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提了Q50,这周四回4s修车了,千万不能立flag!
从澳洲回国工作五年后,还是决定和老婆移民澳洲了,上周一才到的墨尔本,第一件事就是买车!
预算5万(25万人民币),要求是后驱或者四驱,轿车或旅行车,百公里加速6.5秒以内。提前在carsales上看了很久的车,初步选定起亚Stinger 3.3t,雷克萨斯is350,英菲尼迪Q50 3.0t,霍顿commodore 3.6四驱(就是美版君威GS),速派202tsi(高R总成的速派)。
试驾一圈之后,最喜欢的其实是stinger,但是最后还是选了Q50。因为便宜!澳洲英菲尼迪卖的不好,Q50骨折。我买的车是一家Nissan 4s店老板的配车,17年上半年的车,1.3万公里,300匹的3.0t低功,配置该有的不该有的都有了,硬要说就是缺个apple CarPlay还有座椅通风,价格4万刀包过户,合人民币20万不到。
stinger和is同年差不多公里数的基本都要贵5000以上,而且is还买不了f-sports,入门版配置比较低。Stinger去年一直处于一车难求的状态,今年开始好多了。不过相对is和q50开始,stinger长期保养更贵,保养周期一年或一万公里,另外两个都是一年一万五(q50 2.0t在澳洲保养周期是一年两万五公里…)。考虑我一年至少一万五千公里起,所以理性考虑了下还是放弃了。不过起亚是7年无限公里的保修,这个比另外两个(都是四年十万公里)要好太多。
不买Holden是因为这个品牌前途不明,commodore自从去年换了进口的之后在群众中口碑也很差,虽然车挺好的…这一代君威除了中国版之外其他全是掀背,特方便。
放弃速派完全是因为没找到合适的车…
本来准备找到工作之前的空窗期可以先注册一个Uber开一下,is,q50,速派都可以跑Uber优选,费率更高,这也是放弃另外几款的原因之一。
而且Q50是上述唯一的一个既有国产,并且在中国保有量还行,同时美国卖的也还行的车型。这一点的好处就是以后无论淘宝买东西还是ebay美国买东西都比较方便。
先谈谈这车吧,VR30TT是号称从GTR的3.8缩缸来的,分300匹和400匹的高低功率两台。高功低功主要区别是高工增压值更高。硬件区别高功的涡轮水箱更大,同时7档齿比不同,高功注重加速,低功注重巡航油耗。
不过两台发动机实际油耗基本差不多,得益于低扭更足,高功还有可能会稍微低一点…
实际体验,3.0低功的动力在所有五台备选车中,百公里加速是倒数第二的,只比3.6na的commodore快一点。不过因为是涡轮车,非全油门的时候感官上比is快。而且因为是6缸,外加VR30TT其实是两个小涡轮,所以平顺性上也不速派好一些。日常驾驶感官仅次于起亚stinger。不过q50全系没有lsd,所以即使是高功版,其实也不如stinger…
目前开了一箱油,油耗11.5左右,还能接受。墨尔本市区堵车的时候油耗在13.5左右。澳洲这边人开车起步都是大脚油门,而且坡多,堵车也不比上海好太多,所以觉得可以接受。
饱受争议的DAS我试下来倒是感觉不错,的确作为运动车型来说有一点虚虚的感觉,但是城市驾驶或者高速驾驶感觉比传统转向舒服不少。唯一担心的就是可靠性,毕竟电子的东西,有点怕。
其他么,acc用起来很方便,车道偏移检测也不错。
硬伤一个是没有加长,后排小了些,以上所有车中之比is350好一些。我180,按我的体型调的前排,后排空间我坐着没问题。不过后排中间那个位置就完全坐不了了。还不如国内的老马六。还有就是没有CarPlay了,准备过一段时间装个国产的安卓模块了,暂时先用手机支架顶着。
这车到手后我立了两个flag,第一是买保险时候。澳洲这边出险是要付一笔不小的出险费的。我想着我06年拿照以来从来没出过险。08-13年五年在澳洲也是每年买的全险,从没用过,所以就把出险费调高了,这样保费更低。买保险时候还能选是否要保险公司提供代步车,我想了下感觉用不到,也就没选。
第二个是开车第三天我总觉得油耗有那么一点高,试驾时候我看的车载电脑的油耗比现在低不少。车到手前dealer做了一个保养的,所以我看了下机油,果然机油尺超过上限半厘米了(冷车热车都超),就自己买了软管和针筒抽了大约400ml出来。再量的时候就正好了。
所以说,flag不能乱立!
我租的房子这周六可以交房了,昨天早上我和老婆开开心心准备开车去宜家买家具,我想着走高速和走普通的highway时间差不多,就走高速吧。从匝道准备上高速的时候发现前面地上有块小石头,前面面包车开过去感觉空间还有很多。我估算了一下觉得没啥问题也从上面开过去了。
就听哐当一声,刮到底盘了。我看仪表盘没什么提示,就先继续开着。然后两三公里后,仪表盘提示机油压力低。我立马靠边停车,趴下来一看,底盘全是机油。
得了,前杠一点问题都没,直接蹭到底盘,发动机下保护盖一个洞,机油箱也破了。
只能打道路救援,直接拖到了英菲尼迪4s了。
路边就是漏出的机油,前面几公里路上已经漏了不少了。
车扔4s之后,下午4s检测了一下打电话给我了,好消息是坏的地方不多,也就底盘盖板,机油箱,机滤,机油泵和一个冷却也受到点影响,最好一起换了。悬挂发动机什么都没问题。最多3000刀。坏消息是,英菲尼迪在澳洲是小众中的小众(卖的还不如长城、哈佛、上汽大通),有部分配件在日本,现在下单运过来三周左右。当中还有一个复活节假期。如果走保险的话,澳洲这边是保险公司全都通过了,和4s全都沟通好了他们在开始动工下订单的,预计额外一到两周delay。考虑到我选的出险1800刀,明年保费上涨看了下大约500刀。基本就是自己出多500-800刀,走保险多两周时间,最后我还是选择自己出了拉倒。
我能怎么办呢,自己作的孽哇。当时要是选了保险公司的租车服务,我肯定脑子都不动就选走保险了。这两天正好要搬家,不得不自己去租车,四天租车就200刀了……
吸取教训:
1. 小众车要小心,可能的确买的时候便宜了,后续就麻烦了。我在dealer的时候看到两辆事故q50,工作人员和我说两辆都是圣诞前出的事故,然后因为假期,和保险公司扯皮花了近一个月,然后就是等配件。其中一辆需要转向装置,好不容易等到了,是左驾的…澳洲这边车基本都是进口的,配件也只能等总部发货。我以前有一辆马自达cx7,车内双闪开关坏了,60刀的东西从预定到拿到花了我一个半月……
2. 保险还是能买就买全,像这种小众车租车还是花钱买了吧,万一要用到呢?
3. 路上一定要当心,一块小石头可能比前杠离地距离要矮的,但是底盘不一定啊!
4. 千万不要乱立flag!!
最后祝所有jrs安安全全平平安安吧。
yukin77
· 四川stinger这么优秀的么?可以国内没有3.3t
梁园路吴大帅爱吃辣
· 安徽外国车好便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