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是一项回合制游戏——百回合净胜分

关注
篮球数据不仅仅是崇尚三分和篮下的“魔球”,也不仅仅是冰冷的Excel表格,它是我们追求客观真相,科学分析篮球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开始前,还是提一个有趣的问题——一支队场均得分排名联盟最低,所以这只球队的进攻很差,这样的说法对不对? 


答案是反“常识”的不对,那么上面结论的的逻辑错误在哪里?怎样才能正确评价一直球队的进攻能力?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比场均数据更加先进的百回合数据。


为什么使用百回合数据


把球给我,带你躺赢——什么是使用率一文中我们曾介绍过“回合”的两种理解,在百回合数据中的回合便是“poss”。因为篮球是一项回合制运动,攻防机会大致均等,那么在单位回合中打出更高的输出就是更重要的能力(怎么感觉像在讲中学物理),毕竟每场要打100回合的球队,如果和每场要打90回合的球队场均得分相同,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


当然,有些朋友会有其他的回合定义,比如前场篮板会增加出手多一回合,失误没有形成出手不能算成回合等等。平时我们私下和朋友聊的时候这样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查数据的时候千万不要这么创新——毕竟没有任何一家数据网站如此定义一个回合




回合比较简单常见一种计算方法是

Poss=(FGA+0.44*FTA—ORB+TO)/2     

不过各大数据网站对poss的计算并不完全一样,我们在做不同球队的横向对比时,注意用同一网站的数据标准就可


百回合净胜分,衡量球队实力的最硬指标


百回合得分和失分,其实也就是虎扑上的“攻防效率”,但是如果叫效率还是会给人带来误解,毕竟“效率”都是越高越好,而“防守效率”其实是越低越好——丢分少当然说明防守更强。   


百回合净胜分就是百回合得分减去百回合失分得到的净值,是数据专家们比较不同球队实力时最常用到的数据。因为百回合净胜分把所有球队的实力都拉到了统一标准下进行对比,比单纯看战绩要更加准确。


百回合净胜分除了能横向对比球队实力,也可以用来预测球队战绩。


胜率=百回合得分^13.91/(百回合得分^13.91+百回合失分^13.91) 


如果喜欢,我们也可以叫他真实胜率ʘᴗʘ不过实际中,由于关键时刻(最后五分钟分差≤5的时间段内)的胜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运气不好的球队战绩会比根据百回合净胜分预测的战绩要差。比如上赛季的爵士就是一个实力大于战绩的球队,我们在对比球队实力的时候,更多的还是会依据百回合净胜分而不是战绩。这样看的话,上赛季的爵士其实是西部前三强的球队,季后赛面对火箭时的三分失准很诡异,我把它归因为东方的神秘毒奶力量。



什么是个人版本的NET


除了球队版本的百回合数据,我们还可以在各大数据网站中查询到每个球员的百回合数据。个人版本的百回合数据,就是球员在场时的球队百回合数据。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项个人数据,而是团队数据。


这项数据有什么用?


有一点很重要,我们评价球员能力的标准,已经从“这个球员能做多少事”,向“这个球员能带来怎样的影响力”开始转变。什么意思呢?


我们都知道,现代篮球对于空间越来越重视。那么我们假设,一名球员有这样一项能力,能让防守方一直派出两个人紧盯他,那么进攻就会出现四打三的局面。即使这名球员一直在三分线挂机不动,球队的进攻依然会十分简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据不能体现的能力”。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球员真的有某种能力,这项能力可以让球队的进攻或者防守变得更好,是可以在个人NET数据中反映出来的,并且这项数据没有办法去“刷”。



但是这种影响力”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球员实力,因为除了球员本身实力,球队的战术是否合适,球员定位是否与能力匹配,同样会对球员的影响力产生影响。,让奥尼尔做一个空间点去投三分,让阿里扎做主攻点去打单挑,影响力也会变得非常难看。


个人百回合数据的使用有哪些误区?


我们上面讲到,个人百回合数据仍然是一项团队数据,所以数据高低受队友强弱的影响很大,如果用它直接来说明球员个人能力的话是有问题的。现在各大篮球区经常能看到用两个人的个人进攻效率直接对比,来说明谁能力更强的帖子,这是错误的数据使用方法。


比如18-19赛季,追梦格林的进攻效率为115.8,还要大于伦纳德的115.6,但是相信没有人会认为追梦是比伦纳德更强的进攻球员。个人NET数据除了不能跨队伍进行对比,在自己队伍内部同样不存在对比的价值。真正有对比能力的,是球员在场与 不在场的数据差值,也就是on/off数据。



当一名球员on/off数据越高时,通常就意味着这名球员的影响力更棒。有人说,某些球员喜欢“刷”高阶数据,让自己看起来更强,在on/off中这显然属于错误理论。唯一能让on/off变得好看的方法,就是给自己找一个更菜的替补


x人组的百回合数据


在篮球数据库中,我们可以查到一项名为Lineups的数据,即某几个人同时在场或不在场时,球队百回合的数据,通常用来观察哪几名球员在场上会有更好的“化学反应”。


不过当我们用他来查多人组,比如四人组五人组时,数据会因为样本过小而失真。


整个赛季中,由于伤病、交易、轮换安排等因素,一只球队是难使用一个完整五人组太长时间,整个NBA出场时间超过500分钟的五人组也是屈指可数。这种容量大小的样本不确定性太高,评价一个五人组实力时,我们更多还是依靠eye test,分析个人能力来猜测组合的实力。


这么无聊的文章都看完了,来点个关注再走吧




发布于山东阅读 8668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超级超级蛋蛋

· 上海

好文章,赞一个~

亮了(0)
回复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