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影视区偶有帖子讨论张无忌是不是个渣男的问题。依原著来看,张无忌花心大萝卜的美名是可以坐实的。在微博时代之前,这个问题本不是太大的问题。武林至尊,三妻四妾,同时爱着几个人,似乎也说得过去。但在微博这类的女权主义主阵地亦成为电视剧口碑的修罗场以来,即便是像金庸剧这样的经典在设定角色人设的过程中兴许也难免有针对挑剔的观众更多的考虑。
剧播到现在大家颇为诟病的是张无忌对赵敏的冷漠。这里暂不评价赵敏是不是过于“跪舔”,但忌敏缺少原著里描述的一些发糖的互动确是不争的事实。个人的浅见是剧集在尽力淡化无忌花心的属性,具体来说,也许此时无忌内心深处最青睐的已是赵敏(如句中小昭在离别时对赵敏所言),但他从大义上克制了这种情感。所以剧中赵敏在小昭离开后问无忌是否喜欢他时,他一番元室未灭何以为家的言论既是回避,也是理性上真实的抉择。莫说四女,即便只有赵敏一女,张无忌在此时也是不会选择和她在一起的。看到很多朋友也在这几天的帖子中谈到过,在抗元战争正激烈的时候,义军领袖和元军郡主好上了,这是很难以被人接受的事情,至少在本剧的设定中,这也是张无忌自己难以接受的事情(这里也不讨论赵敏道义的问题了,之前已经看到许多讨论了)。所以在剧中张无忌不与赵敏一起发糖,这是他对这份情感的克制,也是在告诉赵敏,至少在当下,我们是不可能的。这种态度在很多观众看来让人生气,但对于人物的设定来说,张无忌做出了天下苍生为先的选择。也有很多朋友说这里就不如原著中那番抛开民族隔阂的大气,但考虑此时是战争年代,不单单是民族之间的争斗,更是为了拯救天下黎民百姓的正义之战,是更高层面的事。
除了赵敏,无忌这个时候如果找一个人成婚,他会选谁呢?我们知道在原著中,张无忌和周芷若的结合是有很多环境因素推动的,小昭远走,殷离看上去已经故去,赵敏已成了“反派”,四女之中选择芷若,实际已是环境帮张无忌做了选择。那么若是无忌自己主动选呢,如果殷离和小昭仍然在身边,又会是怎样的结果?看看原著中无忌最后一章对芷若说的那番话:“芷若,我对你一向敬重,对殷家表妹心生感激,对小昭是意存怜惜,但对赵姑娘却是……却是铭心刻骨的相爱。” 对赵敏是后话,对殷离的是感激之爱,对小昭是怜惜之爱。原著中说殷离:“张无忌陡地领会,原来她真正所爱的,乃是她心中所想像的张无忌,是她记忆中在蝴蝶谷所遇上的张无忌,那个打她咬她、倔强凶狠的张无忌,却不是眼前这个真正的张无忌,不是这个长大了的、待人仁恕宽厚的张无忌。”所以张无忌自知对殷离更多是感激,而殷离也自知爱的不是这个长大的无忌了,那么即便殷离仍在,张无忌也是无可选的。
而小昭,则是金庸先生认定的那个张无忌更愿意与之一起生活的人。在剧中,“亲妹妹”甚至“丫鬟”这样的设定也被大家诟病,但因为这样的设定,从剧中张无忌的主观上来看,也不会选择和她结合。在这个时候,即便没有环境作祟,张无忌的选择也只有周芷若了。至于之后的故事是后话,这里的浅见只是想说,剧中一些对于人物言语行为的改编,从当下时代的眼光来看,是在让张无忌在主观上离“三妻四妾”的想法更远一点,这也许会受到更多(女)观众的欢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