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人们觉得李宁鞋宽的问题(结合个人经历)
本人大宽脚,穿李宁的鞋买小一码很合适(对比 Nike),不是因为李宁的鞋宽,而是因为NIKE的鞋窄,我穿NIKE的鞋要想左右不夹脚,前面一定会长,李宁就不存在这种情况。而且我觉得,这一定是李宁市场调研后得来的数据,就像NIKE的EP一样,加宽了鞋楦,可还是有很多人感觉李宁鞋宽,甚至还想要让李宁改变鞋楦宽度。试问,一个亚洲的企业,不应该是为适合亚洲人脚型的人做鞋么。我觉得可能是球鞋论坛的群体局限性导致了人们的这种观念,毕竟在论坛混的多数还是喜欢穿Nike阿迪之类的吧(在国产鞋没崛起之前)。
从足球鞋上说,本人也喜欢踢足球,无论NIKE还是阿迪的足球鞋都无一例外的窄,窄到出奇。我为了保持鞋头紧致,买了合适的尺码(在长度上),刺客第一次穿的时候直接磨了两个大泡,坚持了几次,实在受不了就不穿了。后来换了阿迪的也是窄,但好歹没那么严重,实在喜欢踢球,就没注意那么多。大家都知道前脚掌中间部分是凹陷进去的、但这几年下来,我竟然发现脚底前掌中间已经突出了一块长条状的茧,消不下去了。在凹陷处怎么会起茧呢,我一直纳闷?高中踢球从没在意过,现在一想,这是脚型被活生生的夹了,期间还伴随着猛烈的运动,所以导致这两条死茧的产生。这和旧社会的裹脚无异啊,现在一想就难受。几年了这两条茧一直都在。
其实我是有适合自己脚型的足球鞋的,这正是日本的牌子,美津浓,没错,和李宁一样同出在亚洲 踢球的都懂宽脚型也就美津浓还能穿了,除非买大2-3码的Nike。但是高中年轻,更喜欢Nike阿迪风骚的造型,所以导致现在这种结果。当时还嫌弃美津浓鞋宽,不锁脚,现在一想真是年少不懂事。这不正是现在很多人对李宁的想法么。(当然我排除脚的确是瘦的人)。一个企业的市场取码真的会不准么?换言之,脚型极为瘦的欧美人他们穿Nike阿迪的鞋不应该像我们穿李宁的鞋感受一样么。要是Nike 阿迪真的适合你们,他们穿着不得宽死了?为什么我们大多数的人拥有比别人宽的脚却穿着和别人一样的鞋而会认为是“包裹感”好呢?
之前的篮球鞋跑鞋什么的还可以接受,大一码差不多就行了,直到后来篮球鞋开始出变态的一体鞋舌,大一码我都穿不了了。就比如LBJ15、为此我不得不换大了一号。而且不出我所料,评论清一色的“包裹感”强什么的。而我买李宁的鞋时,也不出所料的评论清一色的脚掌宽。
为此,我觉得原因在于,我们已经习惯了Nike 阿迪带给我们的“紧致感”,而到了真正适合亚洲人鞋楦的鞋时,我们却觉得宽了。要不然,欧美人为什么不觉得Nike阿迪宽呢?Nike 阿迪这么多年都不出EP版本,是真的不够良心,这真的对亚洲消费者不公平。好多其他的牌都会出不同鞋宽的鞋。还是后来我们的影响力大了,他们才出了EP。这不也说明了,亚洲人脚就是宽么?甚至有人也觉得EP都宽了,这是被原来的鞋楦惯的么?我承认肯定会有像欧美人一样脚瘦的人,但这个比例也太不对了,李宁鞋宽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共识,而李宁只是做了和Nike阿迪一样,做了适合自己人种的鞋子。而我们共识的达成只是因为之前穿了更窄的鞋,那欧美人真的都应该感觉Nike阿迪鞋宽了。美津浓的球鞋一直是宽脚型的,这点从没有变过。装备区买这些鞋的人自己都在说Nike阿迪的什么鞋“包裹感好,压脚背,穿不进去,紧”但是说归说,穿还是穿,依旧都在选择,甚至还在忍受,这是受虐倾向?而还是一如既往的说李宁宽,莫非装备区人人瘦脚?
在我看来,李宁给我们的感觉应该和Nike 阿迪给欧美人的感觉是一样的,难道他们也觉得鞋宽如海了?自己被夹习惯了,就把责任推到李宁身上,我是不能理解的。
我以上的这些,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其实就是抛砖引玉,发在装备区看看大家的看法,或者看看我说的是否有几分道理,欢迎指正,谢谢大家。
MKVII
· 河南我耐克43,李宁都是42,感觉看内长完全不靠谱,买小一码比较稳
温蒂公主侍卫
· 安徽从舒适度来说,李宁的舒适度的确很棒,耐克正码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两侧紧,压脚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