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纳达尔突然打不过费德勒德约了
在大满贯里,纳达尔一直是三巨头中胜率最高的,19胜10负(对费德勒10胜4负对德约9胜6负),什么时候成了三巨头中最软的一个了,对德约还好理解,毕竟德约岁数差不多伤病少一些,但打不过费德勒就令人费解了,年轻时候都能赢,现在费德勒38了反而打不过了
袒肩菩提
· 广西现代网球是底线网球,底线是一切的根本。纳达尔对费德勒和德约的H2H变化也源自底线实力的对比变化。 先谈费纳。 凡事有得有失。都说牛小拍换大拍。其实纳达尔早在10年就换过球拍,加磅以增加攻击力了。更不用说他的发球对比早期的自己,简直判若两人。 但纳达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持续的伤病,正手,移动不可避免的衰退。让他在早期在巨头交锋中占优的体系无法持续。早在09年马德里,我就观察到纳达尔的正手已经无法有效压制费德勒的反手了。 以往费纳的底线多拍模式就是纳达尔稳定压制老牛反手,老牛要么出浅,要么出界,要么下网,要么强行侧身进攻,留出正手位的巨大空挡。老牛是进攻压力更大的一方,一旦有过渡球就面临纳达尔正手的进攻。而在17澳网之后费纳的一系列交锋里,面对纳达尔的正手斜线老牛的反手随便推挡,根本不加力,也不变线,送回原地就行。反而是纳达尔的正手无法稳定落点,经常出浅然后老牛看准机会扫一个角度,纳达尔立刻失去位置,陷入被动,直到分数终结。今年温网,为了摆脱这种局面,纳达尔一度试图打两边分点,复制德约的套路,但是纳达尔的反手质量如何能有德约的效果。强行送费德勒正手的结果只能是更加悲惨。如今费纳决的观感就是,纳达尔发球局局局保胎,看上去纳达尔都是更多(尝试)底线主导进攻的一方,但底线节奏完全掌握在老牛手里,老牛想磨就磨,想打就打,想放小球就放小球。甚至是进入到20拍以上的极限多拍磨血条的回合里,这在以往是拍数越多,纳达尔赢面越大,如今也变成纳达尔首先失去位置,撑不住出界。再加上两人原本就存在的发,接发环节的差距。这比赛还怎么打? 可以说老牛最近硬草对纳达尔的6连胜,绝非偶然。就是两人真实能力的对比,跟心理没有太大关系。往后两人的交锋,场面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再谈纳德 2010年纳达尔年终总决赛小组赛2:0完胜德约,当时两人的H2H来到16:7(只差一场德约就进入所谓的火鸡俱乐部),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纳达尔和德约的底线水平是历史前②无疑,两人底线四条线对比,纳达尔反手直线,斜线全面劣势,全靠正手两条线死顶。早期纳达尔可以依靠力量和球质的优势硬吃,或者进入极限多拍依靠体力和跑动的优势磨血胜出。最经典就是09大师赛红土三连碰。后期德约反手稳定性提升到巅峰,两人交锋就逆转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德约的发接发吃死纳达尔,可以通过这个环节一开始就获得底线相持的优势。 其次,德约反手斜线可以稳定HOLD住纳达尔正手斜线,并随时攻击纳达尔最弱的反手位。大家可以观察,纳德两人的底线相持,不管纳达尔前面取得多大的优势,只要德约勾一个正手斜线到纳达尔反手位,一切都会回到起点。因为纳达尔反手终结分数的能力太差。回头来看,我是很惊讶纳达尔生涯可以赢德约那么多次。
agrael
· 广东自从08温网后,纳达尔四大满贯对费德勒应该都是胜势,现在打不过应该是15-16年flop后改变打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