏笔所引出的寓言,指向这座冰山藏于水面之下的主题
我都将会改变这个世界
讨论《少女革命》的主题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这部作品过于抽象和复杂、富于隐喻和象征意义,很难说能够真正把握住它的内核。如何理解“想要成为王子的女孩”这个反童话的背景故事、欧蒂娜执着于男装意在何处?“让世界革命的力量”究竟是指什么?蔷薇新娘的设定以及对她的争夺是在表达女性主义思想吗?结局段三人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最后一集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没法说我可以给出“正确”的答案,就好像今天有人问我《闪灵》究竟想说什么,我怎么能知道库布里克是如何思考的呢,我只知道我所知道的事
事实上除了竭力追寻“作者的原意”,观众自身的感受和认知也同样重要,在这里我更想聊一聊自己的观感和理解
作品在问世之后就不再只是作者自己的东西,而是也属于读者所有了。——奈须木野子
(建议尚未观看动画并有此打算的读者不要阅读本章节,会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
女性的声音
片名就告诉我们了,这是属于“少女”的革命。从背景故事到最后结局,本作都在传达出女性之声,这是《少女革命》最显而易见的命题
不管是欧蒂娜的行为处事还是安希“蔷薇新娘”的设定、剧中人物的境遇亦或是影绘少女的隐喻故事,都或明或暗的展示了女性身上的枷锁,“女生不能如何如何”、“女性应该如何如何”,到了最后一集的尾声仍然念念不忘的拿“钓个金龟婿”说事。我们甚至可以在所有主要女角色上挖掘到这点,这些枷锁来自外部环境(安希、树璃),来自女性群体内部(三位女龙套),也有自我施加(若叶、欧蒂娜)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少革对几乎所有主要女性角色的态度都是积极的(可能除了枝织),而不太讨观众喜欢或者干脆是反面角色的则都是男性(可能除了枝织)
在这其中或多或少都能读出一种态度,现实的问题是打破这些枷锁需要的尝试和努力
回过头来审视背景故事,被王子拯救的女孩并没有像童话故事里一样化身公主等待王子,她憧憬王子的表现形式是自己穿上男装试图成为另一个王子,相当耐人寻味的故事,一反传统的童话叙事(比如睡美人,欧蒂娜几乎可以说是她的完全反面)
到了故事的终章我们会发现,背景故事实际上是个伏笔,它只告诉了我们一半的故事(甚至像个叙诡),主题则转向了女性尝试变成王子拯救另一个女性,或者说拯救自己
然而少革在结局中再一次的反套路,女性王子成功拯救公主?不,欧蒂娜成为王子的努力失败了,可以说是惨败,她也许会像跳入河中救人的男子一样被遗忘,还要被贴脸嘲讽“女孩子是当不了王子的”。但是,她最终却以另一种方式彻底解放了安希
其实,在关乎安希的两场决斗里,欧蒂娜身着的都是裙子,而不是威风凛凛的王子装扮
是公主重要,还是王子重要?都不是,没有公主和王子才重要
欧蒂娜的魅力不在于外在,而是她那独一份的潇洒和自信;拯救安希的不是王子之剑,是欧蒂娜的高尚和真挚。没有公主,也就不再需要王子,这才是真正的、彻底的自我解放。从预设好的固有定位跳出,才能真正的打破枷锁,而穿成什么样,并不重要
自我的牢笼
不管是有栖川树璃、薰干、御影草时,还是诸多配角中的配角,他们的悲剧都来自对于自我的束缚(可能除了桐生七实,这就是被她虐待成搞笑役的理由?),在黑蔷薇篇表现的非常明显,对二人关系的展现、直接挖掘内心的心理咨询室,观感上有些接近EVA的心理分析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树璃学姐,很多人说安希是欧蒂娜的对照面(或者说女性的两面):理想和现实、自由和束缚,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树璃同样是欧蒂娜的镜面。同样是强大而特立独行的女性角色(我猜这是最受女性观众欢迎的两人?),树璃对待自己的困境却十分消极,她看透了几乎所有事却无法摆脱心结,既不愿意斩断情丝又囿于世故逡巡不前。相比于虽然会低落但仍然一往无前的欧蒂娜,树璃被自己编织的牢笼死死困住
同样能在其他角色身上看到:陷在编织的幻想和过去中无法自拔的御影草时,对于完美伴侣的追求到了偏执和妄想程度的薰干,无法原谅父母又对哥哥情感扭曲的薰梢,困在单恋之中而自卑自厌的若叶...
这些困局就如同我们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烦恼,经过了提纯和加工之后重新呈现了出来,在很多故事里我能看到现实生活的影子,这些都是个人的困境、自我的束缚、心中的深坑。
这是我认为的少革的第二个主题:突破自我的牢笼
在接近结局的37话里,树璃已经可以拿曾经心中最敏感的事来开自己的玩笑了,薰兄妹看起来如此和谐(薰梢真漂亮啊),至于七实,她一直都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他们在外在的推动下走了出来,那么我们自己呢?
让世界革命的力量
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可以会觉得这是如同“和恶魔缔结契约”相似的战斗力获取,然而并没有看出赢得了蔷薇新娘的欧蒂娜有什么变化,甚至这个动画中的决斗靠的根本就不是战斗力
从第一话说到了最后一话,也没有给我们清楚的讲讲究竟什么是“让世界革命的力量”
再加上倒悬的梦幻城堡、开车(真的在开)见识世界尽头、雏鸟破开世界之壳这些堆积起来的抽象意象,我已经有些晕乎乎了
那么最终的“革命”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在凤晓生看来什么也没发生,“果然她并没有引发革命”;而安希则说“你似乎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呢”,之后就离开学园踏上自己的旅途
安希踏出的这一步,就是“世界革命”
回顾少革中的这些意象,凤学院、棺材、世界尽头、破壳雏鸟、甚至从身体中拔剑,实际上都是关于“封闭空间和走出封闭空间”的象征
不管是凤学院还是王子公主游戏的无尽循环,来自世界尽头(当然只有封闭的世界才有尽头)的凤晓生从来都只生活在封闭的空间内。这也是安希在最后对凤晓生所说的“躺在棺木里玩王子游戏”“(欧蒂娜)只是从你的世界中消失了而已”的原因,当安希踏出学园之时,她就走出了封闭的空间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这并非一种实指,其意义在于广义上的开放和自由。这部形式上自由、内容上自由的动画,终极主题指向的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追求的是不再封闭、乃至没有边界的世界
这一层哲学思考,才是少女革命的最高主题
Take My Revolution
天上欧蒂娜是一个完美的女主角
她满足了我对于女性的全部愿望和希冀,可以说是我的憧憬对象。潇洒而自由、独立而自信,会为了朋友挺身而出,也会笑着吐槽“馬鹿馬鹿しい”,她同样也有动摇、有犹豫、有自我怀疑的时候,但她终究是那个天上
虽然作为一个铁血男青年这样说有些一厢情愿,怀有女性主义情怀的我确实认为理想中的女性形象就是如同欧蒂娜这样的
何况从op开始我就被吸引了
坚决而潇洒地活下去吧 纵使我们将要就此离异
在阳光映照的校园内握着彼此的双手
一同发誓互相抚慰 并说好不会再谈第二次恋爱了
脸颊比邻相贴所拍下的相片 笑脸里却隐含着些许寂寞
纵使仅是梦 或是会流泪受伤也好
现实依旧不顾一切地到来
只想寻求自己的归所 存在价值
便是为了认清至今为止的自己
果敢地舍下外在 展示赤裸的自我吧
就让自由如同飞舞的蔷薇一般
纵使两人注定终将分离 我都将会改变这个世界
尾声
关于《少女革命》,依然还有很多值得一谈的地方,这也是这部动画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如果以后的日子只能挑一部动画反复观看的话,我会选择它
最后,愿这朵玫瑰能够传递给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