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对忠诚的的讨论是不是跑偏了?
为什么有些人一讨论忠诚,就是球员和管理层的关系,这明显跑偏了吧?
球员负责打球,管理层负责组建球队,双方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总冠军)努力,这是相互合作的关系,所以球员对管理层有啥忠诚可讲?
包括老板,固然球员工资是老板发的,但工资多少是市场决定的。就像我们去公司上班、领工资,你只会觉得这是正常交换,这里面有什么忠诚?除非是特殊情况,比方库班和诺维斯基这种。
所以要说球员对球队的忠诚,那也是对这个球队球迷而言的,首先,没有球迷,别说这个球队了,NBA都得玩完;其次,在某种程度上,球队是属于球迷的,一个球队,老板可能转手,管理层可能换人,球员可能退役,甚至球队都可能解散,但只要有记忆着这支球队的球迷,这支球队就依然存在。这就是为什么,虽然从西雅图完整搬到了俄克拉荷马,但雷霆却没有继承超音速的历史。
球迷真金白银支持球队,从一个球员进入球队开始,就成为他最初的一批支持者,一路关注陪伴着球员成长,同时也希望球员能帮他们获取胜利和荣誉。没有球迷,就没有球星。
所以如果真有忠诚这回事,那也只能是球员和球迷之间,至于如何判断球员是否足够地回馈了球队球迷的期望,这个也许并没有一个完善的标准,但有两个例子可以用来说明。一个是纳什去湖人,主场球迷打出“It's ok, you can go”的标语,另一个是詹姆斯两次离开骑士,第一次球迷烧球衣,第二次却只有感谢,因为那个冠军足以偿还一切。
至于最近开始流行的管理层也应该对球员忠诚的说法,这个也没道理,因为刚才说了,球员和管理层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忠诚不忠诚可言。管理层要是有忠诚,那只能忠诚于老板,因为有人会蜜管理层吗?但如果把球迷看成球队真正的主人的话,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我还是要说类似安吉交易小托马斯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小托马斯是波士顿球迷眼中的城市英雄,而安吉这种做法,无疑是一种对球迷的背叛。
不过中国球迷大部分都是球星蜜,不是球队蜜,所以球星换多少队,在球星蜜眼里,和忠诚也不搭边。
这也是NBA国际化的后果,对于大部分非本土球迷,没有了来自家乡的认同感,所以更容易成为球星蜜而不是球队蜜,因此我们看到这些年,球星的主动权也水涨船高,而NBA,也就越来越没有“忠诚”可言。
凜冬的寒风
· 江苏球员可能会表忠心,但是资方那边这种东西不存在!
左手的烦恼
· 湖北对商业联盟鼓吹忠诚的人,希望你生活中也能贯彻你的理念,记得永远不要换工作,更不能放弃自己的家乡去大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