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布朗和戴维斯确定同队一周后:天佑洛杉矶
我躺在椅子上,一边浏览着被我所熟知的几位球员的职业生涯,第十九次向自己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认识三个内线。
第一位内线作为篮球运动员,身体和经验正达到一个相调和巅峰的27-30岁这四年里,每场都能拿下22分13篮板5助攻,再补上3记断帽。和他的比赛以及数据毫不相称的是他所在球队在这四年里的成绩,两年乐透,一年首轮。他的强攻和杀伤能力在超级内线中一度受到诟病。
第二位内线和第一位内线的境遇相同,同样是在25-28岁的黄金年华,这名内线在每场比赛里都能轰下26分12篮板3助攻,投篮命中率没下过57%,季后赛更是随手刷出过30分20篮板六成命中率的好汉数据。同样,这四年的成绩:乐透、首轮被横扫,再加上两次次轮出局。他的缺点显而易见,只有把炸鸡吊在自己的篮筐下面,他在才愿意好好防守。
第三位内线是这三人中最强的也是在年轻时遭遇最多非议的。在他25-28岁的时候,他的明星队友因为伤病远离了巅峰,而他再也不能像新秀赛季一样把球队带进更深的地方。他每场都能拿下23分12篮板2助攻5记断帽,肯定是这项运动创立以来我们所见过的几个最强防守者。他痛恨传球给自己无能的队友,在生死战里拿下过49分25篮板6封盖,但只有区区两次助攻。季后赛成绩?连着四年首轮出局,想也想得到。
所以,现在闭上你的眼睛并清空“让我来猜猜这都是何方神圣”的想法,然后把这些狼狈的四年生涯代入2016-2019这属于网络和媒体的四年,然后,告诉我,你对这三名球员的评价是怎样的?你对这三名球员的实力定位是怎样的?你认为这三名球员今后生涯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长呼一口气确认自己的答案,任何认为自己能在1991年和2006年夏天就做出“不,他们很有实力/领袖魅力,他们是联盟前五乃至前三,只是因为队友/球队/时运不够出色才没能有所突破”的回答都是在说谎。
然后再思考一下,一个在自己22-25岁的四年里,前两年24+11+2+1+2,后两年28+11+3+1+2,在这四年中两次乐透,一次场均31分11篮板2助攻3封盖六成真实命中率的首轮,一次30分13篮板2抢断2封盖58%真实命中率的第二轮。在季后赛曾经刷出47分11篮板,面临出局的两场比赛里46投27中,70分30篮板7封盖的内线,到底和上述三位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
是的,并没有。
凯文-加内特最终在两年后一笔震动联盟的巨大交易中被换到了凯尔特人。用自己的激情和职业道德影响了2008赛季波士顿的每个人,拉起每个倒地队友的手臂,封盖掉对面所有死球后的投篮,在暂停过后大声的和队友交谈并用头撞击篮架喃喃自语,把波士顿的职业篮球从一个长着啤酒肚的中年大叔,一夜之间变成了八块腹肌,少女们看着就会尖叫的金城武。于是,一切质疑都不复存在了。我们好像失忆一样的忘记了前两年对于加内特攻坚能力的质疑,好像忘记了那些在更衣室里的留言对他领袖能力的中伤,那些本来应该是缺点的东西在遇上皮尔斯和雷阿伦之后变成了优点。【注1】
查尔斯-巴克利和哈基姆-奥拉朱旺的命运和加内特发生了同样的转折。在1992年被选入梦之队之前,查尔斯巴克利是精干天才的混世魔王,对酒吧里把球迷扔出去的热衷超出了对于防守的热衷,护框技术的熟练度还比不上对球迷吐口水的熟练度。【注2】但在1993年被交易到凤凰城并和乔丹魔术师一起走了一趟奥运村后,全世界都在惊讶这个突然抢走卡尔马龙风头的梦之队得分王,惊讶他的风趣和对安哥拉的嘲弄,然后他在后两年的季后赛里跳投绝杀了罗宾逊,在超音速的天王山和抢七里拿下43分15篮板10助攻还有44分24篮板,并在第二年用一场56分14篮板就地凌虐了韦伯,还留下了“我死后有的是时间休息”的经典名言。一夜之间,查尔斯巴克利就从恶棍,在炸鸡和职业道德里会选择炸鸡的巨型吃货变成了斗士的代名词,真是太棒了。
至于大梦,我们太熟悉了。只说一点,在他打出那两个极具统治力的赛季一年之前,如果你驱车驶过休斯顿的大街并打开音响,你一定会听到火箭试图交易被检查出了一点心脏问题的奥拉朱旺。现在看来,我们会愤愤不平的想“这他妈的可是大梦”,但在1992年的夏天,火箭就是这样一度对他放弃了希望,试着用他换来克里斯蒂安-莱纳特或者别的什么。
是的,加内特、巴克利还有奥拉朱旺一直在那里,在他们没获得突破时我们就应该多少推测出他们可以达到08、93还有94水平,在他们夺冠或者巅峰时也不应该遗忘06、88还有92的窘迫。为什么我们不能唯物主义一点,别总把一切归于莫名其妙仿佛雄性激素一样玄乎的领袖气质、顿悟,还有“让队友变得更好”,而是认为这一切只是因为奥斯顿索普、肯尼史密斯开始像冠军级的球员了?
安东尼-戴维斯一定在遭受相同的灾厄。
从他第一次从球员通道的阴影里走出,并舒展身体完成NBA球员的第一个扣篮开始。他就一直沐浴在“WHOOOOO~~~”这种从前属于大卫罗宾逊和德怀特霍华德的惊讶声里。曾经用来形容加内特的段子可以完美应用在19年的戴维斯身上——如果你让所有球员在体育馆里进行长达半小时的自由热身,挑选一个完全没看过NBA的路人对他们进行评价,勒布朗、杜兰特、扬尼斯和维斯布鲁克一定会成为这位老哥的首发,但我愿意押上一杯豆浆赌戴维斯会是他的状元。【注3】
内线超级巨星是分种类。奥尼尔和奥拉朱旺们坐地起桩,是进攻端的大锚,进攻发起点和一传轴心,天生具备更强的支配球能力,能尽可能的提升自己对球权的占有掌控进攻;安东尼戴维斯和斯塔克迈尔游移奔走,是进攻端的火炮,进攻终结点和最锋利的大刀,他们处理球权的能力有上限,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后卫,但天生具备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终结环境,并且,不粘球。
不会有比00年的鲨鱼和95年的大梦更好的第一类内线了,我很确信;但第二类内线在最高舞台上的极限是怎样的,我不知道。
奥尼尔贾巴尔们都不是这类的,张伯伦介于两者之间,查尔斯巴克利曾经是但最后转型成了第一类,大卫罗宾逊或许是完美的模板但早生了二十年因此别扭的用着他的屁股往内线挤,霍华德同样出生的早了一点,斯塔克迈尔的攻击力无可指摘但并没有防守,是的,安东尼戴维斯有这类内线最好的体格和习惯、最好的潮流环境、位于持球手自古以来质量最高的联盟,并且并不缺防守。
霍乐迪是我最喜欢的全明星边缘人,但自己承认“并不喜欢打控卫”,自15-17年间出战了结束总共出战了172场,完全健康的场次还要更少;在前场决定防守的年代,鹈鹕最好的锋线是所罗门希尔。在1月份对篮网那场比赛里,拿下34分24篮板4助攻3封盖的安东尼戴维斯在终场哨音响起后在替补席上发了一个10秒钟左右的呆,然后挑了挑眉毛。在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AD被锁链拷在一间五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录音机里播放着竖锯阴沉又性感的变声——“快想想办法找到钥匙,不然你的名字就会和79年的摩西马龙、92年的奥拉朱旺、07年的加内特们列在一起,只能在TNT演播室里和巴克利一起轻吻奥尼尔的屁股,嘎嘎嘎”。
这一切的故事都像我曾经目睹过的无数个夏天,最后他真的申请了交易,就像无数个夏天最终的结局。
是的,直到现在我都不喜欢MVP级别球员像玩具总动员一样随意拼装组合,我不喜欢这样的行为,但我无法责怪他,一如我无法责怪想和保罗皮尔斯还有凯文约翰逊一起打球的加内特和巴克利一样。
戴维斯生涯没搭档过一个兼具实力与硬度的锋线伙伴,现在他有勒布朗了;戴维斯是历史上最能贯彻“掩护、空切、接球、吃饼、防守”的第二类超级内线,现在他遇上了NBA历史上持球影响力最强的两位外线之一,我们必须得看到这个故事的结局。
向一位历史前五级别的球员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荒谬到让人感觉是个恐怖故事,但这确实是过去十五年里一直在发生并且困扰了我们这一代人很多年的问题。
我没见过比勒布朗更纠结的顶级运动员了,真的。
在2011年之前,他过早的承担起了一些揠苗助长式的期待。在格洛丽亚身边的时候他自己做决定,他是贫民窟里立志要当亿万富翁的早熟青年,在千万合同面前冷静的做抉择,在寄宿的初中教练家里早起一个小时小声洗漱避免打扰到原主任的正常作息而失去仅有的容身之所。
从阿克伦到克利夫兰,他还是在自己做决定。那些在他身边奋战过的人,不是比他还幼稚年轻需要他拉着手一起出场让队友沐浴在他的光环下的瓦莱乔们,就是里基戴维斯这样的逗哏或者大Z这样忠厚老实的伙伴。卡里姆和邓肯都读完了大学,拉塞尔有主教,史密斯塑造了乔丹,菲尔框正了科比以及鲨鱼,张伯伦和他一样野蛮生长但没有网络时代下的形象包袱——勒布朗一直是最强的,最多的资源和最多的权威,没有人曾在他身前做领导者,低沉的对这个高中生说出“做好你自己,这次听我指挥”。
于是,勒布朗一直在纠结,纠结他作为领袖的最佳模式、迈克尔乔丹靠本能杀戮,科比在06年之前模仿过但后来走了出来,邓肯靠坚忍领袖,拉塞尔用血与火熏陶球队,而勒布朗只靠自己学习。在2014年之前,他把《乔丹》、《邓肯》还有《魔术师》分门别类的装订成册,然后在适当的时机考虑用哪一本来渡过眼下,但从来没有试着用本能写一本《勒布朗》出来。
魔术师和乔丹的基因在他身上并没有结合成一个崭新的样子,而是成为一个有点别扭的倒影,让他在某些时段想安安静静待在一边,做用气圆斩和太阳拳切断弗利萨尾巴的库林;但在某些时段好像突然又记起了大众的期待,告诉自己要跳出来亲自和对面放一记龟波。
江湖上总流传着勒布朗生死战助攻少得分篮板多的传说,因为这个有着被动攻击性人格的别扭壮汉只有在沙鲁踩爆16号脑袋的时候才能变超二,真是特么的让人头大。
于是,11年的时候勒布朗翻车了。那一整年他做过的所有决定都像被里基戴维斯和JR上了身,让我想从电视机里把他揪出来质问他是不是签订了一个像WWE一样的脱口秀节目或者被柯南在背后注射了麻醉针才满嘴胡话。
那年是他25岁的夏天,或许只在那一年,我第一次觉得勒布朗像一个同龄人而非四十岁的大叔顶着二十岁的皮了。
然后是韦德的鼓励与支持,一夏天关在屋子里的反思,大灾后的连冠,13年在美航中心的著名演讲:“我是俄亥俄的孩子,我是勒布朗詹姆斯,我站在这里,我再也不在乎你们说什么了。”
然后,两年后他带着打吊瓶的德拉维多瓦为首的残阵骑士把67胜的勇士逼到第六场,场均35分13篮板8助攻赛前告诉大家要做艾弗森。我们第一次觉得这是勒布朗在球场上毫无杂念的做自己,“我就是打球”了。
一个30岁,已经拿过4个MVP和两个FMVP坐进历史前十的球员,我们居然异口同声的认为他才第一次抛开乱七八糟的杂念去打篮球,真他妈的是活见鬼了。而直到去年勒布朗51分的时候,一个看勒布朗十二年的球迷在感慨”勒布朗第一次称心如意,如86年的伯德,92年的乔丹一样贯通了自己所有的技术“。【注4】
我曾经提过一个概念,叫做”建队成本“。这玩意和球员个体强度无关,成本的高低也不制约上限,只是会影响把这个球员发挥到极限的难度。
迈克尔-乔丹需要篮板手和什么都能做一点的二当家;斯蒂芬-库里需要能掩护能传球的内线搭档和能推转换的角色球员群;哈基姆奥拉朱旺要射手和霍利这样四号位搭档;鲨鱼需要全面外线当副攻手;加内特和杨尼斯都需要球队有单挑手接管——球星之间的强度高低不论,但一支球队集齐最适合球星的这些球员的难度高低是有区别的。
勒布朗的特性和喜好,他最喜欢的队友一定是能给他提供攻框空间的射手群;无球功底强,又能在他拉动防线分球后在弱侧解决问题的单挑手(可以看做韦德和欧文以某种比例结合);还有能参与掩护,最好能够外拆的长人。
不不不,别误会,这个世界又不是非黑即白的。勒布朗当然可以化身魔术师形态把莫兹科夫喂的肥肥胖胖;上赛季在没有攻框空间的湖人可以突然化身中投小王子大量增加自己持球投比重28+8+8,但那是因为自身的强度太高了,切换一种模式依然卓越,但他生涯进攻最好的三个季后赛——前骑士时代大Z射程最远,外围弓手最多的09;后骑士时代重型内线彻底被弃用,乐福与特里斯坦交替站五号位的17、18。
这个建队成本不说多高,但也必然不低。
大多数时候,球队没有这样的极致配置,比如05-08,骑士是在把勒布朗当侧翼单挑王建队,给他防守和篮板手;12-13,他和韦德彼此吃空间,热把他当小鲨鱼用,让他背身带射手和空切,这都不是最合适勒布朗的人,但勒布朗强行消化了这些。当然,最适合勒布朗的人,也确实难找。
尤其是,防守四要素,无非是限制对方的投篮效率(少让对手出手三分和篮下);限制对方的罚球(控制杀伤和攻框);限制对手的前场篮板(减少对手的进攻回合);然后是增加对手失误。
最适合勒布朗的是能挡拆有投篮的机动性长人,这类长人大多速度快但体重轻,重攻而轻防,篮板保护和护框做不爽利,无疑有悖于四要素的三条。因此,勒布朗带的几个顶尖强队,要么是骑士这种架起炮仗对轰,直接淹没对面的进攻强队;要么是热这样外线施压加局部夹击,舍三分造失误,用运动能力补。
话说到这里,大家也该明白了——除了射程没稳定达到三分线,安东尼戴维斯是那种勒布朗等了一辈子的长人,在他34岁这年。
——在巨人中的无球破坏力,基本看到历史总统山了。并且乐于且一直以来习惯这么打,乐于给霍乐迪隆多们持球,自己安心切入不声张。
menshion
· 上海真是好文,一直以来都觉得和詹姆斯最搭配的就是加内特雷阿伦,现在詹姆斯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加内特,希望两年后能把比尔弄来,那就又有了雷阿伦了,到时候詹姆斯完全可以转型为大号基德或者魔术师的角色,不仅可以延长詹姆斯的职业生涯,湖人也能保持长久的竞争力。
无籽花生
· 江苏满满是bs风格的文章,一个接一个的抛梗真的好爽。我们同样期待,有个这样完美天作之合的内线,34岁的勒布朗书写传奇,会不会像掉个个儿的魔术师和天勾,一起打到勒布朗40岁?等不及看他们的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