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Q5L 40/45车型说起以及再次反驳动力无用论

avatar
关注
(一)从Q5 40/45车型说起

记得上周看到某人发帖讲到为何Q5 40远多于45,然后一堆跟帖说着说着就说到动力问题上去,当然不完全是动力一点用没用,但是可以预见的是楼主肯定是带着主观意见去看的,从未有任何数据支撑以及哪怕一点事实。以及众多评论也是应了那句话,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所认为的“事实” ,所以从这个不那么事实的结论出发就反推其原因,再所以这个看法本身就是很强的误导性。我本身工作是数据方面的,所以这种类型的话题我只相信数据,纯印象流是绝对靠不住的。
手里有一个还没兑换的免税名额,并且奥迪一向是优惠最大的品牌,所以关注奥迪车型也比较多,从新Q5一出就一直在关注,论坛看的也是比较多,就算是仅从提车帖来看,45TFSI也绝不是少数,是有相当大比例的45车型的消费者。但是从一个普通用户而非的角度是不可能拿到厂家的每一车型的销量。之家口碑提供了真实车主的详细体验,虽然并不是每位车主都会愿意花时间去写,但至少写在口碑上的车主数据可以侧面提供车型的情况。
杠精本精就别来杠了,我是拿不出所有数据,但是从大数据采样小样本数据角度去看,车主车型写口碑并不存在差异,因此这依然是无差别采样分析,能反映总体情况。再退一步讲,如果你非要杠,请拿出更翔实的数据来反驳,如果没有,杠精不送!
扯那么多有点远,直接放数据了。这里用的是现款全部车型的数据(上一代全系高功率)。第一张是具体到不同车型的数据,第二张是40TFSI和45TFSI的总数量对比。

能看到,40TFSI口碑是最多的,但从40和45车型总数量来看这之间并没有出现量级的差距,45TFSI口碑数量基本占到40TFSI车型的70%(口碑总数167)。这里就不过多讨论车型问题了,就说40和45TFSI的差价,同配置下时尚型差价3w左右,再加上奥迪现如今的巨大优惠,以我关注的城市优惠幅度来看45只比40贵了1.5w左右,这个差价相比较于这个价位也仅仅是4~5%车价,我相信很多人会去选择高功率的车型(前提是容易取到车型订单情况下,论坛也有很多人反应有时候45不容易定考虑到40动力也够用所以才选择的40)。反观某马,一款车型搞出高中低三款动力,其差价从25i-28i-30i分别为3.5w和4.5w,从低功率升级到高功率要8w的差价,而且考虑到优惠较低,实际落地差价还是在7~8w左右。所以25i和28i车型远多于30i是真的要咬牙上30i。不过因为30i才能体验到更好的驾驶乐趣很多人也是咬牙上了,在停产口碑总量178里面30i也能占到30%(55)比例。我也算半个马粉,但是真心厌恶在动力上搞出这么多花样和差价来,尤其是以驾驶为主导车型,再好的操控没有了动力做基础都是白搭。再联系到F3x时代的3系,国产完全的3系330i比320i高出了整整10w!你可以说它加了很多配置,但是你想想,一个作为以驾驶为标签和生命力的车型,为什么就不能像奥迪一样出一款低配低价的330i车型?就不能让更多人享有更好的驾驶体验?天天吹没有动力的操控有什么意义?一脚下去被思域秒吗?说到这里就来气,一个后驱的4缸车型跟奥迪的真quattro+V6+S调教的S4一个价格,人家还是进口车!!!巴伐利亚发动机是好,但是就这个在动力上扣扣嗖嗖的吝啬劲是真的瞧不起。同样一个例子就是奥迪的A4L。A4在出了一款低配高功率的四驱个性运动版之后可以说给45TFSI贡献了很大比例,可以说这个款车型满足的了大多数热血年轻人对一款豪华入门品牌大多数要求,尤其是一脚下去带来的快感比操控来的更直接,因为对于大多数用户,在道路上很少有那么多弯路去攻或者是变线,更多是大直道上的常规驾驶,这时候更好的动力明显来的更爽快一些。
扯远一点,上一代Q5真的是良心之作,在经历一次该款之后,全系都是230hp 350nm的高功率(真二代EA888高功率),并且加上ZF8AT和真quattro,无论是越野还是公路性能都是在同级别数一数二的存在,零百7秒整在当时(5年前)也绝对是动力强劲,这在当时不仅仅是够用的范畴了,现在也绝对是非常够用的存在。

所以如果不同厂家能以更低的价格或者更小的差价来缩短高低功率车型,我相信还是会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选择更好高动力来获取更好的驾驶体验。


(二)对动力无用论的反驳
上面是针对车型的动力讨论。下面再讨论动力问题。首先有些标题党了,但是论坛很多时候的风气明显是看不上动力的。这里我首先说两个点:1每个人对动力的感受和需求是不同的,这一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神奇的是总有那么一拨人一直在传播动力无用论,因为这些人的观点就是动力够用,市区限速40&60,高速限120,你家用要那么强动力干什么。我很难不去揣测这里有多少L粉,因为哪怕是12.55秒都是日常够用的言论都能说出来。这都9021年了,目前市面在产的轿车里面还有哪款车型比12.55更慢的?一个手都能数过来吧?甚至是一个手都多了。然后总是有这样奇怪的论调市区出租车无敌论,敢踩油门就没有不够的。我就奇怪了,我能用更好的动力1/3油门从容的去超车,为什么非要挡挡见红去超车?为了超个车或者是提速我把油门踩到5000转不累么?家人乘客不紧张么。越高级的车型就越会制造这种从容感,现在在产百万级的车型就没有7秒外的动力,6.75L的排量确实不是用来飙车的,300的极速也不是用来飙车的,更多的动力储备是更好的乘车氛围,优雅淡定的超车才是动力的意义所在。当然我也不是说就不能踩到5000转,我试驾过几十款车型,从12.55秒的车到5秒多的车都试驾过,试驾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s档+地板油,我如果连这辆车的动力极限都试不出来,转向手感和油门响应悬挂震动都不去感受,我去试驾就听个关门声么?

(三)拓展及延伸
再放一个最近看到好玩的模型Netlogo(http://ccl.northwestern.edu/netlogo/),这个是西北大学做的一个对自然和社会进行仿真模拟的模型。这里你可以测试生物种群或者自然环境以及部分人类活动的模拟。这里有一个对车辆交通情况进行的模型,感兴趣的JRs可以在模型库里面直接搜Traffic 2 Lanes。这是一个针对两车道的道路情况的模型,其中的变量包括车辆数目,加速度(acceleration 红色框)减速(deceleration 黄色框)还有耐心程度(max-patience黑色框),加速度就是在车停下后再加速的g值,减速则是遇到前车停止时刹车力度,最后一个的意思就是愿意在拥堵情况下在该车道继续等待的耐心,如果调整到最小就是每到拥堵就里面转换到另外的车道。这里继续提醒杠精!你们注意了,模型本身是只有两车道,也只有一种车型,也模拟不了所有情况,但是如果你们非要挑刺,请做出更高级的模型,Netlogo提供编程,如果你们够厉害直接去做一个再来抬杠,OK?
下面是其中的一个测试结果,这里面我只在模型运行过程中把加速度从最高降到最低,对应的过程(下图中红色框)也就是从第一个红色箭头到第二个红色箭头,能明显看到的是在把加速度降到最低后整个道路的平均速度(绿色的average)立马下来。这就代表了道路龟速党(低加速度)确实能给路况带来很大负面影响,至于怎样的动力或者驾驶习惯带来怎样的加速度,这就没必要多说了吧。
另外还可以测试减速对路况的影响,这里就不放图了,感兴趣的可以去自己操作感受。就直接说结果了,在上述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减速降到最低,也就是对应了真实路况下更早的预判和减缓刹车,同样也能提高道路平均速度,这也就是老司机所应有的经验,更早的预判和更小的刹车,既能提高到卢速度又能给乘客带来更好的乘坐体验还能有更低的油耗和刹车片的损耗,这也是我一直在驾驶上刻意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



今天就说这么多,再次重申,杠精本精真想抬杠,麻烦准备充分点来。

写了这么多也不容易,如果有仔细看的朋友,欢迎友善讨论








发布于中国香港阅读 8103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风之翼yue楼主

· 上海
步行街的好JR有钱谁不想上高功率版本甚至3.0 4.0的?现实是很多人预算不够只能选个低功率入门版,别人问为什么我总不能直白的说自己穷硬上的吧,那就动力够用咯收起

45 40在优惠后差价不到2w带来的消费群体变化正说明消费者不是不在乎动力,毕竟一个实测6.5秒还是很好的动力体验的。之所以造成大多数消费者买很多低功率车型的最大障碍就是价格,而奥迪在这方面就是破局者。再次鄙视双B一次

亮了(62)
查看回复(3)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风之翼yue楼主

· 上海

果然是太长没人看PS:我是看出来了,写长了,有些人内容都不会看的,进来果然就开始断章取义但求抬杠。但是你内容不写呢,正如38所说,不加几个定语在前面,别人依然会抬杠。PPS:难,真的难

亮了(31)
查看回复(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