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冠】战平鹿岛鹿角 · 论杨记饼坊的倒掉
听说,广州恒大的杨记饼坊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杨记饼坊。施施然游走于对手禁区和边路之间,一抬头就跑,一个球又平又快地传过去中间啪地吃个饼,就是“杨韦组合”,恒大的十大组合之一。“杨韦组合”的真景我也见过,真香,我以为。
然而在这场亚冠主场战鹿岛鹿角的比赛里面,杨记饼坊是真的倒掉了。
本场比赛,杨记饼坊主厨杨立瑜,上场65分钟就被替换下场,这在近期以来的比赛中是很少有的。而在主厨杨立瑜上场的时间内,他基本没有多少次成功的传中,更别说是造饼助攻了。
在上一篇文章《【广州恒大1:1重庆斯威】无处安放的塔利斯卡》中,我曾经画过上面这个战术示意图,这里面造饼王杨立瑜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在边路接到来自禁区前沿的分球,迅速边路插上,传出致命一击。然而这样的机会,本场比赛实际上只有1次(下面有分析),所以。今天我们不妨来看看,赛前大张旗鼓开张的杨记饼坊,怎么就突然关门了呢?
① 主厨杨立瑜
因为个人特点的原因,杨记饼坊虽然出产甚多,但多数是来料加工,很少是自己从原材料开始做的。这和杨立瑜自己缺乏突破和原地摆脱能力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
从杨立瑜的个人特点来看,助攻极强,传球能力也算上佳,但射门和突破却是短板。如果我们进一步聚焦到 传球/突破/射门 这三项进攻选择上来,那么,杨立瑜在这几样技能选择上的偏科,则更明显。
杨立瑜虽然射门上偶有佳作,但大多数情况下,他基本是不射门的,可以说是能传就不射。而突破能力上,他则是相对较弱,尤其是一对一的摆脱能力,更是偏弱。本场比赛,杨立瑜在左右两边三次一对一的突破尝试,均以被对手断球告终。
其实和杨立瑜的“师傅”郜林相比,他和郜林一样有不靠谱的射门,不错的传球脚法,相当不错的护球能力。但在持球摆脱这一项上,郜林则要比杨立瑜强不少,而在传球的威胁程度上,杨立瑜则更实用和稳定,传出的球也质量更高。
如果非要较真来说,其实杨立瑜在 传/射/突 三项能力和选择偏好上来说,更接近的“师傅”,反而是上港的奥斯卡。当然,奥斯卡是全面强化版本的杨立瑜,无论突破,传球 还是射门能力,都要更强。传球的多样性,脚法运用的丰富程度,突破的节奏等等,都要强上一截。但两人的图形形状确实是极其相似的。所以,有着极好身体条件而且还很年轻的杨立瑜,其实不妨多看看奥斯卡是怎么踢球和应用传球脚法的。
总之,作为主厨的杨立瑜,实际上卖得饼只是最后的成品加工。他需要有队伍的战术安排来获得空间插上,然后才能生产出好吃的鲤鱼饼。如果非要让他自己一条龙摆脱、突破、再喂饼,那么他的饼铺,多半连饼胚都还没生产出来就倒闭了。
而本场比赛,他则多次面临着这个困境。
② 杨记饼坊的倒掉
本场比赛,杨立瑜几乎整个上半场,都是出现在他熟悉的右路的位置。塔利斯卡本场比赛被安排在中场的位置,甚至更多地出现在AMC的位置,而且也有意识地压制了自己射门的欲望,基本把右路让给了杨立瑜。
但毕竟严鼎浩的受伤和塔利斯卡自身踢球风格的改变还需要时间,整个队伍其实在传切磨合上是有所欠缺的。尤其是杨立瑜和他右路的主要配合人员塔利斯卡之间的磨合。某种程度上,以前的严鼎浩,就像是杨记饼坊的供应商之一(其余的供应商还有艾克森、暴力鸟等等)。而现在,由于塔利斯卡个人持球能力更强,他几乎成了杨立瑜的主要供应商,那么,杨立瑜能得到多少助攻的机会,其实和塔利斯卡给他多少机会是非常相关的。
例如比赛26分钟,塔利斯卡持球一路突破,杨立瑜压着越位线边跑边要球。这个时候,如果塔利斯卡在突破吸引对手防守后一脚顺势的往右边的传球,然后在斜插跑位带走防守,那么以杨立瑜的最后一传的稳定性,再加上中路跟进的艾克森,只需一个交叉跑位,杨记饼坊就极有可能传出一个很有威胁的传球而开张。可惜这球塔利斯卡继续一路带球,并最终被三人包夹踉踉跄跄之下才把球给到杨立瑜,而此时已经接近底线,没有冲刺空间了。而即便如此,杨立瑜还是在底线完成一脚质量很高的传中。
而另一情况是,在杨立瑜边路面对防守球员的时候,塔利斯卡把球给到他,实际上杨立瑜是很难通过自己的突破去形成传球机会的。本场比赛他在左路和右路一共有三次尝试,全部都失败了,而且是对手干净断下球的结局。所以,从个人能力特点来讲,给杨立瑜传球——如果不是只是让他驳脚的话——应该要有很好的传跑默契,尽量给他传空当球而不是脚下需要自己去摆脱的球。
而本场比赛,对于杨立瑜来说,真正而且唯一一次得到有效给供应的,还是他另外的供应商艾克森传的球。也是我们看看顶替严鼎浩位置的塔利斯卡尚未真正融入前场进攻组合的一个例子,我们不妨重点来看看这个球的全过程。
这个球的发起,是中后卫朴志洙的带球突进。中后卫带球突进,通常会起到突然打破前场防守平衡的效果,而朴志洙的这次突破,显然是非常犀利,选择也非常冷静聪明。他带球一路突破到底线位置,没有选择传球给越位位置的邓涵文,而是回敲给了回撤接应的艾克森。杨记饼坊的供应链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在朴志洙把球回敲给艾克森之后,实际上朴志洙突然的插上已经造成鹿岛鹿角非常严谨的后防线出现了倾斜,而艾克森也发现了这一点。这个时候,杨立瑜举手要球。此时,出现在进攻线上的邓涵文、保利尼奥、塔利斯卡,本应该进一步前压插上,压制对手的防线,给艾克森腾出传球空间,那么,球就可以迅速地转移到杨立瑜脚下,这样,同时插上的抢点的就有4个人,而杨立瑜也可以在几乎无人防守的状态下可传可射,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但可惜的是,三个人当中,只有邓涵文(图上写韦世豪是笔误,韦世豪应该仍在后面高速插上之中)和保利尼奥在前压,而塔利斯卡则习惯性地回撤接球,但却恰好挡住了艾克森给杨立瑜传球的线路,同时带出了对手的防守球员。此时,右路防守危机解除后,对方补位的右后卫,已经发现了落单的杨立瑜。
这片刻的延误,导致了杨立瑜其实已经缺乏足够的空间了,因为对手已经迅速靠近。设想如果刚才塔利斯卡选择前压,出现在蓝色圈的位置的话,那么其实对手整条后防线都被压制成一条线,艾克森可以迅速传球给到杨立瑜然后插上,此时,无论塔利斯卡选择直接插上,还是后撤迂回,显然都更能对对手造成威胁。
在杨立瑜接球后,准备传球的一瞬间,其实艾克森已经反身前插到了大禁区线附近。保利尼奥抢前点,韦世豪则跑向中路,艾克森跑后点。此时如果塔利斯卡在篮圈位置,按照常规的战术,是一定要和艾克森做一个交叉跑动的,那么作为造饼师傅的杨立瑜,则必然可以找到一点是可以无人防守的。他的饼,只要传球够准确,就可以喂到嘴边。
这个球,抢前点的保利尼奥其实被死死盯住了,跑到中路和后点的韦世豪和艾克森,则是有吃饼机会的。实际上,杨立瑜的传球,就是找韦世豪的,可惜因为上面提到的空间已经不足的原因,他的传球在出球一瞬间被防守球员挡到 ,结果到了前点由保利尼奥射门,未果。而在这整个过程中,艾克森传球后已经来到了小禁区,但塔利斯卡仍不见踪影。即便在肋部的二点区域,也不见他跟进。不得不说,其实他在这套大家都很熟悉的战术里面,仍然处于陌生和游离的状态。
我们不妨再换个角度来看这个球的过程。
在艾克森给杨立瑜传球的一瞬间,禁区内的保利尼奥、邓涵文。禁区外的 艾克森、韦世豪都在准备启动或者高速前插,而塔利斯卡则仍在和艾克森做手势寻求配合。
这是杨立瑜接球后观察启动的一瞬间,和上面介绍的战术示意图几乎完全一致,杨记饼坊,一般有几个吃饼点,在恒大之前的战术设计中,基本都非常有默契地各占一个饼位 ,而且前插过程会进行交叉跑位来带乱防守。这也是严鼎浩之前一直在做的事情,而塔利斯卡显然对这个战术还没有默契和适应度。塔利斯卡有在禁区前沿得分的能力,杨立瑜以后增加一个往后给球的新吃饼位当然可以,但现在而言,起码水塔还是应该先积极融入现有套路,再开发新变化,可能会更好一些。
当然,本场比赛,对手鹿岛鹿角的防线组织也非常的好,基本跟人跟得非常坚决,很少出现看球不看人而被后插上球员摆脱的情况 。这支鹿岛鹿角,风格上并不像是一支日本球队,反而在防守组织上,颇有韩国球队的感觉。
而到了下半场,为了给塔利斯卡腾出右边路的位置,杨立瑜换边到了左路。在左路的他明显不太适应。而且在左路也更没有人和他配合做出传球空间,他尝试了几次个人持球摆脱均没有很好的效果。于是很快就让“师傅”郜林换下去了。(题外话:如果踢左路,没有摆脱能力的杨立瑜,是肯定不如郜林的)
杨记饼坊,就这样真的倒掉了。
以下数据引用自隔壁的帖子,可以看到杨鲤鱼本场比赛评分很差,传球数和成功率都很低。
③ 下半场眼花缭乱的试阵
如果说整个上半场,是让塔利斯卡积极融入球队战术的半场,那么下半场,则可以说是试阵的半场。其实就效果而言,个人是更喜欢上半场的效果的。虽然塔利斯卡的融入还有所欠缺,但毕竟迈出了重要而且非常有成效的一步。塔利斯卡减少了禁区前的浪射,更多在中路而没有挤占前场三人的空间(偶尔还是不默契的,如上面那个球的配合),他的长传球调度和突破能力也得到了展现。如果他真的把自己当成AMC的位置,更多地做前后跑动的串联工作,做球转向的梳理工作(不需要都是很穿透的球,基本的梳理更需要节奏感和大局观),那么毫无疑问,他肯定是比严鼎浩更强大的球员。而且他毕竟才25岁——一个在中国还能称之为小将的年龄——我们实在是有理由期待他成为更好的球员的。而下半场,其实卡纳瓦罗看到了塔利斯卡和杨立瑜配合上的不默契。于是也做了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有着明确的目的,只是最终虽然出来了一些机会,但都没把握住。而另一方面来说,下半场的试阵,再一次告诉我们:恒大这三位外援,虽然都有瞬间改变战局的能力,但却也没有自己一条龙解决战斗的能力。纯粹堆砌外援三叉戟,绝对不是这支恒大的未来。
接下来,就继续说一说整个下半场的变阵。
上半场的基础阵型,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阵型。塔利斯卡的站位,其实正是顶替了严鼎浩的位置。上半场这个阵型其实效果不错,比战重庆的那场,有了明显的提高。
下半场上来后,很快韦世豪和塔利斯卡就进行了换位,一来是解放塔利斯卡到更前的位置。二来是找韦世豪跟杨立瑜来做配合。但实际效果并不好。韦世豪显然也不是特别适应严鼎浩这个位置的踢法,塔利斯卡在左路虽然发挥也还可以,但始终有些别扭。
紧接着,58分钟换下韦世豪,换上徐新。主要目的就是让徐新来踢严鼎浩的位置,然后把塔利斯卡解放出来。此时,杨立瑜和塔利斯卡进行了换位,球队实际上打回了杨韦组合之前的战术。两个边路也加大了助攻力度,这个阶段,张5和邓25都有更多的插上助攻。这个时期,塔利斯卡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踢法,但就具体表现而言,也并没有更有威胁,也证明塔利斯卡并不是非要踢右路才有威胁,而且两条边路这段时期是非常累的。杨立瑜也变得黯然失色。
最后,卡纳瓦罗换上郜林,撤下杨立瑜。郜林在左路的表现显然更游刃有余,而且郜林上场更重要的任务是经常在保利尼奥回撤的时候充当一个中场球员。这样,三外援就组成了一个外援三叉戟。在最后的时刻,不能不说这样的安排有一定的搏命的因素在,而且实际上也造成了一些威胁,只是可以并没有把握住。但纵观整场比赛,所谓的外援三叉戟,显然并不见得是最有威胁的,反而是韦世豪反击的准单刀,塔利斯卡的两个任意球,上面的杨记饼坊的那个边路传球,张琳芃的引球出击直塞给塔利斯卡的半单刀,这些球才是真正的威胁球。从这个角度来讲,上半场的阵型战术安排显然是更能打出上述威胁球的。
本场比赛来看,上半场的表现,是塔利斯卡回归后第一次走在正确道路上了。虽然生涩,但值得坚持。毕竟现在,还有得是时间。
重组供应链的杨记饼坊,仍然值得期待。
mingel楼主
· 广东塔利斯卡:我以前没有遇到一个好教练~ 韦世豪:别学我说话
mimir
· 广东主要不是次数,是复盘是拉片,部分细节是需要反复看的。其实有战术理解和基本数据作为基础,看比赛可以有重点的,复盘自然更能抓重点,其实这是我写这些文章的一个目的是如此。反过来说,写这些复盘,也对我有不小的提升,很多数据最后统计出来也是出乎我意料的,当写了快两个赛季,其实对于恒大和中超的基本盘就有理性的认识了,再看球,其实效果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