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杰克最后对木板上露丝的深情遗言片段,看一次感动一次,大家第一次看是什么时候
热巴男票
· 北京当时情窦还没出开的我看睡着了
撷英
· 湖北小时候看的Rose在木板上唱的歌,一共在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是在三等舱舞会后Jack送她回去路上唱的,这段在白星版有,公映版没有。第二次就是那个经典的船头飞翔场景Jack唱的。那是一首1910年代流行歌曲。………………………………《泰坦尼克号》里的细节原型- 电影情节与历史上契合度很高,举几个例子: 1、rose抵达纽约,站在雨中凝视自由女神像 历史:卡帕西亚号,就是那艘搭载了泰坦尼克号幸存者的轮船到达纽约的时候,3万人冒雨前去迎接。 2、在木板上Rose对杰克说“我爱你”,那是她第一次对他说出这句话。 历史:当时38岁的查尔斯·莱特勒是这艘豪华巨轮的二副,被救后曾经写下了17页纸的回忆录,“只要我活着,那一夜我永远无法忘记”——当船尾开始沉下水底,我听到在那最后一刻,许多人彼此呼喊∶“我爱你,我爱你!”在生死离别的最后一刻,人们彼此呼喊的是:“我爱你!我爱你!” 3、、登船时,一名船员对Rose的母亲和卡尔说:“这船就是上帝本人也没法叫它沉” 历史:泰坦尼克号航行过程中,一位船员对曾二等舱女乘客西尔维亚·考德威尔说:“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 4、Jack对Rose讲起他曾掉入冰湖的感受:”就象千刀万剐那样痛苦” 历史: 一位幸存者形容那一刻的感受:“我在冰冷的海中里,身体像被尖刀滑过,感觉就像上千把刀架在我的脖子上。 5、Jack劝说Rose上救生艇,边上一男士在叮嘱小女儿“不要担心,爸爸只是跟你们分开一小会儿” 历史: 1.据一位幸存者对卡梅隆的回忆讲述,当时她的父亲就是这样说的 。。 男士还说:“抱着妈妈的手,做个好姑娘。” 据幸存者伊娃哈特说,这是他父亲在救生艇降下之前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2.一名叫那瓦特列的法国商人把两个孩子送上了救生艇,委托几名妇女代为照顾,自己却拒绝上船。 6、1950年代,历史学家Walter Lord采访了这次海难的幸存者,写成了一部《此夜永难忘:泰坦尼克号沉没记》。这部小书是卡梅隆童年的读物。 影片里的情节,很多在《此夜永难忘》里能找到原型。随手记几条。 Rose不顾一切地跳回船上要和Jack相守。 历史:真实的泰坦尼克号上也有一位Rose,不过她是个小女孩儿。Rose的母亲把小Rose抱上了救生艇,结果这位勇敢的母亲自己跳离了小艇爬上正在沉没的大船,给了女儿求生的机会,她自己选择与丈夫死在一起。 (电影里女主角名字估计就是从这来的灵感)7、Rose趴在一块门板上直到救援的小艇来临。 历史:沉没一小时以后,唯一回去救人的14号救生艇图寻找生还者,然而生命迹象寥寥无几。 只有一位日本乘客,身体贴在一块门板上得以幸存。 8、船尾高高翘起的时刻,有一个胖厨师打开瓶子喝下了整瓶酒 历史:泰坦尼克号的总烘焙师。他直到黎明时分才被救上来,虽然已经在冰冷的海水里泡了几个小时,他依然奇迹般地活着。原来逃命前他让手下的13位面包师把做好的面包全都揣走,自己也揣了几只,更重要的是,他有意识地灌下了手边的一整瓶威士忌酒。可能是烈酒的能量,帮他驱赶了严寒,保存了热量。 9、白星版里有,公映删了: 当大家把小艇合并在一起要腾空小艇时,发现了一个蒙着头巾的女人, 当她的头巾被扯下时,人们才发现是个假扮女人逃生的东亚男人。 历史:确有此事。 有一位用披肩包住头的女士,当大家把小艇合并在一起时,她从一只小艇跳到另一只小艇上,步伐十分矫健,于是才被众人发现这是个男人。后来查明是个日本人。 10、白星版里有,公映删了: 回来救人的小艇救起了一个说着广东话的中国人。 历史: 船上有8名来自中国的船工,他们合用一张三等舱船票,事故发生时有2人遇难,另6人因为紧紧抱住一只被遗弃的救生艇,那小艇因破了个洞被废弃,他们把它作为一个漂浮物抱着,直到等到救援。 11、相拥床上的老夫妇、穿好盛装端坐静候死亡的绅士、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乐队,都有真实原型。 历史:老夫妇原型是梅西百货创始人斯特劳斯夫妇,白星版里还有一段两人在甲板上的戏,夫人坚持不上艇要跟丈夫在一起,公映版删了。 银行大亨古根海姆说“我要死得体面,像一个绅士。” 一支叫The Band的乐队,分2组,每组4人,那晚是他们第一次8人合作,全部遇难。根据大部分幸存者回忆,最后一曲是Nearer My God to Thee《更近我主》,就是电影里响起的那首。 12、设计师安德鲁在最后时刻对Rose说“很抱歉我没有为你造一艘不沉的船”。 历史:安德鲁在最后时刻对一个女服务员说“孩子,很抱歉我没有为你造一艘不沉的船”。 13、Jack身在冰冷的海水中,紧握着趴在门板上的Rose的手,嘱咐她“不管发生什么,一定要活下去” 历史:一位丈夫在与妻子分离时曾对妻子说,“勇敢些,不管发生什么,要勇敢,要活下去” 14、卡尔的随从对他说“右边可以让男人上艇” 历史:在船的左舷,救生艇只载妇女儿童,而在右舷,则在妇女优先逃生之后允许男性登艇 15、莫莉.布朗借给杰克一件燕尾服,她可能在欧洲购买送给她儿子,说他的儿子和杰克的尺寸相同。历史: 真正的莫莉. 布朗确实有一个儿子,拉里,在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候是24岁。16、Rose跳回大船,去寻找Jack,两人激动相拥,Jack问她为何要这么做,她说“You jump,I jump”历史:梅西百货创始人斯特劳斯夫妇遇难。 太太伊达在救生艇上被提供了一个座位,但拒绝了,她选择和丈夫呆在一起,说:“因为我们一起生活,所以我们要一起死去。” 她说“你去哪,我去哪”。17、坐在小艇上正在缓慢下降的Rose的视角,仰视大船上的Jack,Jack也在那一刻凝望她 历史:有一位丈夫,甚至把救生衣给了自己的女仆,让她和妻子一同乘坐救生艇离开。多年后那位寡妇回忆,“我看见海水正快速地往船里灌,冲刷着豪华套房里的古典家具。我又抬头望向甲板,发现我的先生和另一位先生站在扶手旁,向下望着救生艇,望着我,他们看起来非常平静”。这个画面也被导演嫁接到了三位主角身上。关于Jack的原型剧本里的Jack是20岁。 当詹姆斯卡梅隆写剧本时,他打算让主角Rose DeWitt Bukater和Jack Dawson完全是虚构的。 直到剧本结束后,他才发现有一位真正的“J.道森”死在泰坦尼克号上。 这位“J.道森”是约瑟夫.道森,他于1888年9月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 他在新斯科舍省费尔维尤草坪公墓与其他许多泰坦尼克号遇难者一起被埋葬。 今天,他的墓碑(#227)是公墓中访问者最多的,有很多人献花。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