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因,很少有时间看电视剧,上周小舅子来旅游住家里安利了《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剧(岳父岳母及小舅子现住西安青龙寺附近),于是上周四开始到昨天,一口气看了23集。
第一个个人观点:好剧。服化道一流。剧本扎实,摄影画面非常饱满高级。主角和配角表演时有惊喜。当看到葛老居然是两获奥斯卡最佳配角提名的曼
Djimon Hounsou出演的,着实有点吃惊。
第二个个人观点:这部剧从制作水准上说大制作一点都不过分。但由于基本是以24小时为全部场景时间来展开的。所以有很多地方无法把故事的背景和内在逻辑讲透。这恐怕也是这剧目前口碑很好但热度不高的原因之一吧。他的叙事结构和厚重的深度,不符合现在一些热播剧的套路,也不符合一些观众的口味。
昨天23集“长安崔器”杀身成仁这集,至今还在回味。看今天讨论贴,居然还有观点认为这集让这剧崩了。可见这剧不是什么人都看的懂的。实际前几天也有说这剧一般全靠雷大头一人撑的。没雷大头更没人看了。
所以这会随便写两句,以观众视角看看张小敬和龙波这对对手是怎么撑起这个剧的。
盛唐是中国历史上文治武功鼎盛的一个时期,辽阔的疆域,包容的文化。在这个背景下,长安作为大唐的中心,说是当时的世界中心不为过。所以,居中那些形形色色的人拼了命也要留在长安,一些人从骨子里痛恨长安,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张小敬和龙波(萧规)都是募兵。这里有个重要历史背景,唐初都是府兵制(屯田的军户组成),均田制逐步破坏(由于税制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这个徐斌通过造纸提到过),脱田逃籍军户越来越多以后,开始慢慢改为募兵制(临时招募,战后解散)。这也是盛唐转衰弱的原因,安史之乱的政治原因。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张小敬萧规还有崔器,都是为了最终能留在长安,才去当募兵戍边的。而张小敬萧规,九死一生被抛弃在先,回到长安又受到更多的不公正待遇。本就可能有战争创伤后遗症,又加上亲人惨死的刺激,所以张小敬格杀上司成为死囚,萧规则成为本剧至今的大反派,要炸了长安。
明白这些背景。张小敬,萧规,崔器,他们就都是鲜活的,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了。不能以简单的逻辑和好坏去判断一个人。就如徐斌嘴里的张小敬一样,办案从不直接断人好坏,而是研究他们的生活背景,人只有求而不得才会作恶。
张小敬:天才,(20出头就从募兵做到参将,三品了),能够洞察人性(办案审犯能审的犯人痛哭流涕彻底崩溃),林九郎在23集里就说到他能从28岁还是个街上的混混儿到六十岁成为右相。靠的就是四个字“揣摩人心”。
可见,这样一个人是一个可以出将入相的人。
剧中的逻辑上,张小敬实际上比萧规更可怕。他如果想炸长安,他会比萧规做的更绝。(从那些部下死心塌地给他做暗桩上看的出来,张小敬之前很得人心)
萧规:第二个天才,就剩九人还能取笑作乐,胆子够肥。西域经商能成为巨贾也不是常人。御下有术,心思缜密。也是一个能洞悉人心的狠角色。
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很自负。睚眦必报(非贬义,也可以理解为有原则,恩怨分明)。
所以张小敬外号五尊阎罗。
而萧规,敢于从密道突袭靖安司,在看到崔器一个出来应战而又同是陇右兵,自负的他选择用给他三通鼓响的时间看崔器会不会怂了。就很符合他居中的人设逻辑了
到现在,很感叹整个剧本的扎实和丰富。各种配角也很出彩(片头只露了一脸的老者是水浒林冲的扮演者周野芒)
另外,导演一定是受了绣春刀1、2的影响,才选择了雷佳音和周一围,因为雷佳音在绣春刀里也是一个下级办案武官的角色,也是被人陷害。而周一围,也是扮演了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甚至连发型都没变,绣春刀里扛着一个长柄马刀,本剧里也是一个长柄的钉头棒。
个人观点,实际上龙波的表现难度很大,所以是周一围来演。雷佳音演的张小敬伟光正的一面感觉微微不自然。张涵予来演可能年龄和气质会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