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动物全揭秘:王氏水牛 zt
转自——冰河世纪:史前动物全揭秘2
侵删
春季的微风拂过中国东北,吹得两头王氏水牛身上的毛发微微飘动。高大的王氏水牛站在湖边低头喝水,浅浅的湖水刚刚漫过了脚踝。尽管气温还很低,但王氏水牛身上的长毛可以很好地保持体温。远方突然传来猛犸象的吼声,两只王氏水牛不约而同地抬起脑袋,头上两根粗壮的大角弯曲指向身后。
档案:王氏水牛
拉丁学名:Bubaluswangsjoki,含义是“旺楚克的水牛”
科学分类:偶蹄目,牛科,牛亚科,水牛属
身高体重:体长3米,高1.8米,体重1吨
体型特征:体型类似今天的亚洲水牛,身体强壮,四肢有力,头上长有一对大角
生存时期:更新世(距今50万年前~1万年前)
发现地:亚洲
生活环境:平原
王氏水牛的发现
1922年,法国神甫桑志华(Emile Licent)来到内蒙古乌审旗进行考古调查。在调查中,桑志华雇用了一批当地的农民挖掘化石,其中就包括一个名叫旺楚克的蒙古族农民。旺楚克的汉名叫作石王顺,但是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王顺,因此桑志华误以为他姓王并记录下来。旺楚克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水牛的头骨化石,后来古生物学家布尔和德日进在研究头骨后确认这属于一个新种,为了纪念发现者,于是将其命名为王氏水牛(Bubaluswangsjoki)。
法国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桑志华,他为中国近代地质学和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王氏水牛属于偶蹄目,牛科,牛亚科,水牛属,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的萨拉乌苏等地。王氏水牛生存于晚更新世,在距今约1万年前灭绝。在水牛属中,王氏水牛是生存地区最靠北的种。
粗角大块头
除了角形不同,王氏水牛与今天的水牛很像,都是强壮巨大的动物。
王氏水牛的体长约3米,肩高1.8米,体重超过1吨,与现存体型最大的亚洲野水牛一样大。王氏水牛的脑袋很大,前额平坦,大眼睛稍微突出。在王氏水牛的脑后长有一对大角,角的根部很粗,向角尖迅速变细,角尖指向后上方。王氏水牛的大角微微弯曲,这点不同于今天水牛脑袋上向后弯曲的大角。王氏水牛的身体非常健壮,胸廓宽而深,肚子较胖,它的四肢粗壮,每只脚上有两只很大的蹄子。
最北方的水牛
在人们的印象中,水牛是典型的南方动物,今天的家水牛基本只生活在淮河以南地区。王氏水牛的发现完全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它们出现在淮河以北2000多千米的黑龙江流域。这些大家伙怎么会生活在如此寒冷的地区呢?其实王氏水牛的祖先很早就来到了东北地区,经过长时间的适应和进化,它们具备了很强的适应能力,适应了北方寒冷干燥的环境。
为了能够在寒冷条件下保持体温,王氏水牛不但具有巨大的体型,而且身体上很可能长出了长毛,这可是抵御严寒最好的装备。在寒冷的季节里,王氏水牛总是成群结队地呆在一起,它们会在雪中寻找干草,然后吞进肚子里。当感到饥饿的时候,王氏水牛会将胃中的食物吐出来进行反刍,这种本领增加了它们在恶劣条件下生存的可能性。
大庆博物馆中气势磅礴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
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
晚更新世时期,在中国东北曾经生活着许多奇异的大型哺*******括猛犸象、披毛犀、河套大角鹿、原牛、野牛、普氏野马、最后斑鬣狗、狼、麋鹿、麝、野猪等,这些动物被统称为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Mammuthus-Colelodonta Fauna)。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是晚更新世中国北方最典型的动物群,与南方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齐名,该动物群广泛分布于北纬45度以北的地区,生存年代为距今20万年前至1万年前。
王氏水牛是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中的重要成员,它们成群生活在平原上,经常与东北野牛等动物待在一起。在王氏水牛的世界里,虎、最后斑鬣狗、狼都是可怕的敌人,不过凭借着强壮的体型,它们并不惧怕这些捕食者。王氏水牛最终与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一同消失,不过该动物群中有70%的物种仍然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东北大地。
肇源化石最完整
尽管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已经发现了大量属于王氏水牛的化石,但这些化石都是些残缺不全的头骨和角。1996年5月,在黑龙江省肇源县发现了一具几乎完整的王氏水牛化石。这具化石包括头骨、脊椎骨以及完整的四肢骨骼,整具化石的完整度达到80%左右。经过估算,这头王氏水牛体长3.2米,肩高1.8米,体重超过1.5吨,是已知最大的王氏水牛个体。根据地层判断,这只王氏水牛生存于距今2.5万年前,它死于一场大洪水。目前这具化石经过修复后装架,并于肇源县博物馆展出,完整的王氏水牛成了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大庆博物馆中装架展出的王氏水牛骨架,天高摄。
王氏水牛的灭绝
王氏水牛曾是中国东北最为常见的大型食草动物之一,但到了大约1万年前,它们还是和猛犸象、披毛犀一起灭绝了。今天的研究已经基本排除了人类捕杀的因素,王氏水牛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迁。
更新世晚期,最后一次冰期即将结束,温度开始上升,原本分布于中国东北的大面积平原要么变成森林,要么变成荒漠,这使得以干草类为食的王氏水牛面临着断粮的问题。气温升高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身体温度的升高,王氏水牛原本用于御寒的厚毛、脂肪现在却变成了累赘。正是在饥饿和高温的双重打击下,王氏水牛最终灭绝了,从此淮河以北再无野生水牛存在。
昔日的稀树草原变成了森林,这里不再适合王氏水牛生活。
原文 冰河世纪:史前动物全揭秘2
侵删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