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起跳投篮的区别,以及裁判临场判罚的标准

avatar
关注
废话不多说,大家先看看几种投篮方式:
一.侧身双脚起跳后脚发力为主的后仰跳投。
代表:
1.乔丹


2.科比


3.欧文

4.利拉德



特点:1.一般在背打时转身后,后撤步后,侧向运球急停后的后仰跳投时用到。2.起跳时,大都双脚一前一后,所以基本上是侧身且比较后仰地起跳,当然在空中会转过来。3.因为起跳时已经有后仰趋势,所以双脚发力方向都是往后蹬,而且一般后面那只脚发力更多。4.在空中时,如果后仰幅度比较大,一般会抬起和投篮手同边的那条腿来控制平衡,另只脚基本和身体成一条直线,倾斜程度一样。5.所以先落地的脚大都是非抬起脚,且此脚落地点一般在主发力脚蹬地点后方。

二..侧身单脚起跳的后仰跳投
代表:
1.诺维茨基


2.杜兰特


特点:1.一般在背打时转身后的后仰跳投时用到。2.起跳时,身体已经大幅度后仰,所以基本上是侧身单脚发力后仰起跳,且大都会抬起和投篮手同边的那条腿来控制平衡。3.在空中时,姿态和第一种投篮方式后仰幅度大的情况类似,不过大多起跳高度较低,后仰幅度更大。4.类似的,落地脚大都是非抬起脚,且此脚落地点一般在发力脚蹬地点后方。
就是先后仰再起跳的后仰跳投。

三.正对篮框双脚起跳的跳投
代表:
1.杜兰特


2.哈登(大学)
3.雷阿伦



特点:1.一般在运球急停后,接传球后跳投时用到。
2.起跳瞬间,身体基本上是和地面垂直或少许后仰,当然身体也会有少些前倾的情况,然后正对篮框双脚发力起跳
3.垂直起跳时分两种情况:①如雷阿伦那样的直上直下;杜兰特那样在空中调整身体到后仰,此时,在空中的姿态和第一种投篮方式后仰幅度较小的情况类似和投篮手同边的那条腿会略微抬起,但基本和身体成一条直线。
4.后仰起跳时,一般会在空中调整身体到更加后仰,此时,在空中的姿态和第一种投篮方式后仰幅度中等的情况类似。一般会抬起和投篮手同边的那条腿来控制平衡,另只脚基本和身体成一条直线,倾斜程度一样
5.身体有少些前倾时起跳投篮的,在空中的姿态会根据被防守情况调整,如果后方有人,会更加前倾。如果前方有人,一般会调整到垂直或后仰,姿态就比较类似双脚垂直起跳时的两种情况。
6.直上直下时,大都两脚同时落地,且双脚落地点大都在蹬地点附近很近的地方(前后原地都有可能)
垂直起跳空中后仰时,两脚基本同时落地,和投篮手同边的那条腿会稍晚落地,且双脚落地点大都在蹬地点前方不远的地方;如图:





后仰起跳的,落地脚大都是非抬起脚,且此脚落地点和直上直下类似。
少些前倾跳投的,落地脚大都是双脚或非抬起脚,且落地点会偏前

四.面框双脚起跳明显前倾的跳投
代表:
湖人卡鲁索的前倾投篮





特点:1.一般在运球或接传球后面前无人跳投用到。2.起跳瞬间,身体基本上是明显前倾正对篮框双脚发力。3.在空中时,姿态明显前倾,正常情况下,和投篮手同边的那条腿会基本和身体成一条直线,另一条腿会向后翘。4.所以落地脚大都是非起脚,且此脚落地点一般在发力脚蹬地点前方。

五.双脚前蹬起跳空中甩腿跳投
代表:
1.哈登


2.巴特勒


特点:1.一般在运球或接传球后面前有人跳投用到。2.起跳瞬间,身体基本上是少许前倾正对篮框双脚发力。3.在空中前半段时,姿态略前倾,正常情况下,双腿会基本和身体成一条斜直线。在空中后半段时,腿会以臀部为轴向前甩,以便放弃平衡,此时姿态是明显的C形。4.落地大都是双脚同时落地,也可能是臀部单独落地,双脚落地时,落地点肯定在发力脚蹬地点前方较远处。臀部落地时,落地点在发力脚蹬地点后方。

补充:其实大部分的跳投,只要不是其中一只脚抬起太高,一般都是可以控制自己双脚的下落方式的。比如库里为了避免下落时踩到别人的脚,很多时候会选择分开双腿,或叫劈叉落地。

关于裁判临场判罚的标准问题
首先,为什么会有临场标准?因为很简单,NBA比赛时如果严格按照规则来,那不用玩了,基本上没有完全规范的比赛动作了。比如一些巨星面对防守人运球后撤时,护球手总要推一把防守者。比如一些人的隔扣,总要用手压一把防守者。比如防突破时,防守者也会悄悄地用接触手推进攻者。挡拆时,就更多了,手上和腿上没动作的寥寥无几……说实话太多了。
所以每场比赛,裁判只能适当地忽略一些他们认为可以无视的犯规,这就必须临场定一个标准,或者叫准则。
在常规赛大部分比赛里:
1.首先,裁判要看这次犯规,假如没犯规的话,结果上会有什么不同,如果有影响,必吹(当然实际操作中不是很好判断,所以有些哨来得很晚,甚至也可能判断时间太长而漏吹)。
2.如果没影响,但犯规者动作较大,且会对被犯规者者造成一定伤害的,会吹。
3.如果没影响,犯规者动作也不太大,但被犯规者表现出来的姿态比较夸张真实,也会吹(所以现在NBA演技流行)。
4.结果没影响,犯规者动作不大,被犯规者,姿体语言也不夸张,吹不吹都有可能。
5.或者一些平时不会吹的小动作,不小心表现得太过明显了,不吹就不好意思,对不起在场观众了,也会吹(主场哨)。
6.还有些,比如犯规者,带着主观的阴损的恶意,以较小的动作,偷偷地让被犯规者受到严重但姿体上看不太夸张的伤害的,也会吹(抢篮板时在篮下偷偷垫脚)。
7.犯规者非故意的,动作也不大,但确实给被犯规者带来了明显伤害和潜在危险,无论结果,也无论被犯规者姿态是否夸张,都可能会吹恶意犯规。当然,有些伤害是有滞后的,裁判有时不能准确判断也是有可能的。
8.犯规者非故意,动作不大,没有带来伤害但被犯规者有受伤风险,且没有影响到最终结果的,也是吹不吹都有可能……
而在季后赛里,裁判对客场球队,会适当舍弃一部分可吹可不吹的,上述的第4和第8点。还有可能会舍弃掉演技爆发的部分,比如上述第3点。
我看比赛研究了下,发现勇士火箭第一场的裁判临场判罚的标准,就是直接放弃了对第3,4,8点的吹罚,大概就是投篮球出手之前,只要防守者对投篮者的正常投篮造成了影响,改变了投篮者的球的进框结果,只要看到了基本上会吹。但是,如果投篮球时球已出手,没有改变了投篮者的球的进框结果,而后对投篮者犯规,当场的裁判就基本上不会吹。这类情况,两边都不少,当场的基本上都没有吹。
但这类情况是犯规吗?显然是肯定的,按照正常规则,对比以往的经验,和对比其他场次比如一些常规赛的吹罚,肯定是。但像上述所说,定好准则的裁判,就是不会吹,对比另一些常规赛的吹罚,不吹也是可以的。
这种吹罚会带来两边的此类的不犯规收益一样吗?不一定,因为双方可能的防守方法不一样,如果裁判严格按照临场准则吹罚,且不因此找平衡的话,在这个准则附近防守更多的球队会有更多收益。
发布于重庆阅读 4344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网络真神奇

· 上海

open shot和赛前训练时候都是直上直下,一旦前面有人就伸出去了,这个很不解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谈笑浩然曲楼主

· 重庆
网络真神奇open shot和赛前训练时候都是直上直下,一旦前面有人就伸出去了,这个很不解收起

其实不得不服NBA球员在空中的身体调整能力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