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在中国买过车,但是经常听大家说四儿子店有多坑人。在美国车行 (dealership) 买车,遇到的恶心事也不少。具体两个国家谁更恶心,我不好说,欢迎大家评论。
在美国,汽车销售一直以来高居最惹人烦的职业前十名。为什么呢?第一,汽车不是手机,不是普通消费品,价格高,购买频率低,因此对很多车行来说,相比诚信做生意打出好名声,逮到一个傻子往死里宰,赚他个 15-20% 才是最好的策略;第二,有很多人不会砍价、不爱砍价,有些人会为了几十元的优惠软磨硬泡。为了把这两种人的钱都赚到,最好的办法就是加价几千元,然后等别人慢慢往下磨钱;第三,汽车销售利润率低,一般大概只有 3-5%,那钱怎么赚呢?靠卖那些乱七八糟没用的东西把钱抠回来。
美国车行都有哪些忽悠人的办法呢?且看我一一道来。(我不知道这些招数中国有没有,如果有类似的招,欢迎评论补充。)
第一个,也是最经典的一个,四格卖车法。许多美国人数学差,不爱动脑,个人理财知识为零。举个例子,我研究生同学,看到 999 的 iPhone X, 震惊无比,手机怎么能这么贵?过了几星期,我看到他用这款手机,我问他这么贵你怎么买了,答曰一个月才 20 多,就像白送的一样(It's basically like nothing!)。我算了算 24.99 * 48 = 1199.52,这人心眼也太实了。回到正题,什么叫四格卖车法呢?不告诉你车价多少,问你由多少首付,置换要多少钱,每个月愿意付多少钱,然后还一个首付、月供都比你说的高不少的价格,来来回回用一张破纸把你头搞晕,就像这样:
买车的人看到这个被你搞晕了,就答应了。然后就被车行弄了个 72 甚至 84 个月的超高利率贷款,买的人还觉得每个月就这么点钱,真值。消费者报告有一篇很有趣的
文章,懂英文的人可以去看看。怎么办呢?买车的时候,一定
只谈总价 (out-of-door price),不谈分期,不谈利率。等到办理贷款手续,再谈别的。
第二,谈好裸车价后加乱七八糟的费用。美国车行一般都要收手续费、服务费,名曰 "Documentation Fee"。每个车行不同,每个州平均也不同。在佛州,这个费用动辄八百甚至一千多,令人咋舌。按理说,车行做生意,做 "Documentation" 应该属于正常开销,为什么要单独收费呢?原因就在于很多人谈好裸车价后,长舒一口气,以为大功告成,看到这个手续费,想到大家都要掏这个钱,也就出钱买了。更有甚者直接加了一堆垃圾配件,成本也就几十,直接开价几千块,不告诉你直接写在合同里。很多人签合同之前看都不看一眼, 签上大名,立即就有法律效力,等你发现上当,为时已晚。签每个名之前都要看,每个字都要看,成年人要为自己的承诺负法律责任。
第三,贷款回扣。美国信用制度严密,银行根据你的信用分(类似蚂蚁信用分)决定你的贷款利率。很多穷人信用差,人又笨又懒,年化利率百分之二十几的车贷都敢签七八年,一辆一万元的车算上利息最后付了两万多,自己还浑然不觉。为什么他们这么做?如果车行忽悠你申请了个高利率贷款,他们可以从银行拿回扣。其实车行的利率都是可以还价的,我一开始收到的利率是 8%,我拿出其他银行的利率,软磨硬泡,最后砍到了 5.4%。买车的人如果先去不同银行申请贷款,货比三家,在车行完全可以拿到一个利率低很多的贷款。又懒又蠢的人,只好被宰。
第四,延长质保(Warranty)。当然咯,也不告诉你总价,而是把价格加在月供里,目的就是让你不知道(懒得算)多花了多少钱。我买个破本田丰田,车五年内坏的概率有多大?能花几个钱?要几千元的质保有什么用?车行会煞有介事地给你几个选择,你要白金,黄金,白银还是青铜质保?这个问题就像你要吃一个鸡蛋两个鸡蛋一样,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哪个都不要,一分钱不给。被这样坑的傻美国人,你猜有多少?
第五,悠悠球 (yo-yo)。先按 4% 的利率把车卖给你,然后过几天,等你开了一段时间,对这个车产生感情之后,把你叫回去,说银行没有批准你的利率,现在只好重新给你申请贷款,然后假装忙前忙后,最后告诉你新的银行利率是 8%。很多人想,车都到手了,多花百分之几就多花点吧,就重新签合同,这就上当了。正确的做法是,我就要之前的利率,你一点也别加,否则这车我不要了,上面几百里程我看你能卖给谁,我还要去投诉你们用悠悠球欺骗消费者,咱法院见。这话一说出来,车行保证川剧变脸,老老实实卖车。
当然,不坑人的车行也有。Carmax 就是一家,他们家的车一分钱不讲,价格不算便宜,但是绝不算贵。如果要置换,他们给的价格也比较公道。
美国车行有销售、销售经理、金融经理,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他们没有基本工资,只赚佣金。你给的钱越多,他们提成比例就越高,所以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把你的口袋里的钱榨干,把你未来工资支票也抹净。销售负责唱红脸,办公桌上放他老婆孩子还有猫狗的照片,想尽办法装可怜、套近乎。“如果你不买这车,我这个月就没法给孩子买吃的啦!”“这个价格我给不了,我得去问问经理”“经理实在不肯,我再去帮你‘争取争取’”,真叫人能把昨天晚饭吐出来。他去“问经理”的时候,车行会把空调开到最低,让你在不舒服的时候着急买车赶紧出去,破坏你的心智,自己却在经理办公室聊棒球。跑来跑去,浪费你一两个小时,还挨着冻,好狠狠宰你。销售经理负责唱白脸,充当你和销售“共同的敌人”。等你进了贷款办公室,金融经理又来用利率和质保宰你了。这些工作实在太过恶心,很多人干几个月几周就干不下去,能坚持做几十年者,脸皮够厚,心够黑,晚上睡觉才能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