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刘备借荆州,到底是借还是自己占领的?孙权是否背刺了关羽?

avatar
关注
有没有能理清楚来龙去脉的三国迷啊。
演义里的借荆州,只是南郡代表的三个郡把?
但是长沙战黄忠,拿下零陵等等,好像真的是刘备属下打下来的,不算借把?
可是后面又来了,诸葛瑾和鲁肃一直讨要荆州,如果真的没有借,何来纠纷?
最后关键问题来了。孙权是背刺盟友,还是刘备有借不还?
我自己看的迷糊了。有没有 大佬分析一下
发布于山西阅读 1647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Kelloong

· 山东

刘备借荆州,其实是刘备借南郡。所谓的荆襄九郡实是演义杜撰的,实际是8个郡。赤壁之战后,荆州被三家分了。曹魏2个:南阳、襄阳;刘备5个:原本就有江夏,后来又自己打下了江南四郡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孙权1个:南郡。南郡与曹魏直接接壤对抗,东吴一个势力搞不过来,鲁肃建议把南郡借给刘备,让刘备势力缓解北方压力。刘备得到益州后,孙权讨要南郡,刘备不给,因为对刘备来说,南郡是实现隆中对战略的重要一环。导致孙刘关系紧张,此时曹操进犯汉中,威胁巴蜀,刘备与孙权和解,刘备让出长沙、江夏、桂阳,继续保有南郡。双方湘水为界:孙权得3郡:长沙、江夏、桂阳;刘备得3郡:南郡、零陵、武陵。(刘备其实还多让了一个)刘备称汉中王后,孙权看刘备不爽,想向西发展谋取巴蜀。鲁肃死,吕蒙上位。此时关羽与曹魏交战,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孙权则暗通曹魏,吕蒙白衣渡江,夺了刘备的三郡,杀关羽。孙刘早已约定以湘水为界,孙权还要偷袭关羽,我不觉得这是讨还,这属于背盟。有人说关羽死于辱骂孙权“虎女焉能嫁犬子”,这是扯淡,这句话是演义里的,《三国志》是“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也有人说关羽拒绝通婚是失荆州的导火索,我觉得也是扯淡。就算关羽同意了,孙权的背刺也免不了要发生。

亮了(270)
查看回复(2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那就要看阁下有多少音响了

· 山东
Kelloong刘备借荆州,其实是刘备借南郡。所谓的荆襄九郡实是演义杜撰的,实际是8个郡。赤壁之战后,荆州被三家分了。曹魏2个:南阳、襄阳;刘备5个:原本就有江夏,后来又自己打下了江南四郡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孙权1个:南郡。南郡与曹魏直接接壤对抗,东吴一个势力搞不过来,鲁肃建议把南郡借给刘备,让刘备势力缓解北方压力。刘备得到益州后,孙权讨要南郡,刘备不给,因为对刘备来说,南郡是实现隆中对战略的重要一环。导致孙刘关系紧张,此时曹操进犯汉中,威胁巴蜀,刘备与孙权和解,刘备让出长沙、江夏、桂阳,继续保有南郡。双方湘水为界:孙权得3郡:长沙、江夏、桂阳;刘备得3郡:南郡、零陵、武陵。(刘备其实还多让了一个)刘备称汉中王后,孙权看刘备不爽,想向西发展谋取巴蜀。鲁肃死,吕蒙上位。此时关羽与曹魏交战,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孙权则暗通曹魏,吕蒙白衣渡江,夺了刘备的三郡,杀关羽。孙刘早已约定以湘水为界,孙权还要偷袭关羽,我不觉得这是讨还,这属于背盟。有人说关羽死于辱骂孙权“虎女焉能嫁犬子”,这是扯淡,这句话是演义里的,《三国志》是“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也有人说关羽拒绝通婚是失荆州的导火索,我觉得也是扯淡。就算关羽同意了,孙权的背刺也免不了要发生。
收起

这就叫专业.jpg

亮了(95)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