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我想看林书豪的到来,能激励国内球员成长吗?
今天聊聊CBA北京首钢队球员林书豪。
昨天晚上的季前赛首秀,林书豪狂砍40分6板3助攻,虽然最终惜败,但至少打消了人们对他状态的质疑。由于没有转播,我们遗憾地错过了这场个人表演,不过问题不大,后面机会多的是。
一、林书豪这9年学到了什么
众所周知,林书豪在2010年参加选秀,然后落选。NBA不乏名校生,但上一位从哈佛毕业的NBA球员,要追溯到1954年了。
网上经常有人讨论林书豪的身体素质属于什么级别,在亚洲球员中毫无疑问是顶级,但和美国黑人后卫相比呢?
体测数据显示,林书豪的平均速度超过了罗斯和沃尔,启动速度超过沃尔,稍逊于罗斯,最快速度不如罗斯和沃尔。
罗斯和沃尔是什么人?状元后卫,天赋异禀,代表着篮球世界的极限速度,看过他们打球的都知道,那种视觉冲击力有多震撼。
黄种人后卫,又有明显缺陷,在大浪淘沙的NBA,林书豪被遗忘了。
第二年打了一个多月,被勇士裁掉,然后又在平安夜被火箭裁掉。后来谈起这件事,林书豪云淡风轻地谈到:“好消息是我能和家人一起过圣诞节了。”
2012年2月,林书豪在尼克斯拿着76万的工资,这里有“球霸”安东尼,内线有小斯坐镇,后卫有大胡子巴郎戴维斯和老将毕比,都是江湖上有名有幸的大佬,林书豪不敢奢望太多表现机会,只想着不要再次失业,留在这里是他一生的梦想。
然后老天给了他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他抓住了,新的人生开始了。
安东尼和小斯受伤,戴维斯受伤,毕比最后成了他的替补。主教练德安东尼擅长挡拆体系,林书豪恰好是挡拆高手,两人一拍即合。
在火箭的两年,书豪的远投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三分命中率从32%上升到35.8%,出手速度变快了,更自信了——早年球探报告上的所有缺点,开始逐一攻克。
在湖人,他和克拉克森打了双后卫,又从主力变为替补,时任教练斯科特似乎对他有成见,但林书豪只想着和教练沟通交流,解决问题,他才不在乎你是否喜欢我,反正一路都是这么过来的。
在黄蜂,林书豪成了第六人,一年之后又来到布鲁克林。
到篮网的第一年,书豪28岁,处于黄金年龄,上肢肌肉更强壮了,之前较弱的左手运球也有明显提高,组织进攻游刃有余,并且再次坐稳了主力控卫,篮网教练阿特金森信任他,队友洛佩斯同为高材生,有共同语言。
种种迹象表明,书豪即将迎来职业生涯的巅峰期,可惜伤病找上了他。
第二年揭幕战,25分钟内贡献18分4助攻,然后十字韧带断裂,赛季报销。这一伤也基本预示着他的NBA生涯快要到头了。
下一年他去到老鹰,打了51场只有1场先发,打出生涯最高效率,但那是属于新秀特雷杨的球队,同位置的林书豪只好被牺牲,于是被裁,加入猛龙,成为边缘人物,夺冠,就此离开NBA。
今天夏天的亚洲行,林书豪在演讲中哭了,其实他已经足够成功了,一个黄皮肤落选后卫,打了美国专家的脸,成为励志传奇人物,为多少年轻人树立了榜样。要知道能进NBA的都是世界篮坛的佼佼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林书豪算幸运了,为什么还哭呢?
然而书豪的下一个决定是,放弃NBA,加盟CBA,实现当年的承诺——这才是智者的行为,看清局势,收拾心情,开辟下一战场,在新领域再次证明自己。
回顾这9年,书豪被轻视过,每天都有可能失去工作,但挺过来了,时刻准备着。
——在巅峰期经历大伤,一次又一次爬起来了,继续战斗,永不言弃。
——9年换了8支球队,在东西部之间不断漂泊,换了无数个队友,无数新环境和新挑战,但各自都有收获。
——黄皮肤后卫的刻板印象始终挥之不去,但他也习惯了,经历了“林疯狂”的荣耀,他很清楚,实力代表一切,有实力就没人敢轻视你。
这就是林书豪所学到的,球场之外的部分甚至比场上技巧更重要,于是他来到了CBA。
二、林书豪能推动中国篮球发展吗
林书豪能带给国内球员的帮助当然不是直接的,而是潜移默化的,他虽是外援,但长着和我们一样的肤色,会说中文,有亲和力,是个优秀的领导者,愿意帮助身边的人成长,这些都是看得到的,还有一些深层次的。
作为一个北京人,多年首钢球迷,我经常去五棵松(首钢主场)看球,记得马布里在首钢的最后一年,最后一场被翻盘,连季后赛都没进,即便如此,五棵松上座率依旧不错,重要场次甚至座无虚席。
林书豪同样可以做到,而且他会说中文,更加亲切。
可以想象,下赛季的五棵松不敢说场场爆满,估计也接近了。客场球迷想在现场看书豪打场球,一年可能只有一次机会,当然不会错过,所以客场的上座率很可能超过主场。
球市的增加意味着广大球迷对中国篮球的关注度会直线上升,这是第一点,也是最直观的帮助。
场下的因素也很重要,林书豪不仅是个优秀的球员,还是个nice的人。
对手向自己的球员挑衅,他还会为队员出头,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团队,一个NBA球员如何理解团队的意义,又是如何做的。
今年男篮世界杯,我们又听到了书豪的解说,他其实近几年才学会中文,还有很多词汇听不懂,但解说起来一点不吃力。
他说的不多,但都是干货,比如防守沃克这种后卫要盯着腰部,不要看眼睛;米德尔顿平时话不多,一向冷静,关键时刻罚球靠谱,等等。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个NBA球员才能了解到的,外人都不可能知道的干货。
职业球员作为解说,角色不同,作用也不同,有些退役球员解说时总想把话说全说满,结果就是一堆套话,干货倒少了。林书豪第一次解说,用的还是中文,却有如此理想的效果。
这是情商和智商的共同作用,必须得承认,高材生就是高材生,多学习永远没坏处。
比如和林书豪关系最好的郭艾伦,刚刚经历世界杯的惨痛教训,现在要和好兄弟真刀真枪的对决了,能不加倍努力的苦练吗?
当然,提高国内篮球水平不能全指望林书豪,人家也没这个义务,到最后还得是姚主席的12字真言:全靠自己,全靠自己,全靠自己。
欢迎关注公众号:木南说球
创作不易,您的支持是我进步的动力~
下期预告:1994年世锦赛中国男篮是如何战胜西班牙的

NashNice
· 山东林书豪的职业生涯到目前为止,堪称励志。在人们谈论起“被伤病毁掉的球员”往往一时遗忘林书豪也在这个范畴。诚然他的天赋水准不足以成为一名明星甚至巨星级别,但我还是认为他的生涯若是没有伤病所累会比现在的层次高一些。除了纽约时期的疯狂,夏洛特时光也是极好的一段,我喜欢他在克利福德手下打球的样子。转战国内联赛,看起来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契机了。很明显他的进攻水平要高出同行很多,一场比赛虽然谈不上样本,但你看他的得分比重以及效率就明白了。

西那阿姆撇
· 江西为啥不能一样?国内球员在乎这个吗?合同在手 天下我有 压根就没有生存竞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