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助力足球赛:球员穿的“小背心”都有什么用?

avatar
关注

伴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如今体育行业与高科技相结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诸如运动装备的技术变革以及全球开始逐渐普及的VAR技术。而在球队训练以及战术分析部署这一模块上,大数据系统的运用也是科技影响足球的绝佳事例。



之前国足与马尔代夫的比赛之后,网上就曝出了赛前鲁能通过自己的大数据系统将执法主裁的资料分享给了国足的团队以便球员了解该裁判的执法风格。实际上,在鲁能内部我们对于大数据系统这件事情早已是习以为常了。无论球队的训练、技战术安排甚至是引援,大数据系统都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2006年鲁能在引进曾效力磐田喜悦的塞黑外援日夫科维奇时,日本方面提供的一份十分详尽的球员分析资料让我们十分震惊,如今鲁能在各方面的配备也愈发完善,这种利用大数据系统分析球队需求以及球员特点而进行针对性引援的例子也越来越多。这些年鲁能一线队的引援质量相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和大数据系统的助力密不可分,比如本赛季中期加盟的莫伊塞斯就是球队通过大数据系统进行观察和分析制定的引援,而事实也证明莫伊塞斯的确是一笔物有所值的引援。



而在训练和战术部署这一环上,可穿戴设备的配备也为球队提供了巨大的便利。长期关注鲁能的球迷朋友们一定不会对这个“运动背心”感到陌生,早年间网上就曾经出现过球队外援皮斯库里奇身穿可穿戴运动背心的照片。如今不仅一线队配备了这种设备,在鲁能足校,我们的梯队也同样配备了Catapult品牌的可穿戴设备。



据了解,Catapult是来自澳大利亚的一家公司,主要通过可穿戴设备结合视频分析和运动员管理系统来帮助球队提升运动表现。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品牌的可穿戴设备也是皇马、拜仁、切尔西以及法国国家队等大牌球队所使用的。鲁能一线队使用的也是同款设备,这也可以做到一线队与青训之间数据更好地进行衔接。



根据主要负责鲁能足校科研方面工作的徐丕同介绍:2015年,我们开始使用可穿戴设备。2018年12月,鲁能足校正式引进了第一套Catapult可穿戴设备,当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能够和学校的大数据系统进行结合,通过可穿戴设备分析球员的运动表现以及运动负荷,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帮助教练员来评定球队的训练强度、训练质量。为了引进这套设备,鲁能足校专门考察了欧洲各大知名的职业俱乐部,在对各大俱乐部可穿戴设备的使用情况有了具体了解后最终决定引入Catapult的可穿戴设备。


而在引进这套设备之后,鲁能足校也面临了不小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当时鲁能足校是全国范围内第一家引进这套可穿戴设备的青训机构,即便现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这种可穿戴设备的青训机构也是屈指可数。也正因如此,在这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鲁能足校面临着缺乏参考样本的困难,所有的一切只能是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或许有人会好奇:既然鲁能一线队也配备了同款的设备,为什么不直接利用鲁能一线队的数据分析作为参考样本去使用这套设备?这其实就涉及了青训足球和职业足球之间的一个差异性。一线队更加关注球队的临场比赛,而青训则更需要关注球员的长期发展,也正因为这种差异,所需要回馈以及分析的数据类型也就并不相同。



经过徐丕同长期的反复钻研,如今鲁能足校在运动数据上的采集以及分析已经初具规模。他说在这个过程中,鲁能U19红队的主教练保罗·努涅斯是他需要特别感谢的。在学校引入这套设备初期,保罗分享了大量自己在葡萄牙时期一些类似的使用经验以及参照样本。


“徐,看到在葡萄牙他们是如何分析这些数据的了吗?我需要你能够做到这个程度。”徐丕同不断感慨着当初钻研这套设备使用时的艰辛。如今,他曾经的付出已经转化为了收获,在保罗眼中,徐丕同提供的数据分析报告对他平日的训练和战术部署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尽管徐丕同一再谦虚的表示自己所做的还是有很大的不足,但当Catapult公司的相关人员来到鲁能足校进行调研的时候,都无不对他的工作成果表示了佩服和赞叹:即便和众多职业球队相比,鲁能青训对于可穿戴设备反馈数据的分析也是十分专业和细致的。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会好奇,这样一套运动背心到底是怎样去帮助到球队的?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谈一下可穿戴设备在球队中的应用。



Catupult的可穿戴设备主要分为两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球员所穿戴的背心,这个球迷们自然是见得比较多了。而另外一个模块则是数据收集器,这个数据收集器通常会嵌入球员所穿戴的背心中,利用内部的GPS系统以及加速度感应器收集球员的各项指标,通过两方面数据的收集进行相应算法的整合,进而得到最终的一个数据整合报告。值得一提的是,这套设备中的数据收集器是通过了国际足联的IMS(国际比赛标准)认证的,这样球员在正式比赛当中也可以穿戴这种设备登场。



目前可穿戴设备在鲁能足校的高年龄段队伍里用的比较多,基本上可以保证到他们在每一堂训练课中都能有机会使用这套设备。现阶段可穿戴设备主要的作用是收集每堂训练课球员跑动距离、冲刺距离、爆发性运动表现等一些数据,并根据鲁能青训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一些专业化、个性化的整合分析,进而帮助教练能够分析比赛、分析训练,为他们提供一个多维度的参考和辅助。


此前学校U19红队备战青超半决赛的训练课上,我们就近距离观摩了一次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当球员走入场内的时候,他们都已经统一穿上了装有数据接收器的运动背心,而负责数据分析的徐丕同在一边也已经打开他的电脑准备就位。当球员开始进行有球的对抗训练时,球队每一个球员的数据瞬间被直观地反馈到了徐丕同的电脑上。通过实时数据反馈与训练要求相结合,帮助教练员更全面掌握场上训练情况,以更好地达到训练预期。通过实时数据的反馈,球员基础的一些运动数据在当场就可以反馈到教练组的手中。在过去了解球员的运动负荷只能通过RPE的方式,这是一种利用主观的感觉来推算运动负荷强度的方法。但如今球队可以比较RPE和实时反馈的数据的差别,同时也可以更好控制训练的负荷。




徐丕同介绍说,目前鲁能足校也有意将这套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升级,利用鲁能青训大数据系统优势,通过安装在球场上的摄像头,将运动表现数据和视频图像相结合。这样一来教练所得到的也就不仅仅只是纸面上的数据,而是一份更加直观和生动的多媒体报告,这样对于球队的战术分析以及训练总结也将起到更大的帮助。



那么球队的教练组对于这套设备的引进是怎样看的呢?这里我们可以听一下U19红队主帅保罗的观点,在他的眼里这套设备的引入堪称梦幻,毕竟由于成本比较昂贵,即便在葡萄牙的青训球队中这项设备的普及率也不算很高。他说:“我们很高兴能够拥有这么棒的设备,我也需要感谢徐丕同对于我们球队在设备使用中的帮助,在我看来,这套设备更好地帮助了我们管理训练负荷,也更好地了解了训练信息,避免在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犯下错误。”



训练和比赛结束后,教练组通常会和数据分析的专项负责人召开相关会议去进一步分析之前训练中球员的训练数据和训练表现,了解球员需要提高和弥补的地方。


“我们也可以确定球员是否在训练中达到了我们要求的训练强度,这也可以让球员教练同时都明白自己需要在哪些地方做得更好。这样我们也可以更接近达到训练的目的。想象一下,球员在踢完比赛的二十四小时之内不仅可以收到自己的数据统计,同时也可以收到一份个性化的专人比赛报告,这样不仅可以让球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表现,也能让教练掌握更多的信息,更好去理解整场比赛。”谈到可穿戴设备和大数据系统对于球队的帮助,保罗显得十分满意。


近日,鲁能足校的功勋教练张涛在采访中再次向外界呼吁国内的青少年梯队需要更多出国参加高质量比赛的机会。徐丕同透露,通过这个可穿戴设备对于比赛强度的分析,鲁能足校也可以清楚球队在不同比赛中的不同强度。举个例子,像是这支U19红队,他们在青超联赛、“潍坊杯”以及“潍坊杯”前的韩国拉练中是三个不同的强度。通过大量比赛强度数据的整合,未来鲁能足校也会为球队安排更有针对性的拉练计划,以保证球队的比赛质量。




当然毕竟这项设备是在去年年底才开始引进,目前鲁能足校对于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依然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根据徐丕同介绍:目前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前文提到的可穿戴设备分析的运动表现数据和视频分析数据进行对接,发现比赛和训练中一些特别性的数据,结合数据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设计,将比赛中反复出现的场景结合到训练中,做到训练和比赛之间更紧密的结合。


但无论如何,能够和众多职业球队一样享受到如此先进的运动设备,这对于鲁能足校梯队的年轻球员们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教练团队也可以更好地帮助球员发展和成长,但无论如何,球员最终的发展上限还是决定在自己的手中。我们也希望所有鲁能青训的小伙子们能够在训练和比赛中付出更多的努力,不白白浪费掉平时享受到的这些优越条件,而是将它们变为自己足球道路上腾飞的助推剂。​​​​



发布于山东阅读 12533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PekingOSC

· 北京

这个“小背心”,也是穆里尼奥下课的罪证之一 没必要神话

亮了(1)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南山东林

· 山东
PekingOSC这个“小背心”,也是穆里尼奥下课的罪证之一 没必要神话收起

感谢冷静分析。这玩意儿主要是别人还没有,等有了就能被吹上天了。

亮了(2)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