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很多家庭不愿意孩子称呼女方父母为外公外婆,是因为那个“外”字太生分了吧
我知道实际生活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谁和孩子生活时间长,就和孩子更亲近,从这个角度,外公外婆只是个称呼,不影响家庭成员的亲密感。
但是,到了另外一些时候,尤其涉及到重大利益时,所谓的“内”和“外”,还是有区别的啊!
女儿和儿子都继承了父母一半基因,而又有几个家庭是对儿女一直同仁的呢,有几个家庭是给女儿和儿子一样的财产的呢?
我这几天看了知乎两个帖子,感慨很多:
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5183640/answer/699764816
这个帖子里,答主父母家五套房子只给儿子,女儿什么都没有,同时认为儿女应该平等养老。在讨论财产分配时,答主母亲说:“当然给他了,还能给你?以后我们还是指望他养老,孩子毕竟跟我们姓,你以后结婚了,跟这个家都没有关系了,当然不给你。”
在评论区,还有网友说:“婚后父母弟弟都期望我不生或者生个女孩子。不是喜欢女孩子,是希望我只生个女孩,赚的家产全部补贴弟弟家儿子,因为在他们看来生女孩随便养养嫁出去就好,家产我弟弟家小孩可以占了。真的气的人牙痒痒。”
上面这段话,不就是某些家庭,早早就对儿子的孩子,和女儿的孩子 ——区别对待了吗?儿子就是内,女儿就是外!
而且上面说的这种,不是少量现象,而是普遍现象啊!
2. 不把房子给女儿就是重男轻女吗?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6723659
这个问题下面,有很多讨论。把女儿和女儿的孩子视为外人,是父母这样做的重要理由。
现在我只能说女方血缘带外字,是传统遗留下来的问题,很多人只是顺应传统依然这么叫而已,没任何其他想法。而且,如果真的没有重男轻女,也没有财产分配等不公,叫啥都无所谓。
但是在很多父母重男轻女背景下,在我国大部分家庭的财产都不给女儿或少给女儿的背景下(甚至在父母反复强调你就是个外人,你别想和你的哥哥弟弟待遇一样)—— 女儿本来已经觉得很不公平了,她们中的部分人,想从称呼这个小地方,不想太强调自己在原生家庭是“外人”,想和父母更亲近,不也是很好理解的吗?
当然,称呼里带“外”,也有女儿儿子同等看待的。称呼里不带外字,叫的特别亲,也有重男轻女,财产只给儿子不给女儿的 ——
但至少在称呼这个小方面上,少量家庭做出点改变,不是让部分“介意外字的人”心里舒服点吗?( 而根本不介意带外字的,完全可以不看我这个话题啊!)
中国家庭这么多,不介意的家庭继续原有称呼,介意的就夫妻商量如果能达成共识就改变一下 ——互相矛盾吗?冲突吗?
我发这个贴,并不是提议不叫外公外婆,而只是想表达:女性血缘被冠以外字,是很多人思想上确实把女儿血缘传承视为外,把儿子血缘传承视为内的明确体现。而现在有一部分人不爽了,不想被“外”!—— 我只是解释他们有这种想法的原因。
其实真正男女平等,并非称呼上如何如何,原生家庭如果儿子女儿都一视同仁,带不带外字有区别?
南方的称呼里也有不带外字的,所以这个帖子,不是让南方改成北方的称呼。往这个方面想,真偏离了我的意思。
====================================
之前的帖子:
Kai
· 上海你说很多女性不喜欢就不喜欢?很多女性还不喜欢小孩跟你姓呢
JAMES老冬
· 上海本土著表示从来没听过什么家家家公,就是外公外婆,就这么叫,也没人觉得这么叫是不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