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选秀身高,简单谈谈选秀偏好。
统计了一下最近三年2016-2018夏天选秀球员的身高情况。很直观的感受,NBA新秀平均身高在6-7ft(2.00m)远远高于真常人平均水平,说到底篮球还是大个子的运动,NBA尤甚。
另外一点,很清楚的看出球员身高从6-0到6-6ft是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在6-6ft(1.98m)达到峰值,按照球员身高划分位置,大致是从PG->SG->SF三个位置开始呈现上升趋势。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火箭三名首发身高,保罗6-0,戈登6-4,哈登6-5,当然哈登打的更多的是SG,侧面也说明了这个选秀段位对于进攻端的重要性。
与之相对的,从6-9ft(2.05m)往后呈现下降趋势,一般是选择PF->C的位置,护框能力强的一般身高肯定是占优的,比如勇士队鲁尼6-9ft,火箭的卡片6-10ft,再往后身高带来的劣势移动缓慢也会被放大,所以被选中的概率也越来越低,很正常的事情。
接下来说说中间的波谷6-7ft到6-8ft之间(2.00m-2.03m),到底为什么会出现“断档”。
个人观点,按照球场的位置划分介于SF->PF之间,从进攻的角度,上面提过了肯定比不过6-6ft以下脚步快而且灵活,防守端护框能力,也比不过6-9ft以上球员的身高和臂展,所以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两边不讨好。说的好听一点,是3、4号摇摆人,其实“不三不四”。举个例子,火箭的法里埃德身高上很吃亏,克拉克也是脚步慢对抗不足的体现,塔克原本是打小前的,结果被安排在“死亡五小”顶替中锋,保护不了篮板球,很吃亏。
所以,反映到选秀的时候可能会有“虚报”身高成分,往两边靠(6-6ft或者6-9ft),提升自己被选中的概率,因为1-2英寸(2.54cm-5.08cm)实在是有很大的浮动空间,说不定测量的时候垫个脚,或者睡个觉的功夫都有可能“长个”。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没有完全考虑球员的体测数据,比如横移、弹跳等等,而且联盟里6-7ft到6-8ft也是有不少非常棒的球员。
再回过头来看看这张图,条形柱从下往上依次为2018年、2017年、2016年选秀人数,条形柱的长短代表人数多少,图中虚线代表近三年平均人数,三角代表2019年预测的人数。
通过和以往选人做对照,在今年预测被选中的6-8ft尺寸(2.03m)的球员异常的多超过以往,相反7-0ft的球员相对较少,所以这两个位置都会出现被遗漏的情况,这也是火箭捡漏大致指标,当然仅供参考哈~
最后提一句,图上也标明了火箭近三年的次轮的选秀情况,像豪斯、克拉克都是落选秀,梅尔顿掉到次轮被火箭捡漏也是比较意外,像其他的中国弩、哈滕、周琦,都是比较年轻的潜力大个子,赌的更多是未来的成长性。
至于为什么会被掉在次轮,很明显小球时代,大个子并不是非常吃香,从图中黄色条形柱所占比例可以看出,三年间在逐渐收窄,往6-9ft尺寸靠拢,而6-9ft甚至以下比如哈雷尔6-8ft也会被要求大中锋,所以大个子掉到次轮可能是必然的选择。所以,2019年(三角形)被预测选中的7-0ft以上的一共才3人,回想一下上赛季的交易,比如戈塔特、瓦兰丘纳斯,还有“低价”续约的卡片、努尔基奇,都是大个子不吃香的表现。当然这里面也有“虚报身高”提升被选中概率的情况,虽然7-0ft以上减少,但是6-11ft却明显增多,让人不得不怀疑球员的经纪公司调控球员身高的能力哈~
总之,篮球是大个子的运动,6-6ft(1.98m)左右的身高很吃香,但是随着小球时代的发展,护框能力强的越来越向6-9ft(2.05m)方向发展,7-0ft(2.13m)以上的大个像恐龙越来越稀少,以前“不三不四”的球员会不会重新站上舞台大方光彩也拭目以待。至于“虚报”身高纯属猜测,但是也有一些依据,究竟事实如何需要各位大神给出意见。
p.s. Zion状元秀也是毋庸置疑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