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以为,闻染之死堪称长安十二时辰的重要转折点

avatar
关注
一直在追看长安十二时辰,确实是一部非常喜欢的电视剧。
除了在版上一直备受赞誉的服化道,这部剧的剧情发展,乃至导演的叙事手法,都非常吸引我。
不过昨晚的闻染之死,感觉处理得并不好,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影响全剧发展走势的重要转折点。
首先,闻梁之死很突兀。此处所说的突兀,不仅指剧情上的突兀,事实上闻染这个人从角色设定上来看,几乎就是必死的。只不过,个人感觉处理得太过仓促简单。考虑到闻染和张小敬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她的死其实大有文章可作,死的时机、死的方式都有比剧中更好的选择。可惜导演偏偏选中了这一种。
其次,闻梁之死张小敬的反应。这一点在版上可见,备受争议。我个人的理解是,张小敬这一天一直在致力于拯救长安百姓,当时在闻梁必死的情况下,他选择跑上去阻止伏风雷,也并非说不通。不过,这又太不像张小敬了,如果是大侠郭靖,他肯定是坚定不移地放弃闻梁的尸身,然后这是张小敬。张小敬并非郭巨侠那样文武双全、时刻以大局为重的人,至少应该表现出他的纠结与挣扎。不过,即便张小敬选择了上楼可以理解,可是剧中表现出的他的反应,依然太过平淡了。这块大家说得比较多,就不多说了。
再次,闻染之死导致的另一个后果是萧规临时改变了计划,决定去和圣人聊聊。最后时刻他神奇地选择相信张小敬,这么容易就相信张小敬,与心思慎密的人物性格设定显得有些矛盾。而且,如果他认为,张小敬这么容易就改变初衷,他其实也没必要一直和张小敬捉迷藏了。这次安排决定了这次计划的失败。那么,他改变计划的初衷何在?我理解,有一个理由可能是,闻染死了,而闻染是此前预定传诵他们英雄事迹的人选,所以他选择到皇帝面前面述,以这个方式让他们的故事流传下去?但是如果计划顺利实施的话,不是应该所有的人都被炸死吗?萧规见到圣人,得知他把第八团的名字时刻记在心间(不去考察这个细节的合理性,这显然是不符合常规的,不知后面是否还有说明,比如严羽幻刚刚跟他提过这件事),那一刻情绪突然宣泄出来。单从技术上来说,周一围表现得很好。不过还是有些生硬,这样一个多年来抱着必死之志一心报复的人,原来只是因为心中这么一点点心结,感觉有些说不通。不过,总的说来,萧规自从改变计划之后,后面的选择就让人觉得不可理解。
最后,圣人被挟劫出宫,这部剧开始由历史正剧向娱乐剧演变。我个人以为,能够在大殿之上与圣人对话,应该就已经是萧规的智慧及其可支配的资源所能达到的高峰了。毕竟只靠十几个老兵,在宫庭之中劫走至尊,有点太魔幻了。然后这部剧真的就这么演了。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萧规这么做的目的何在?他以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追随者被屠戮的代价,把圣人带出了宫,但是似乎自己也不清楚要做什么,要去哪里。而他和张小敬之间的关系也让人难以理解,总的来说,一切都变得诡异起来。
以上是个人的感觉,闻染之死处理得太仓促,使得昨晚几集的叙事风格大异于前,人物关系混乱,角色心理暧昧验明,剧情也开始了较为明显的娱乐化转向。
而这个不太理想的处理,很可能会对整部剧集的最终评价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发布于北京阅读 590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天佑海燕

· 黑龙江

有同感,李隆基这样的“圣人”跟着龙波坐“索道轮滑”看得我觉得很变扭。闻染死的那段也处理的不好,之前都觉得这个角色的作用就是“闻无忌的女儿”,没有任何实际活动,反而因为这个身份享受了张小敬和龙波太多特权。本来还期待她会做些什么,像崔器姚汝能那样做到人物的升华。结果她就这么死了,坐实了她除了“闻无忌的女儿”这个身份,什么都不是。

亮了(44)
查看回复(5)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尊贵的十五冠球迷

· 北京
天佑海燕有同感,李隆基这样的“圣人”跟着龙波坐“索道轮滑”看得我觉得很变扭。闻染死的那段也处理的不好,之前都觉得这个角色的作用就是“闻无忌的女儿”,没有任何实际活动,反而因为这个身份享受了张小敬和龙波太多特权。本来还期待她会做些什么,像崔器姚汝能那样做到人物的升华。结果她就这么死了,坐实了她除了“闻无忌的女儿”这个身份,什么都不是。收起

索道轮滑最初出处刺客信条启示录,最贴切出处刺客信条奥德赛,只能说马伯庸真是刺客信条真爱粉,哈哈

亮了(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