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火箭的系列赛G1,激烈但不精彩;没睡醒的雄鹿G1被真正的绿军教育了
勇士VS火箭 G1
还是那个熟悉的勇火大战味道,充斥了大量换防的慢节奏比赛,两支进攻强队把进攻效率打的刚刚破百——我原本预期两队因为各种原因防守各自下滑后,会相互松绑,让场面打的好看点,结果没有,还是那样窒息——当然,赛后球迷们撕的热热闹闹,媒体乐的美滋滋,这跟去年也没什么分别——有的人可能希望每场都是勇士打火箭吧,那样媒体行业又会多了几家上市公司,但我的确不喜欢这两支球队之间的较量,比赛打的真不流畅,只激烈,不精彩。
勇士进攻VS火箭防守
对位情况:
保罗防库里,戈登防汤普森,哈登防伊戈达拉,塔克防杜兰特,卡佩拉防格林。
科尔首发用了死亡五小,基本等于开场亮底牌,开局阶段一定不能输球,不然勇士进入衔接段有坑被挖大的风险。火箭可能因为本赛季换防贯彻的不那么坚决了,同时勇士让格林和伊戈达拉打的更有侵略性,空切和冲击篮下更为频繁,火箭篮下漏了几次人,对勇士来说,火箭防守纪律性下滑当然是好消息,但随着比赛深入,火箭逐渐把防守强度拉满,勇士发现战术还是不好打,更多把比赛重心转向杜兰特单挑基本说明勇士打的不舒服——注意,这场火箭基本把去年勇士突然发难的库里兜底三分这招破了,这也是勇士练了一个赛季的玩法。
但今年季后赛勇火大战G1,勇士这边还是有一些新鲜玩意——库里持球的高位双掩护打的更多了,勇士通常不喜欢这么玩,打高位双掩护往往也是虚招起手式,重点在于给杜兰特落低位和后续的库里无球掩护,这一波双掩护真是正正经经的打一打挡拆,考验一下火箭的防挡拆纪律性和中锋换防后的单防能力,而且这波双掩护参与掩护的球员大部分回合是伊戈达拉和格林,也就是五小之中投篮最差的两个,也能看出勇士在静态空间问题上很在意,这俩个球员在顺下中也打出了一些变化。如果你觉得库里球权少了,那就看看这场球勇士不断用双掩护点草对面中锋的回合,库里可能因为脚踝伤势影响,错位小打大信心不足,没有全打回去,但勇士在战术选择上却不少。
库里双掩护找到内内,三分命中
库里双掩护找到卡佩拉
库里过掉卡佩拉
库里双掩护抢投三分不中
这套战术最精彩的回合是,格林利用哈登换防失误顺下,给同样顺下的伊戈达拉传了空接,但注意,伊戈达拉原本的顺下路线是去给杜兰特做掩护,发现那边火箭换防出错了,格林顺下吸引了戈登防守,于是伊戈达拉立刻支援格林形成局部2打1。这个回合说明勇士这套战术应该还有很多后续变化。
勇士下一场会不会继续这么打不好讲——勇士不是那种证明了一套战术有效就会一直打下去的球队,毕竟对手也会研究录像找到破解办法。但有两个问题是确定的:
第一,在勇士海啸三人都在的时候,火箭换防沟通出错或者局部夹击是很危险的,因为站协防位的球员通常都不是中锋,而是2米不到的球员,勇士虽然始终有两个非空间点,但局部2打1处理这种情况太有经验了,把换防执行到底至关重要,但这可能需要卡佩拉在大防小表现上更好一些,这场显然有些拙劣。当然,海啸至少有一个不在场时(比如库里带的一、三衔接段),如果库里持球挡拆,可以夹击;
第二,库里需要在小打大出现机会时更有侵略性,这轮系列赛不能总指望无球跑出机会,他需要吃下更多出手降低杜兰特的压力。
杜兰特是本场比赛勇士得分最多的球员,55.4%的真实命中率和6次失误却并不算高效,塔克对他的限制有效果,塔克四犯下去后,其他人防杜兰特显然很吃力,但勇士需要杜兰特在塔克在场时有同等级别的爆炸表现——勇士这场虽胜,进攻效率不过107.2,勇士也不能指望每场球把火箭限制在102的进攻效率,勇士的进攻要变得更好,除了脚踝逐渐恢复后的水花兄弟要找回状态,杜兰特的稳定、持续、高效依然是勇士这轮系列赛进攻端最能仰仗的绝对优势点。
练了一个赛季的杜兰特低位持球穿针引线,现在看来,打火箭的时候还是不好用,或者说,库里在季后赛防守强度下,想要利用掩护无球跑出机会越来越难。但如果每个回合让杜兰特起手就抡,除非他每场都像打快船G5G6那样有无解的手感,不然杜兰特还是会打的不舒服——火箭的协防比想象的好多了,他们会在杜兰特突破的路线上形成干扰,而勇士几个拖空间点又让火箭做这种尝试不会付出代价。
利文斯顿在弧顶没有威胁,杜兰特的突破被香波特骚扰形成失误
伊戈达拉在底角同样没有引起保罗的尊重,他放了伊戈达拉巨大空间,
去杜兰特突破路线上封堵,杜兰特不得不分球底角的伊戈达拉,而保罗迅速补防到位
让杜兰特在三分线外自己持球不断面筐往里冲不是聪明的办法,即使杜兰特并不需要真的冲到篮下形成扣篮,他只需要到距离篮筐还算近的地方完成跳投就有足够的把握度,但火箭这种提前上协防逼迫杜兰特停球或出球的策略会让杜兰特很容易失误——除非杜兰特三分手感火热时干拔三分解决战斗,不然勇士应该避免频繁这么打。
更合理的方式有两个:
一是让库里去给杜兰特做定位掩护,杜兰特借掩护无球跑动去中距离接球,即使火箭及时换防或者塔克可以迅速摆脱掩护,也很难封盖到杜兰特出手——季后赛打到现在,杜兰特无球掩护出手有效命中率高达79.2%,远高于面框单打的42%;
二是增加杜兰特的假掩护战术,让杜兰特在接球一瞬间形成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可以是接球位置,也可以是突破身位。比如去年打火箭经典的杜汤挡拆,也可以反过来打汤杜挡拆,杜兰特假掩护外拆接球,这一下未必有出手机会,但塔克追防过来重心难以收住,杜兰特就更加容易过掉他。
杜兰特假掩护外拆接球,塔克没有失位
但塔克重心没收住,杜兰特直接突破切入扣篮,这招有点类似西亚卡姆的外拆接突破打法,细节不同,原理类似。
再看一个假掩护顺下案例,库里的高位双掩护,杜兰特假掩护后顺下接球,火箭没有失位,但哈登在太深的位置一对一防守杜兰特,杜兰特进入了自己持球投的舒适区域,可以形成更轻松的一对一机会。
杜兰特的顺下被哈登追上了
但这个位置防杜兰特太难了
不管是库里的错位一对一,还是杜兰特的一对一,勇士其实贯彻一个原则就好——一定要有起手式降低难度,让库里和杜兰特先形成优势,再开始一对一。
另外,勇士出现了大量失误,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因为火箭本来就极为擅长抢断,有些失误在所难免,但一些低端失误还是能少则少,如果这是在火箭主场,勇士失误20次是赢不下比赛的。
保罗的协防抢断预判真的很厉害
其他需要注意的细节包括:
库里需要更积极的推进快攻和半快攻,抓立足未稳,这是他打火箭向来的优势;
利文斯顿的时间是否还能减一减,卢尼的前板是破火箭小阵容的有利武器。
火箭进攻VS勇士防守
对位情况:
汤普森防保罗,伊戈达拉防哈登,库里防戈登,杜兰特防塔克,格林防卡佩拉。
因为火箭进攻逻辑更简单,也意味着他们调整策略不如加强执行力重要。咱们得说,勇士这场防守执行力很好,库里虽然犯规有点多,但勇士保护库里是比较尽力的,哈登想找到这个错位很吃力,勇士的协防和轮换做的都更接近他们第一轮G6的效果,而非第一轮前几场的漫不经心。有这样两个数据很重要:
第一,火箭这场篮下比重只有14%,这是进入季后赛之后,最低的一场。勇士的单防横移能力,协防避免火箭攻筐深入是关键,卡佩拉的迷离状态显然也有一定影响,但格林在防守端的一些小花招也有作用,这个后文再说;
勇士封堵篮下很积极
第二,火箭虽然出手了大量三分,但底角三分只有4个,一部分原因是勇士轮转到位,没怎么给火箭底角机会,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哈登也没传——这种情况这场不止一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塔克这场起手不准,出现底角机会后哈登对他没有足够的信任,但我觉得不应该是这个原因。
重点说说格林与哈登之间的博弈——从去年季后赛就开始了,格林防哈登有一套跟别人不一样的套路。格林没有戈贝尔的体型,不可能完全靠天赋卡住卡佩拉的同时,还能完全兼顾哈登的攻筐,所以勇士基本是这样几种情况:
格林优先卡住卡佩拉,等到哈登深入到篮下时再突然出来封盖。一开始我以为格林主要是这个套路,这就跟戈贝尔的思路差不多了,但继续看下去我发现这不是主流;
格林抢到合理冲撞区外,提前封堵哈登攻筐角度,身后球员卡住卡佩拉(通常是杜兰特),弱侧其他球员兼顾底角和45°(如果火箭弱侧45°有射手的话)。这种防守方式缺点是需要跟哈登比猜拳能力,底角防守人卡位和扑底角要有很好的时机判断,弱侧防外线的球员要时刻关注哈登的出球路线——哈登最厉害的就是拆这种防守,但他这场有一些底角出机会了不太爱传。
按说哈登找到这种机会不费力气
但实际却是,塔克在底角有空位,哈登这场有时候不会传
然后就是最难说的一种——格林不真的协防,他站篮下骚扰哈登攻筐,有奇效。格林始终把卡住卡佩拉位置这根弦绷住了,哈登攻筐时,格林会用一些假协防的表演诱骗哈登提前起步、出手或者传空接,去年西决他就这么干过,现在不过是同样的方法在延续。
格林假装上前,实际却后退拦截空接,虽然这个球最后哈登抢到篮板二次进攻进了,但格林这个回合的博弈还是赢了
格林吓唬了一下,哈登提前出手,导致没法躲杜兰特的封盖
这次格林不在篮下,他伸手这一下让哈登提前出手,导致后面无法躲过卢尼的干扰
这场火箭进攻打的比较好的球员是戈登,但他三分这场不准,主要发挥是硬怼筐,除了因为库里防他,他有一定的体型对抗优势之外,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他不太管那一套,就是往里怼,于是勇士没护住...
微信公众号:静易墨
紫镜墨轩
· 广东勇火打得是真窒息,充满了对抗。雄鹿和绿凯,绿凯几乎吊锤雄鹿,雄鹿毫无还手之力,字母被针对得太狠了,绿凯投篮训练。。
乐邦尽力了
· 上海雄鹿不是没睡醒。1是阵容配置比不过凯尔特人,2是布登第一场根本没做好准备完全被史蒂文斯碾压。史蒂文斯主动变阵就是为了打挡拆外拆针对雄鹿内线防不出来的弱点,这是连很多普通球迷在赛前都能做出的预测,结果布登就看着自家内线被射成耙子。进攻端根本没想过怎么破凯的换防体系。到了季后赛教练的调整能力就变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