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枪笔记:是谁敲响了那个丧钟

avatar
关注


托雷拉被换下时,埃梅里站在边线附近,镜头一扫而过,他似乎是大吼一声,看着乌拉圭人径直坐回替补席,哭泣。他有没有去安慰这位年轻人,导演并未给出交代,但是,毫无疑问,那个时候,三球落后,埃梅里必然更关注场上,不过,他似乎并没有太多办法,拧巴的表情不仅是他内心的写照,更是全队情绪的写照。




不想讨论先上贡多齐再下托雷拉的用意,因为整整一个赛季,我们都没有猜透埃梅里对贡多齐技能的理解以及角色的定位。这位19岁的小将,看上去有一定的向前出球意识,但是,脚法的把握能力并不足以让他成为中场枢纽,同时,推进到对方禁区弧顶前,他对空间的感知似乎还不如托雷拉。

不过,贡多齐完完全全不用为这场致命的失利负责,因为在他登场前,颓势已显。那么,谁来背锅呢?我想,很多人会说是厄齐尔,尤其是他离场时的慢悠悠,惹怒万千枪迷,但是,77分钟时,全队,还有士气,还有精气神吗?屏幕里,反而看到的是埃梅里走出了教练虚线区,踩着边线大吼大叫,似乎他已经迫不及待自己登场去力挽狂澜了。遗憾的是,最后一刻钟的时间里,枪手们似乎只想早早结束这场耻辱的比赛,他们的眼神里几乎没有可以像热刺那样翻盘的决心。



本赛季的欧洲赛事上演了前所未有的翻盘大戏,当我们为那几支抢戏主角拍案称奇时,可能忽略了一个细节,就是教练们在替补席区域的表现。


比如现在人见人爱的克洛普,在安菲尔德与来访的巴萨决战时,整整90分钟,他都像勇猛的将军一样站着,进攻未果他鼓掌,防守危机化解时他长吁一气,球员们看着外表狂热内心坚毅的主帅,自然会展现出众志成城迎接背水一战的精气神。尽管有时他会表现得特别忘我、特别摇滚、特别情绪,但是,他所有的疯癫都是在告诉队员们:CNMLGB,给老子干死他们!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并不是伪装,因为从多特开始,他就是这样真性情,惹得我等枪迷只能扼腕叹息:可惜不是你。



可惜不是你的还有波切蒂诺。其实,南安普顿时期的波叔,就表现出了一种阿根廷人少有的稳重,因为很少看到他在场边手舞足蹈、龇牙咧嘴,圆圆的脸蛋上写的都是四个字“不动如山”。是的,无论是冷兵器时代的战场,还是中世纪的斗兽场,还是绿茵足球场,主帅都理应是不动如山,因为这样才能让球员保持士气,理智地应对所有瞬息万变的局面。


诚然,教练也是人,都有七情六欲,要真正不动如山,很难,所以,教练席上总会有各种各样应对紧张的真实案例。比如温格,很多时候他都是坐在教练席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不动如山了,因为,他会频繁地搓手,会频繁地拉拉链,还会频繁地抹鼻涕,有时实在忍不住,他也会走到边线附近,来回走动,高声下令,这些都是紧张的表现,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也无法避免的。



就此,温格曾这样解释过:“有时候,我有意地少在边线上待着,因为当你到那里去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紧张。这样会带给球员负面的影响。当我觉得自己有负面情绪时,我会努力坐回去,因为在边线的时候,你可能变成一个不利的因素……”(出处:约翰克罗斯的《温格传》第十五章)

可以想想,当有球员在球场时踢得无助时,要么求助于队友,要么求助于教练。这种求助,并不是需要多么一针见血的指导,更多时候,都是为了获取信念,一种不要放弃不被击垮的信念。这种信念有多么重要,失恋的同志可能最有感触,有时,兄弟或姐妹的一次鼓励,家人的一句关怀,都可能重塑自我,但是,如果已经失恋了,身边的人还都是各种负能量,没有多少人可以挺过去。


然而,在这场本可以载入阿森纳史册的欧联杯决赛上,埃梅里同志一直是面容凝重的,他习惯于双手抱胸,以一种抵抗现实的状态面对着生死之战,当然,这也是正常的,你我皆凡人。但是,当球队三球落后,即将面临崩溃时,他却率先成为热锅上的蚂蚁,他的紧张,他的不安,从油腻的发蜡、狰狞的面容、失控的四肢迸发出来,溅得满地都是。到了最后阶段,他表现出的那种巴不得自己登场的姿态,那种恨不得冲上去给球员一耳刮子的仪容,都与他身上的那套西装格格不入。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一旦主教练被场上被动的局面带入了进退失据的情绪困境,领军者应有的素质才能真正展现出来。为什么过去常说“弗格森时间”,在魔迷们看来,这就是曼联真正的人设,不服输,不放弃。再看看克洛普的利物浦,大比分都逆转了巴萨,也依然踢得那么亢奋。


可是,埃梅里似乎没有这样的气质。


是的。只是“似乎”而已。


同样是欧联杯决赛,塞维利亚时期的他就显得自然许多,或许当时是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走到哪步是哪步,也或许是没有太大的压力,塞维利亚并没有阿森纳本赛季这样必须毕其功于一役的硬性要求,所以,他还可以挥斥方遒。辗转到巴黎,航母开翻之后,他就变了,变得患得患失,从球场上到更衣室,他都没有找到自己的节奏。




我一直坚持本赛季换帅应该用阿尔特塔而不是埃梅里,因为阿尔特塔之于阿森纳是熟客,这种关系可以帮助他解决人际压力,也能缓解权力赋予的压力,这是内部提拔和异地空降最大的差别,而埃梅里,背负着巴黎时期的压力,来到一家想要马上重振雄风的落魄豪门,留给他的时间与空间,真的不多,因为不多,他的压力必然集中。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压力甚至可以摧毁“埃梅里杯”应有的自信。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埃梅里低估了阿森纳现在的处境:因为不能忍受俱乐部没有雄心,安于争四和保温杯,球迷倒戈,温格被民粹主义逼走,可以说,真有点晚节不保,不过,既然已经用近乎革命式的手段强性实现了改朝换代,无论是上街的,还是平庸之恶的,也都希望顺势实现洗心革面,所以,期望值自然不会低,甚至会比之前还高,但是,就连瓜迪奥拉、克洛普、穆里尼奥都没能突破的一年级坎,还没有扔掉巴黎梦魇的埃梅里又怎能逆天改命。


尽管叫过他埃屌丝,但在上半赛季玄学附体时,也期望他能够先在一年级实现场面上的改造,成绩上则是顺其自然,然而,到了下半赛季,玄学失效,他的各种操作都显得非常拙劣,甚至连阿森纳过去最引以为傲的哲学段子式媒体公关技巧都变成了现在阴阳怪气的答非所问,在这一点上,实在难以避免“滑坡谬误”地看低他未来的走势。




也许,盛夏一过,大家对埃梅里的失望甚至敌意就化解在时间里,因为很快又是一段新的征程,尽管每一段新征程都可能是薛定谔的猫,但新的,终究是带着希望的。不过,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投射到老板身上的乡愿情绪可能会高潮迭起,而这种情绪并不会对手握权力的高层带来太大的影响,因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股情绪,最后的承受者反而是主教练,一个被暴露的活靶子。


所以,几乎可以预见,上面的压力,自己的压力,球员的压力,球迷的压力,最后很可能会在下赛季化作压垮埃梅里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像天才莫耶斯。


保重,乌奈~


发布于四川阅读 4434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禅枪楼主

· 四川
Nightire请问楼主,是否知道“乡愿”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跟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投射到老板身上”的是“乡愿情绪”。 我也不想因为误解而对撕,但很抱歉,我也是对老板有情绪的人之一,你要是说我不够理智我也能接受,但你要说我这是“乡愿情绪”,那对不起我想先扇你两个耳刮子。 所以还请你解释清楚,当下俱乐部正处在一个低落的时期,别让人家误以为你在消费一部分球迷的心情。收起

DT,德之贼也。

亮了(291)
查看回复(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云中momo

· 江苏

禅枪回来了...我以为我眼花了。

亮了(1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