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中的日语,与现实中日语的差别到底有多大? zt
本文作者:普通大学生A.N
来源:知乎
其实不单单是日语,大多数语言在荧屏之中的感觉与在日常之中的感觉都是略有不同的,而这种差异对母语使用者来说切换十分自然,平时不会刻意注意到而已。例如除了专门练习过的人以外,各个地方的人所说的普通话总会有一些乡音,而需要面向大众的作品中却会采用大家都容易听懂的音调(需要方言的电视剧等等除外…我们见到的动画大多采用的都是标准普通话,可能是考虑到面向较低龄观众群的原因),这里就来说说日本动画和生活中日语的差别。
1. 语速
多数关东日本人说话语速比较快,答主认识的其他地域的日本人比较少,不过我所认识的关西人说话真的比较一字一句,感觉几乎每个字都是重音…扯远了。
语速大概有多大差距呢,拿中文打比方,动画里的语速就像你出声把这句话读出来的语速,而生活中的语速就像此时你母上叫你去洗碗,你回答:"知道了等会儿我看完这节就去。"的语速。
(注:当然动画里的飞速嘴炮也是有的,这里讨论的是动画中较为普通的日常对话语速)
2. 吐字
语速快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自然不能把每个字都吐得和动画中一样清晰,比较常见的就是把发音浊化,或者干脆省略成元音(当然咬字清晰的人也是有的)
例如"~ので"多会发音成"~んで","だから"偶尔也会发音成"だがら"甚至"だあら","それは"会发音成"そりゃ"…总之怎么方便怎么来,大家互相能理解就行。
3. 省略
日本人喜欢省略主语是众所周知的,不过生活中的他们基本是只要能把意思传达出去什么都敢省略…不过这里指的不是句子成分的省略,而是发音上的简略。
例如:"ちょっと待ってください"→"ちょっ待っち"
"何を言っていますか"→"何言ってんっすか"(貌似っす已经成为一种口癖了)
"ない"→"ねぇ/ん"(这个似乎可以追溯到古日语里的助动词ず和む…另外这种ア段+い变エ段的省略十分常见)
"こんにちは"→"っんちゃあ(っす)"
(注:在日本年轻人之间这些用法很常见,以っす来代替です/ます的用法也可以用于和比较亲近熟悉的前辈/老师之间,不过终归不算是正规用法,和正式的上级说话千万不能作这种死)
4. 口音
以为日本只有关西腔一种口音就太天真了…以为关西腔只有句尾的"や/やね"也太天真了…十分淳朴的方言给人一种"我知道他在讲日语但是他在讲什么我不是很能理解耶"的感觉。
不过好在日本同一个地区的口音偏差不是很大,不像中国一个华南地区就很多种方言。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虽然感觉大半是废话(手动再见)
又想到一点,补充一下
5. 语气
动画由于表现手法的局限性(例如人物绘制的省略…不过这里并不是讨论动画作画够不够精致,而是与现实中的人物相对比,形象上会更少地保留一些信息),为了追求表现的张力,配音普遍会带有比现实中更强烈的感情色彩(我认为就算三无属性也是有其特殊的感情色彩的),所以语气通常会比较强烈。
例如这个人的角色设定是小混混,那写他的台词的时候就会有意加上"だぜ/ぜ""っつってんの"甚至用上"俺様"这样的自称。
或者设定上是僕娘就一直自称"僕"的女孩子。
或者大小姐设定就一定要"ですわ/ますわ"。
不过相信不是游戏脑的大家也都能明白…现实中没有日本人会固定这么说的。
甚至有些日本人会在老师之前自称"僕",在同学之间自称"俺",在正式场合自称"私"。
而且通常语气是很平的…就像你平常去菜市场买个菜也不会提前运好气,用"我就是超威蓝猫的配音演员,葛平叔叔!"这种中气十足的语气和菜市场大妈讲话一样。
题外话:
1. 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能接受僕娘,有一部分人觉得女生自称"僕"让人不舒服。(别问我为什么知道)
2. 蛮多日本中年人说话是没有底气的…你会觉得他们说话很虚,一句话一口气说完甚至都没法留下印象那种。
3. 日本多数上年纪的女性和中国奶奶一样比较爱唠叨。这条可能全世界通用?
4. 如果你的日语是依靠看动画学起来的,如果你来日本留学了,如果你留学的同时兼职了服务业的工作…那我觉得很有可能会是毁灭性的语言打击。
校内写生大会
· 黑龙江玩如龙的时候真岛那口关西腔,i了i了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