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皮尔洛重新定义后腰”,“改变足球的19人”,以讹传讹都到团区了。我科普一下。

avatar
关注
说实话,这个纯扯淡的谣言我看到起码几十次了,但我懒得较真,而且别人在别的地方怎么说,我也不喜欢去掺和。没想到,现在团区也拿这说事了。不知道拿这说事的是毛迷还是团迷,也懒得一个个去回复,我统一在这科普一下。
中文能找到最早的新闻是2005年《欧足联评改变足坛历史19人 皮尔洛出人意料入选》,原文很清楚:

最新出版的UEFA官方杂志《CHAMPIONS》代表欧足联给出了答案,在本期杂志头版主打文章中,欧足联资深作者列举了19位改变世界的足球运动员(19 players who changed the world)和一名裁判,从这份19人名单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次完全“欧洲化”的评选结果,以球王贝利为代表的50-70年代巴西球员无一人入选,名单中仅有的两位来自南美的球员马拉多纳和斯蒂法诺也都曾有过在欧洲赛场的辉煌经历。
意大利球员成为此次评选的赢家,此次评选共有四名球员入选,创各国之最。而AC米兰球员皮尔洛则颇有些令人意外地成为了此次评选中最年轻的球员,他和队友马尔蒂尼、新近复出的法国中场齐达内是名单中仅有的三位现役球员,而唯一的一位裁判同样来自意大利,那当然就是刚刚宣布淡出江湖的科利纳
除了四名意大利籍球员和科利纳之外,名单中另两位巨星级人物(齐达内、马拉多纳)也曾经有过征战意甲的经历。
上述6位曾有意甲经历的球员之外,另外13位入选“改变世界19人”的球员分别是:50年代匈牙利球员库巴拉和希代古提、50年代皇马王朝缔造者之一斯蒂法诺、50年代英国教练吉米霍根、首届欧洲足球先生斯坦利-马休斯、50-60年代法国中场球员科帕、60年代曼联天才乔治-贝斯特、60年代南斯拉夫门将拉登科维奇、70-80年代前苏联球员布洛辛、德国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世界杯最佳射手穆勒、荷兰天皇巨星克鲁伊夫、曼联国王法国人坎通纳。

实际上,这就是一篇意大利记者投稿,然后被欧足联的杂志刊登出来的文章,之前在虎扑还曾看到过有人通过外网找出那篇文章。英文标题是《19 players who changed the world》。
10几年来,从没见过皮尔洛之外的球星的球迷用这个所谓的“改变足球”来吹嘘球星,唯一拿这当尚方宝剑的只有皮尔洛的球迷。最初是从“欧足联官方杂志认可”吹到“欧足联认可”,后来又有人吹到“国际足联认可”,这两年又见到直接甩开官方,吹成“历史认可”之类的。
哎,不是否定皮尔洛拿到的成绩,而是他的球迷实在太能吹了。如果要论改变足球,米歇尔斯、克鲁伊夫、雅辛、瓜迪奥拉、博斯曼,随便哪个都更有代表性。一名在前腰位置发展不下去,退到后腰才如鱼得水的倒车型球员,倒吹上天了。米歇尔斯、雅辛、瓜迪奥拉等,哪个不是实打实的推动了足球往前发展的?哪个在开倒车?
开倒车短时间内能取得一些成绩,但长期而言是没法引领潮流、吸引人才和资本的,事实已经给出答案了。无论皮尔洛在意大利、尤文、AC米兰,阵地战时都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拿欧冠的2003年,17场也只进了21球;2007年13场只进20球。
发布于四川阅读 7492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圣卡西一号楼主

· 四川
首席军医皮尔洛很偉大,但足球是一个越往前拿住球越難的運动,禿子可以在前面各种卸帶传射,難度不比皮尔洛在后面低收起

不说别队,就单从皇马这些年的沉浮来看,也是偏攻击更容易获得荣誉,也就要求球员具备这样的能力。0607卡佩罗、穆三年,都是偏防守,而安胖、齐祖都是平衡偏进攻。 很简单的逻辑,越往对方禁区,对方人越多,处理球的难度也越大,传球的精准度要求也越高。所以同为组织者,即使他们短期内获得的荣誉差不多,但难度是不一样的,发展潜力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大家都后置去组织,每场0:0,最后点球大战就完事了。

亮了(4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首席军医

· 上海

皮尔洛很偉大,但足球是一个越往前拿住球越難的運动,禿子可以在前面各种卸帶传射,難度不比皮尔洛在后面低

亮了(3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