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希斯菲尔德到范加尔,从瓜迪奥拉到安切洛蒂,拜仁如同其他豪门一样,一直保持着聘请名帅执教的传统。但在瓜迪奥拉和安切洛蒂相继离开,穆里尼奥、孔蒂理念不合,克洛普、西蒙尼又暂无执教可能的情况下,一时没有了合适的名帅人选,拜仁只能将选择新主帅的目光投射到年轻教头们的身上。经过了瓜和安两任外教,再加上执着于打造FC GERMANY的赫内斯重新掌权,拜仁也有意聘请一位会说德语并且对德国文化比较了解的主帅。此时,会说德语,而且在德甲执教成绩不错的科瓦奇进入了拜仁管理层的视野,更重要的是,科瓦奇球员时期曾经在拜仁效力过,尽管时间不长,但也算有“拜仁DNA”了。于是乎,去年夏天,作为一位没有拿过顶级联赛冠军的教练,尼可-科瓦奇以“非名帅”的身份上任拜仁主帅一职,也是很长时间以来拜仁的首个“非名帅”主教练。
既然是“非名帅”,面临的境遇和掌握的权力也是大不相同的。先说境遇,本赛季是一个典型的过渡赛季,前有拉姆、阿隆索的退役,现有罗贝里、拉菲尼亚的最后一年,诺伊尔、博阿滕、胡梅尔斯等人也基本走下了巅峰,可以说,到了今年,三冠王时期的红利已经基本消耗殆尽了。当年的主力阵容里,只剩穆勒、阿拉巴和诺伊尔还在踢主力,但诺伊尔受到伤病困扰,状态和出勤率都已不能保证,另外还有个介于主力和轮换之间的哈维-马丁内斯。虽然引进了不少年轻球员,但老实说,距离巅峰拜仁的实力还是差了不少。
接着说权力。虽然拜仁的管理层没有挑明,但是很明显,引援这事儿科瓦奇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他赛季前打算引进的雷比奇和福格特都没能来,为什么拜仁不买呢?很明显,管理层看不上这俩人,觉得够不上拜仁的档次。“我们拜仁引进后卫,那都得是世界杯冠军才行,看上的哪怕8000万也不在话下,福格特算什么玩意儿?”(纯揣测)另外这俩人也不符合拜仁更新换代的诉求,一个25岁,一个27岁,不够年轻,潜力有限。而拜仁的目标都是23岁以下实力与潜力兼具并且具备一定知名度的球员,譬如卢卡斯-埃尔南德斯,譬如帕瓦尔,譬如萨内,譬如罗德里。
拜仁送给科瓦奇的唯一引援是免签加盟的戈雷茨卡,另外还有租借回归的格纳布里和桑谢斯,哦对了,还有冬天加盟的戴维斯,差点把这个小伙子给忘了。拜仁管理层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拜仁舍得花钱(不然也不会有后面的8000万),但是科瓦奇首先得证明自己有资格带这支豪门。不然先砸钱下去,万一科瓦奇带的不好,中途下课了,难道又要给后面的主帅花一大堆冤枉钱再次重建吗?花着花着就成另一个曼联了(没有贬义,但事实如此)。所以科瓦奇你先带着,如果第一个赛季合格了,后面重磅引援才会来。
那么,科瓦奇合格了吗?先做个横向对比。
瓜迪奥拉带拜仁的三年期间,121胜21平19负,胜率为75.2%,其中联赛胜率为80.4%,欧冠胜率为63.9%;
安切洛蒂的任期内则是42胜9平9负,胜率为70%,其中联赛胜率为72.5%,欧冠胜率为58.3%;
而科瓦奇至今共带队踢了49场正式比赛,35胜9平5负,胜率为71.4%,其中联赛胜率为70.6%,欧冠胜率为50%。
总胜率比安切洛蒂高,不如瓜迪奥拉,但联赛胜率和欧冠胜率都不如安,和瓜更没有办法比。胜率说明了很大一部分问题,成绩不稳定、起伏太大、统治力降低,这也是科瓦奇不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主要原因。
但从结果来看,拜仁拿到了国内赛事的三冠王(类似于瓜迪奥拉今年在曼城做到的事情),而这是瓜迪奥拉和安切洛蒂在拜仁都没能实现的。不算德国超级杯的话,双冠王也只有瓜的第一年和第三年拿到了,安切洛蒂无缘。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又还不赖。尤其是几场关键比赛:德国超级杯5-0大胜法兰克福,德甲主场5-0大胜争冠对手多特蒙德,德国杯决赛3-0完胜莱比锡,在重要比赛中科瓦奇的拜仁表现都还挺好的。
当然,有人会说到欧冠,和利物浦的两回合比赛确实是个污点。但首先,对手利物浦风头正盛,现在也闯进了决赛,实力确实比拜仁更强一些,况且第二回合拜仁的人员也很不齐整,穆勒、基米希这两名科瓦奇手下的绝对主力都被禁赛,科曼也是刚刚伤愈,61分钟才替补登场。所以这么来看,欧冠淘汰赛第一轮出局也算情有可原,如果对手不是利物浦,或许拜仁还能走得更远一些。
总结下来,科瓦奇带队的过程“不算出色”,但是结果“还算不错”,整体表现“难言满意”,但考虑他首次带豪门,还算“能够接受”。也正因为这样,无论是赫内斯还是鲁梅尼格都表达了对科瓦奇的支持,科瓦奇也得以留任,继续执教拜仁。在高层的眼里,比起对成绩的一味追求,球队的稳定性更为重要,只要下限能够保住,就没有必要频繁换帅。现在的拜仁有点类似于2011-2012赛季,虽然成绩未达到预期,但球队整体在向上走,队中的年轻球员很多,再加上几名正处于巅峰的主力球员,成绩取得突破是可以预见的。如果拜仁在2012年夏天解雇了海因克斯,后面那一年还有没有三冠王就不好说了。
有人会说,你把科瓦奇比作海因克斯啊,这能比吗?目前确实比不了,但是须知海因克斯2011-2012赛季的执教表现也有很多缺点,场面也未必就很好,但最后还是靠不断的磨合打法以及有针对性的引援,硬是在后面的赛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经过一个赛季的试水,这个转会期再送走功勋老将,迎来实力新人,下赛季的拜仁能在科瓦奇的手下有大的蜕变也未可知。
那么,具体到战术层面上,科瓦奇的执教又展现出了哪些特点呢?我们分几个方面去看看吧。
1、排兵布阵:不太喜欢轮换
赛季伊始,科瓦奇在排首发的时候,轮换幅度很大,甚至让人觉得有点过大。如今看来,那时候他这么做大概是为了熟悉球员特点,通过实战了解球员能力和风格,最终确定自己的主力阵容。果然,在经过一段成绩起伏的赛程后,因为外界压力也好,因为主动调整也好,科瓦奇便开始拒绝轮换,一套班子打天下了。这种对轮换的排斥甚至有点到了“矫枉过正”的地步,让人有这样一种感觉:因为带队太过“吃力”,科瓦奇已经不信任那些不在他主力阵容里的球员了。
最典型的莫过于高开低走的桑谢斯,自从欧冠小组赛第一场客场踢本菲卡,首发出场的桑谢斯打入一球后,科瓦奇确实给了他一定的机会,但可惜,他首发的4场联赛,拜仁只取得了3平1负的成绩,于是在去年11月24日3-3战平杜塞尔多夫的比赛过后,桑谢斯就再也没能出现在拜仁的首发阵容里了,科瓦奇明显已经不信任他了,哪怕是对阵海登海姆这种德乙球队的杯赛,也不敢让桑谢斯首发。另一个例子则是已经转投中超的瓦格纳,在科瓦奇手下的半个赛季,瓦格纳仅仅在联赛中首发过一次,就是去年9月26日1-1战平奥格斯堡的比赛,此后仅仅在和德丁球队勒丁豪森的杯赛中首发过一次。一直拿不到机会的瓦格纳也只得在冬窗选择了加盟天津泰达。与此对应的是,莱万几乎打满了整个赛季的每一场比赛。
因为拒绝轮换,科瓦奇有些时候的用人真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比如因为穆勒欧冠1/8淘汰赛两回合踢不了,下半赛季开始,科瓦奇直接把这名上半赛季的主力球员给彻底放到替补席上,从2月7日对柏林赫塔的德国杯比赛开始,一直到2月23日的第23轮联赛,科瓦奇连续5场比赛让穆勒坐在替补席上,这也打破了穆勒坐替补席的最久纪录。而在这期间,一直是J罗取代穆勒首发。虽说为了欧冠磨合阵容,理由可以理解,但这么长时间弃用一名主力球员,难免让人觉得科瓦奇的安排太过于极端,比如欧冠之前的那场联赛,完全可以让穆勒首发一下,让后面踢欧冠的球员轮休一下。
如果说对穆勒的弃用还有为欧冠考虑的因素,那么几乎同期对马丁内斯的弃用就更加莫名其妙了。从2月2日对阵勒沃库森的联赛开始,连续4场比赛,之前踢主力的马丁内斯,却一直得不到首发机会,4场比赛只替补踢了21分钟。在此期间,戈雷茨卡一直把持着中场的首发位置。但是接下来客场对阵利物浦的欧冠,戈雷茨卡忽然受伤,马丁内斯又被科瓦奇放进首发阵容,而且踢满了整场,表现不错。事实上这种为了欧冠磨合阵容的思路并没有达到效果,科瓦奇的不轮换策略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总而言之,科瓦奇的用人有着很大的“执拗”:要么死也不用你,要么往死里用你;有可能之前死也不用你,到了关键比赛却忽然用你;也有可能之前往死里用你,到了关键比赛却又忽然不用你(J罗,后面我们会讲到)。
2、球队风格:个人烙印尚浅
在法兰克福执教的时候,科瓦奇的个人风格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极致的高位逼抢,比如难缠的中场绞杀,比如反击的简洁和高效等等。但是到了拜仁之后,应该说目前为止还没有展现出太过明显的个人风格,与之相对比的就是瓜迪奥拉来的首个赛季,拜仁的风格转变就已经十分明显了。基本上科瓦奇还是在沿着拜仁之前的风格去走,没有加太多自己的东西进去,场均控球率和传球成功率都和上赛季基本持平,前者是62%左右,后者是87%左右。
之前科瓦奇曾强调的对空间的利用也没有很明显,本赛季德甲,拜仁的反击进球个数只有3个(whoscored的数据,有同学会觉得怎么可能才3个,可能是他们对反击进球的标准判定比较严格吧),在德甲仅仅处于偏后的位置,与之相对应的是多特蒙德的9个和杜塞尔多夫的11个。定位球方面,也继承了拜仁之前对定位球的利用率,在德甲中15个定位球进球位居联赛首位,上赛季这一数字是16个,几乎持平。
本赛季拜仁在德甲打进88球丢32球,而上赛季则是打进92球丢28球,少了4个进球多了4个丢球,只能说统治力略有下滑,未体现出在进攻或防守端的大的变化。我们再对比一些具体数据:
可以看到,场均射门次数和射正次数都比上赛季有提升,但进球数却少于上赛季,由此可见进攻效率有所降低;另外最大的变化是场均过人次数,比上赛季几乎提升了50%,这可能是由于本赛季引进了格纳布里,科曼也得到了重用(上赛季也得到了了重用但科曼受伤时间太长),两翼的速度有所提升。
防守端数据对比:上赛季(上)和本赛季(下)
在场均抢断次数上,比上赛季有了比较明显的下滑,这可能和中场的防守硬度下降有关,尤其是上半赛季,好几次被人绝平进球,基本上都和中场的防守不利有关,比如1-1遭奥格斯堡绝平的比赛,中场只有马丁内斯一名会防守的中场,他的搭档是桑谢斯和穆勒;再比如1-1被弗莱堡绝平的比赛,中场三人组居然是基米希、桑谢斯和J罗,这防守硬度简直是……好在下半赛季这种防守状况已经有所改善。
3、阵型使用:变阵成为转折
在阵型的使用方面,拜仁本赛季可以说经历了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以4-1-4-1为主,有时候会变阵为4-3-3,但基本上都是一个拖后后腰的设置;而后期则以4-2-3-1为主。而前后两个阶段拜仁的战绩也有着比较明显的差距,这和阵型的使用不无关系。就拿4-1-4-1来说吧,单后腰也不是不能踢,但你要看让谁来踢这个单后腰,可以这么说,目前这支拜仁阵中,能够踢单后腰的只有马丁内斯一个,其他人踢都是胡来。上半赛季那两场惨痛的失利:客场0-2输柏林赫塔和主场0-3输门兴,都是蒂亚戈踢单后腰,这中场不被打穿才怪呢……
另外4-1-4-1的阵型里,看似进攻人数更多,实则有点不上不下,比如穆勒和J罗都会被科瓦奇当成中前卫来使用,既不能保证防守硬度,也限制了他们前插参与进攻,攻防两端都坏事。值得一提的是,在欧冠比赛中,拜仁的主要阵型一直是4-2-3-1,可见科瓦奇也明白,在重要比赛中必须上双后腰加强防守。所以后期科瓦奇便果断变阵4-2-3-1了,因为以拜仁的阵容配置,确实不适合4-1-4-1:只有马丁内斯一个合格的拖后后腰可供使用,但他保证不了很高的出勤率;而穆勒、J罗都是明显更适合踢前腰的,他们需要更加靠近莱万。另外4-2-3-1也更适合拜仁的边锋发挥自己的能力。
4、球员使用:依赖核心大腿
在球员的使用方面,科瓦奇对部分核心球员(或者说是大腿)可谓十分依赖。最明显的就是莱万,瓦格纳在的时候也只让瓦格纳首发了两场,其余比赛都是莱万首发,而瓦格纳一走,莱万便干脆踢满了几乎所有比赛。另外一个铁证如山的事实:科瓦奇对蒂亚戈和马丁内斯的双后腰组合十分依赖,除了欧冠淘汰赛次回合对利物浦的比赛以外,只要蒂亚戈和马丁内斯同时首发出场,拜仁还从没输过。输了的比赛里,基本上这二者只出其一,或者一个都没上。并且在蒂亚戈和马丁内斯同时首发的联赛中,拜仁只平了一场,其余比赛全部获胜。
另外,基米希、聚勒和阿拉巴在科瓦奇手下也是铁打的主力,基米希更是踢满了34场德甲的每一分钟。而胡梅尔斯和博阿滕,实际上在科瓦奇的手下出场时间差不太多,只不过由于后期是胡梅尔斯占据主力位置,所以才给大家造成了博阿滕只能踢替补的印象。而在前场,除了莱万以外,穆勒也是科瓦奇很喜欢用的球员,除了因为欧冠练兵弃用穆勒的那几场以外,穆勒也是几乎踢满了比赛。而相对应的则是,科瓦奇对J罗的使用喜好度不高。
有人会说,可是J罗在赛季中段一度是铁打的主力啊。没错,因为穆勒欧冠淘汰赛踢不了,J罗在那段时间里确实连续首发,从2月2日到4月4日,J罗连续12场比赛场场出现在首发阵容。但是在4月7日和多特的重量级对决中,科瓦奇却忽然把J罗撤出首发,而且连替补登场的机会都没有给他,让J罗枯坐了90分钟替补席。如果说两队比分很焦灼,那或许还有很多考虑的因素,但是拜仁上半场就取得了4-0的领先,下半场连桑谢斯都派上场了也没有给J罗一点机会,科瓦奇是否真的喜欢用J罗,就存在一定疑问了。想象一下,你作为一名主力球员,在遇到整个赛季最关键的比赛时,主教练却忽然把你撤出首发,当全队都在欢庆比赛胜利的时候,没伤没病的你却没有捞到一分钟比赛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你也会问自己,在这支球队中的重要性究竟如何。而且从对阵多特的这场比赛开始,J罗就再也没有为拜仁首发过了,这其中固然有几场是有伤病的因素,但也有J罗身体健康却只能80分钟后替补登场的比赛。而这段时期,恰好是J罗和拜仁管理层双向考虑愿不愿意继续合作的时期,科瓦奇一场首发都不给,可能已经说明了什么了。
总结:
作为一个新老交接的过渡赛季,拜仁的阵容竞争力确实没有之前强,而科瓦奇作为首次执教豪门的主帅,经验和对球队的掌控力也尚显欠缺。在这种情况下,最终能取得国内赛事三冠王的成绩,可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这个夏天拜仁的大肆引援已经势在必得,而且已经拿下了好几个目标,下赛季留给科瓦奇的,一定是个竞争力有很大提升的球队,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一个功力更深的主帅搭配竞争力更强的球队,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惊喜。拜仁慕尼黑2018-2019赛季的总结就到这儿了,朋友们,我们下赛季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