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篇帖子是18年世界杯之前写的,前几天看见有朋友议论02巴西三中后卫,所以顺手就回复了。谢谢很多朋友的鼓励,也有朋友建议我重新发帖,且那个02巴西三中后卫帖子在话题区神秘消失,所以重新发一次。
我这个人有强迫症,觉得新壶装老酒对不起观众,所以想再多点内容。但要我再修订一次,也嫌麻烦,码字这个事情累,修订编辑加工更累。所以这篇帖子没修订,直接在文章后面再补充一些02巴西球员的内容。看过前面内容的朋友,直接拉到最后阅读补充部分即可。:)
《一个巴西球迷浅谈2002年巴西队的强和不强》
02的巴西比98年的巴西,话题的存在感少很多,似乎很多时候是在“攻击”罗纳尔多“抱大腿”拿世界杯、或者巴西没遇到强队运气好才拿世界杯的时候才出现。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98年的巴西太戏剧性。 而02年的巴西,七战七捷几乎没有戏剧性。 正好今天(其实断断续续写了两个多月了……)有点空,先不谈我之前想谈的现在的巴西队,让我们回到16年前。
还是要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喜欢的球员,实事求是分析很难,但我尽量往那个方向去谈。 另外,再强调我一直强调的观点,别只看数据,数据不是唯一,只能作为参考。
谈荣誉也是一样,有人一辈子没拿世界杯,有人拿世界杯奖牌好几次,不代表前者不如后者。 再比如后面会提到一个巴西人,这哥们在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几乎年年包揽欧洲金靴,不代表他比C罗同学……
还有,我没有去查一些具体情况,都是凭借记忆力,可能有一些问题,还请指正。 非要拿数据和荣誉,尤其是只拿数据和荣誉说话的朋友,以及见不得说自己喜欢的球星和球队有短板的朋友,麻烦让我离你远一点,谢谢。
02的巴西,其实要从99年开始谈起。 98年的意外丢冠,其实一点不意外,还在最后的决赛成就了新的世界杯得主和一个齐达内。
98年之后,巴西队大量的94元勋比如邓加贝贝托阿尔代尔和98“水货”巴亚诺桑帕约正式或非正式的退出国家队。 再见巴西队是在99年的美洲杯上,小罗禁区里挑球过人射门得分妥妥的复制贝利经典。
99年的联合会杯,小罗带队最后输给墨西哥,不过小罗应该是最佳球员。 所以,首先要纠正一个观点,小罗不是02年才横空出世,至少在巴西球迷眼里,他01年转会去大巴黎之前就已经是巴西队当仁不让的主力竞争者。 其次,罗纳尔多的情况不用多说了,都知道他99年美洲杯之后一直到02年世界杯之前,远离巴西队。
好了,在万众瞩目的罗纳尔多养伤期间,巴西队在干嘛呢?
和95-98年的巴西队建队思路非常明确不一样,99-02年的巴西队,可以说是非常混乱的。 一方面是需要和过去几年的巴西队一定程度上说再见,新鲜血液的加入有一个磨合的过程。
除了98年世界杯的主力卡福、卡洛斯、里瓦尔多、德尼尔森(从天之骄子到水货两极分化的典型代表,一直到01年才重新出现在巴西队中)之外,大量的新人或中时代或老将参与了建队,比如迪达、马科斯、小罗、埃莫森、阿莱克斯、阿莫鲁索、万佩塔、塞尔吉尼奥、泽罗伯托、康西卡奥、卢西奥、罗克儒尼奥尔、埃德米尔森、克里斯、胡安、大儒尼尼奥、小儒尼尼奥、埃维顿、贾德尔、罗马里奥、华盛顿、埃迪尔森……
以上还是我有印象对得上号的球员,还有的人只记得名字但已经对不上号的什么拉蒙、罗申巴克、阿尔维斯(前锋),以及好几个完全记不住名字的中后卫和中场。
要把这些人组合在一起,本身就很难。 但更难的是,主教练换了三任:卢森博格、莱昂、斯科拉里。 其实这三人都是有能力的,也一个比一个强势,成绩和选人不能代表他们三人就只有斯科拉里最NB。
但是,为什么斯科拉里成功? 开个玩笑,因为斯科拉里有罗纳尔多。 卢森博格有罗纳尔多的时候,拿下美洲杯,没有之后就一路走低。 莱昂没有罗纳尔多,不到一年就下课。 好了,不开玩笑,我个人认为是因为那时的斯科拉里懂得变通。
从94年开始到02年之前,巴西队的常规阵容就是442。 中场设两个后腰一个主拦截一个主串联,左右两位组织前卫,两个边路助攻,两个前锋一个突前一个经常回撤、两个中后卫一个主高一个主速度。
因为成功的经验就会不断复制,94年不就这样成功了吗?
虽然我们知道,球员会换代,所以成功的经验一定要根据新球员的特点及时修正才是。 但事实上,往往直到出现大的问题,才会去修正,有时甚至不修正。
巴西队98年之后,就是这个问题。顺便说一句,这几年的巴塞罗那也是这个问题。 虽然扎加诺离职,卢森博格和莱昂的交替,但442的阵容和打法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球员。
首先,边路的卡福、卡洛斯这两位划时代的史诗级边后卫在本职工作上有欠缺。 不管是什么原因,比如是不是他们攻强守弱、还是没人做好补防、或者是战术要求导致,总之个人认为他们比起94年的尤尔金霍、莱昂纳多、布兰科来说,防守不够稳健。
其次,中后卫无论高的卢西奥、还是有速度的罗克儒尼奥尔,防守都挺冒失,其他球员不冒失但综合能力又不如冒失的这两位。
再来看看前场,无论上谁都不能不上里瓦尔多。但里瓦尔多的特点决定了中场缺乏硬度和串联。
所以,这段时间的巴西队在442的神律之下,说得过分点就是互爆,说得正常点,就是进攻威力十足,也可以犯低级错误被人偷鸡。 加上不停的尝试球员…… 所以,遇到墨西哥当时这种精神属性爆棚加脚下功夫不错的球队……悲剧了,而且还是经常悲剧。
接下来就要说在度过跌跌撞撞的预选赛之后,斯科拉里是如何通过变通实现的对巴西队的改造,以及罗纳尔多和多位球员的重要性。
02年世界杯上众所周知的352登场了。
这绝对是一个天才的改变。
既然不管怎么尝试,防守都不稳,那就增加一个中卫吧。 高的卢西奥、有速度的罗克儒尼奥尔,再加上一个法国踢球的埃德米尔森,虽然埃德米尔森硬度一般,但胜在冷静。
罗克儒尼奥尔负责蹲坑,卢西奥负责上抢和插上,埃德米尔森负责……救火。 埃德米尔森也不完全是救火,他更多的是出现在后腰和中卫的位置,有时候还上去来一脚……所以世界杯就进了一个漂亮的天勾。
现在两位史诗级的边后卫总算可以安心突突突了吗? 还不好说。 但至少防守理论上是可以了,而且堂堂巴西总不能上6个后卫吧?
现在要做选择题。 上了5个后卫,中前场还有几个名额? 5个,按照巴西的传统,42的中前场少了一个名额。
那就32吧。 2个前锋得有吧?2个组织前卫得有吧? 那就只能少一个后腰了,反正我们有5后卫。 何况那时的队长埃莫森本职工作就是后腰。 给他准备的两个后腰替补:吉尔伯托和万佩塔,大家都熟悉,不多说了。
所以我们看到的巴西前场32主力,就是后腰埃莫森、左边里瓦尔多右边大儒尼尼奥、前锋罗纳尔多小罗纳尔多。
这就是02世界杯开赛前,巴西原本设计的主力阵容。
到这里,我们先来说说,中前场的这些人是怎么选择的。 因为前面说了,99-02年,巴西尝试了一堆中前场。
可能换个国家,没那么恼火。 但那时候的巴西,人才过剩,可不是10-14年的巴西。
首先是前锋。 罗纳尔多复出之后,只要没伤,不管有没有状态,就和98年决赛一样那是必须上场的,谁让你是外星人?
那么罗纳尔多的搭档是谁? 很多人认为应该是独狼,罗马里奥联赛宝刀未老,而且世界杯预选赛还有进球,但斯科拉里就是不选。 所以很多人认为斯科拉里是故意的,反正就是各种脑补两人的关系。 这很正常,普通人的思维都是这样,你不选我看好的谁谁谁,那就是你一定有猫腻。
拜托,罗马里奥那个时候少说也快36了,他真的是不可或缺的吗?又不是现在的巴西右后卫…… 而且罗纳尔多大伤之后,搭档必须是一个能经常回撤到中场接应的前锋。 所以,能跑能传能射门以前锋出道的小罗必然成为罗纳尔多的搭档。
至于替补,再带俩个前锋吧,路易松和埃迪尔森,一个是罗纳尔多的替补,一个是小罗的替补。 为什么不带那几个在欧洲的一流前锋? 原因很多,但个人看来最大的原因就是路易松和埃迪尔森在预选赛最后阶段表现不错,尤其是埃迪尔森,盘带和速度当个小罗的替补是够格的。
而欧洲踢球那几位不管什么原因,在巴西队混乱的99-02期间,在巴西队没有信服力的表现。
现在是左右组织前卫。 左边里瓦尔多从名气资历状态来说没有任何异议,右边上谁呢?
比起左边里瓦尔多之外有德尼尔森、塞尔吉尼奥、泽罗伯托、阿莱克斯,可选择面多,右边还真是可选的不多。
反正试来试去,还是选择了大儒尼尼奥。 无他,断腿之后的大儒尼尼奥虽然速度和变向下滑厉害,但他的中前场串联能力仍然是巴西队非常需要的。
至于中场的替补卡卡同学和德尼尔森,开赛前,大家都知道前面那位是去观摩的,另一个经历了98世界杯的陨落,没啥作用,报名用……事实上,对于前面那位,大家对了,但后面这位,大家错了。 中场替补还有一个叫克莱伯森的年轻人,要我说,这哥们是02年巴西的又一个惊喜。
好了,开赛吧。
噢,开赛前,队长cosplay守门员受伤,里卡迪尼奥顶替。卡福接任队长。主力后腰换上吉尔伯托。 过程不多谈,比赛不多说,那七场比赛看似遥远,其实都应该看过。
重点谈变化。
小组赛。
如果仔细看两场比赛,中国队那场没太大参考价值。可以发现几个现象:
1.打相对弱队进攻多点开花,比如哥斯达黎加那场上个替补小个子左后卫儒尼奥尔,都能突突突。
2.打隐藏强队进攻还是多点开花,比如土耳其,也能各种推进。
3.过程和结局:大家互相伤害。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就是中场中路的防守比较单薄,所以352的阵型虽然没出大篓子,看上去后防相对稳健,但如果拿强队要夺得世界杯的标准来说,中前场脱节严重,小组赛三个丢球基本上都不是后防出明显纰漏,都是中前场脱节,缺乏防守的覆盖导致。
而且巴西前场的穿插串联跑动覆盖面也不足,说白了,只有小罗和大儒尼尼奥在大范围的穿插跑动。而小罗算前锋,里瓦尔多同学一般呆在左路中场,相当于前锋线和中场线,都各有一位不太能跑动的哥哥,这就搞得小罗和大儒尼尼奥比较费力了,靠2个边后卫插上也只能解决接应问题,不能解决禁区前的实质问题。
但当时不保守的斯科拉里,在三场小组赛都在尝试解决办法,考察替补球员。 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一想到现在的蒂特,我就胆战心惊。 所以到了淘汰赛的第一场结束之后,斯科拉里又做了一个天才的改变。 拿下大儒尼尼奥,换上克莱伯森。
做这样一个改变,就是因为对阵比利时的过程而改变。 前面说到,小组赛就呈现出互相伤害的模式,对阵比利时,小组赛的问题仍然暴露明显,如果不是里瓦尔多那个变线凌空球,还不晓得会发生什么。而后来替补上去的克莱伯森,右路传中助攻罗纳尔多锦上添花。
估计斯科拉里那时就下定决心了。
好了,现在的352,个人来看其实是演变成了3421。 中场设立两位后腰,吉尔伯托蹲坑,克莱伯森协防加串联。
前面三R正式成型,罗纳尔多仍然突前、里瓦尔多同学也不用呆在左路中场了,不用你过多的来组织和推进,再往前一点,禁区弧那个位置靠左靠右还是居中你自己玩,小罗同学你给我回到中圈和禁区弧那个位置相对靠右负责推进和串联。
小组赛的问题,由此而搞定。
天赋和技术虽然不如大儒尼尼奥的克莱伯森,放在后腰位置能拼能抢,还有速度上去传一脚。 前面三R是一个三角形,各自发挥自己当时最擅长的一面,又不像小组赛那样拉得比较开,现在靠得比较紧。
后防增加了屏障,进攻质量得到提升,虽然还是有点脱节,如果和94年巴西比。但足够了。 后面的三场比赛大家都清楚,不多谈,只多谈一下土耳其。
那只土耳其之强大,绝对不能只看球员名气,前场小组配合,坦率的说,发挥好的时候比02巴西厉害,毕竟大修之后的罗纳尔多没有了速度和不讲理的突破,里瓦尔多这位独……
如果夸张的说,土耳其那几个小个子配合和后来的西班牙有得一比,不如西班牙的耐心和精确,但速度和想象力更好一些。
后面三场,巴西唯一脱节厉害的比赛就是对土耳其在领先之后的那段时间。即便对英格兰,小罗被罚下去,也没多明显。
写到这里,我也累了,感觉有点流水账的味道,赶紧结束吧。
总结一下,说结论:02年巴西是一只优点缺点明显的冠军队,有强的一面,也有不强的一面,之所以拿下世界杯,合理而大胆的变化是关键。
斯科拉里的快速应对,352对于442的颠覆、果断对352的变形、三R的互补和各自闪光、绿叶球员的重要发挥,比如马克斯、吉尔伯托、埃德米尔森、还有替补的勇敢担当,比如大儒尼尼奥、克莱伯森、比如个人看球那么多年第一次看到的上场那么明显的战术作用就是纯粹浪费时间的德尼尔森…… 还有罗纳尔多的成功转型和罗纳尔多的重要性。
02年的罗纳尔多没有那种不讲理的突突突,但他的意识和脚法仍然外星人,速度和体能也没有完全下降,他能跑到点能抓到机会,7个球看似被喂饼,其实也就是对中国队那个球比较简单。最关键的是,他能和队友配合。
如果02年巴西没有罗纳尔多,突前的前锋不管是在欧洲踢球的埃尔伯、贾德尔、阿莫罗索,还是02年他的替补路易松,都缺乏和队友有想象力的配合能力。
有人说巴西没有遇到法国意大利阿根廷,所以冠军成色不足,要我说这个观点比较偏颇。 踢球又不是比武,一定要打遍天下顶级高手才算第一。 何况就是遇到了,一场比赛也有状态好和状态不好的因素。
能走到最后,总是有自己的道理。 走不到最后,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在那一届世界杯上,拉通了比,巴西是冠军名至实归。 纵观94之后的世界杯得主,横向的比,02年巴西就是前面说的那样,优点缺点很明显。
如果和94年的巴西或者10年西班牙比较。 不如94年巴西的紧凑和防守,不如10年西班牙的控球和配合。 但94年的巴西也有想象力不够的缺点,10年西班牙也有过度控球昏昏沉沉的一面。 所以一只球队,没有无解一说,只有合理结合机遇成就相对的巅峰。
02巴西就是这样,过程没什么戏剧性,看似一帆风顺七战七捷,但要是是没有罗纳尔多及时复出,尤其是没有上述的那些改变,巴西是拿不到世界杯的。
好了,结束。 等有空了再来说说现在的巴西队,还有前段时间答应写的莱因克尔……
谢谢你看完。
----------------补充内容,简单谈谈02巴西几位绿叶球员和编外球员-------------------
我一贯的观点,脱离药量谈毒性,离开阶段谈发展,都是耍流氓。足球也是如此。
足球不是电脑不是机器,只看指标和数据,就能得出高下的。
足球运动的规则演变、人的因素、球和球鞋的变化、还有不一样的竞技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那么多的因素约束,如果仅仅拿着数据、荣誉和牌面比较……对不起,原谅我,我懒还不行吗?
进入正题。
为什么我想简单谈谈02巴西几位绿叶球员和编外球员?很简单的理由,3R和双卡,大家都太了解了,也承载了太多感情。不管这个感情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总之是很容易吵架的。:)所以还不如谈谈几位可能大家不太熟悉的球员,也许可以更好了解当时的足球和现在的足球有什么差别?
先来说说克莱伯森。
我看很多朋友对他的评论就是两个字:平庸。没错。而且拿他在曼联的经历来说,两个字可能要变成:水货。
怎么评价他呢?开个玩笑,如今大行其道的B2B先驱,巴西诺切里诺……
在当时的足坛,其实不怎么流行B2B,尤其是巴西队。
要么你防守NB去踢后腰,要么你技术NB去踢前腰组织。当时的后腰在非定位球的情况下,插上的主要目的是吸引火力,插上纯粹为了得分和助攻,凤毛麟角。克莱伯森防守有多凶狠?不如吉尔伯托。技术和组织有多好?不如埃默森。视野和长传有多好?不如邓加。
但是,克莱伯森他能跑,能上能下,反反复复。防守他比大儒尼尼奥干得好,比替补埃默森入队的里卡迪尼奥更偏防守,比万佩塔更灵活,速度更快。
在前场3R的照耀下,在双卡吸引对方火力之下,默默无闻看上去长相人畜无害的克莱伯森就有戏了。
有点当年米兰诺切里诺,在伊布体系下的意思。
所以淘汰赛后面几场,他两个助攻,还在三后卫前面和吉尔伯托一起形成了中场壁垒。但你要是让他去干吉尔伯托的活,他有一颗向前的心,干不了。但你要是让他去干小罗或大儒尼尼奥的活,他更干不了。
这说明啥?
很多二流球员,根据特质,放在合适的体系下,其实用好了,作用不亚于一流球员。
再来说说曾经的世界第一天价球星,德尼尔森。德尼尔森出道时的惊艳,到98年之后的急剧下滑,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他不具备当时足球需要的特质。当时,除了少数球队,比如西班牙、荷兰有边锋。
其他国家,尤其是巴西,前场进攻球员,要么作为一个前锋,要么作为一个前卫。
德尼尔森的问题在于,作为前锋,他射术有限,作为前卫,组织能力有限。
他的特长在于,技术好,好得可以在邮票上跳舞(媒体评价),喜欢抱着边路往里内切突破。这位被很多老球迷看成一个特别搞笑的水货,放到如今的433边锋踢法的当下,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放今天,至少是内马尔的替补,放右路可能就是妥妥的主力。
他在02年,被斯科拉里用到了极致,至今想起都不禁想笑。可能02德尼尔森替补上场的作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般下半场快完结时换人,是为了通过换人消耗时间或者打乱对方节奏。但换上去的球员,不管是对位还是增加防守人数,都是干的本职工作。但德尼尔森不是,他上去就是为了浪费时间。
球到他脚下,基本不传球,带带带,带也不是为了找到进攻机会,就是带带带……从中场带到禁区,再从禁区带到角球区。所以有了那个4个土耳其球员饿虎一般冲向德尼尔森的搞笑镜头……但他居然把球传出去了。我估计当时土耳其球员有种生无可恋的感觉,如果手上有把土耳其圆月弯刀的话……
大儒尼尼奥一直是我特别欣赏的球员。大儒尼尼奥是95到97年,创造力,盘带和传球堪称顶级的巴西10号,甚至可以说是世界顶级的球员之一。除了连续变向之后的精度不及梅西,快速盘带各种变向是梅西之前最接近梅西的球员,而巴西人的不可预料的想象力可能比梅西还多一些。
这个小个子还有一个巴西人普遍缺乏的优点:斗志昂然,绝不服输。从03年还是04年丰田杯替补上阵对战米兰崭露头角,到95之后成为巴西10号,再到成为米德尔斯堡的全民英雄,拿到英格兰足球先生。
如果当年他在米堡降级之后留在英格兰不去马竞,可能后来的发展轨迹真的能到一代大师的境地。但他的上升期在马竞被一脚踹到凡间。
单刀面对守门员,被萨尔加多从背后铲球铲断腿。换如今,妥妥的红牌➕禁赛。那个时候,萨尔加多不过拿到一张黄牌,呵呵。
所以,可想而知那个时候所谓的对球员保护才开始而已。有太多球员因为各种恶意和非恶意的犯规,导致受伤。受伤的球员当中,很多人不是因为身体玻璃,而是因为竞技环境和规则导致的。
一直到02年,他在小组赛主力,淘汰赛替补。只说决赛,斯科拉里对他进行了奖励,大儒尼尼奥出现在了他最擅长的位置。替补小罗之后,那十几分钟的表现,充分展示了他的能力。
预判能力强:好几次抢得德国队一愣一愣的,以及抢下德国队的球。
勇敢:不是躲着踢,而是找着对手踢。
传球有想象力:基本上都是快速的向前传球。
别忘了,这是一个断腿后的30岁老将。还好,他拿到了世界杯,算是对他努力的补偿。
写到这里,说一说德尼尔森和大儒尼尼奥的职业生涯。
我经常在这个论坛看见很多朋友说球员的职业规划,是的,如今的球员很讲求职业规划。但如今强调的职业规划,打个比喻 ,如同小公司-中型企业-大型企业的意思。要是从大型企业到了中型企业,大家就觉得这是不求上进,职业生涯倒退。
我要说的是,20年前甚至更早,不是这样的。有句话,叫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尤其是中场组织者,情愿去一只中游球队当核心,也不去豪门扎堆。
当然,薪水也很高。
没有经历过那个时期的朋友,也许就能理解为什么——
巴西当红炸子鸡第一天价加盟皇家贝蒂斯,巴西10号加盟英格兰升班马。
那如今的眼光来看,简直就是瞎转会。
拿得到集体荣誉吗?能参加冠军杯吗?但那时,在很多球员眼里,充分发挥和展现个人价值,因此能进国家队,比扎堆拿到联赛冠军,参加冠军杯更重要。怎么说呢,大家互相理解比较好,毕竟我们不能要求20年之后和20年之前一定要一样的环境和价值观。没有必要互相否定,也没必要一定要强行比较。
最后说一说当时巴西国家队的编外球员,贾德尔。为什么要说他?
我个人觉得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和现在足球发展,评价也许可以截然不同的球员。
贾德尔就是正文说的,几乎年年拿欧洲金靴的家伙。两次欧洲金靴和一次欧洲铜靴,还是冠军杯、解放者杯、葡萄牙、土耳其联赛的最佳射手。这样一个数据NB且稳定的射手,95年成名到02年,仅代表巴西出场几次最多10次,可怜的1个进球。为什么?
我们可以说他在葡萄牙、土耳其联赛的进球比较水,豪门看不上,巴西队更瞧不上。
但换个思维,这样的履历,要是换到今天,英超、西甲、德甲、意甲、法甲,大概率还是有一流球队愿意试试他的吧?想想现在的巴西中锋……
这就是时代的不一样。
贾德尔是一个站桩前锋,抢点和头球能力非常突出。他很高,但不是那种横着的壮,所以速度并不慢,动作频率也还好。不过他的技术能力在当时来说,是很大的短板。当时要求中锋,能带能传能射,贾德尔能射,带球和传球一般。
同时,你得围绕着他来设计战术,要其他人为他一个人服务。
现在来看,没什么呀,利益最大化嘛。而且有一个能站桩,能抢点、能头球,射门效率高的中锋,那是现在大家都抢着要的。
但当时的主流意识,你出色你厉害,那就是你为全队服务,不是全队为你服务。
比如当时大家对罗纳尔多的要求、对皮埃罗的要求、对博格坎普的要求、对齐达内的要求、对巴拉克的要求、对舍甫琴科的要求、对贝克汉姆的要求……都是如此。
为了你一个人,球队的战术打法随之变得单调,不认可。
结束。
谢谢你看完我的观点,或者我的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