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少年的你》,聊聊90年代的中学校园暴力

avatar
关注
看到中途,泪水止不住的流。电影手法其实谈不上多有技巧,但是描写的非常真诚。我一个快奔四的男人,被电影里的场景勾起了二十多年前的回忆而伤感难过。虎扑里的jrs可能都比较年轻,或者多是城市里的孩子,90年代的县上镇上的中学古惑仔有多疯狂,现在的孩子们没经历过可能都觉得不可思议。那我就现身说法给大家分享一下。
我家乡是鄂北一个挨着河南的小县城下的小镇,初中是95年到98年在镇上读的,高中是98年到01年在县上的中学读的。初中离家三四公里远,是要住校的,注意可不是现在大学那种的四人间,而是六张上下铺的24人间,每个上铺或下铺住两个人(是的,你没看错,一个铺位挤两个人),每晚都有老鼠在房顶吱吱的声音。那时候没有互联网,学生守则里重点防范的是录像厅、游戏厅和台球厅(简称“三厅”),以及金庸和琼瑶阿姨的小说。三厅里混迹着一堆堆的古惑仔,都是那些受香港电影影响的小年轻们,这些群体很自然地延伸到了中学校园里。初二一年跟我睡一个铺位的就是个小混混,他经常讲他那个圈子里的事给我听,比如谁被砍了,谁是谁的大哥,谁是谁的码子等等。他甚至经常带黄色小说到教室里偷偷看,一次还被老师发现给扇了两巴掌。课下还洋洋得意地告诉我他观察的哪个女生胸大,哪个女生风骚。不要以为我跟他睡一个床铺就罩着我,实际上我是经常要当作他练拳练腿的对象,我清楚地记得我有天晚上被他在学校操场上练习扫堂腿扫倒了五六次。这些梳着郭富城式中分的小混混们,常常为了打饭、洗碗、做操等插队,甚至一个对眼不爽就打起来,还经常引起两方团伙的集体斗殴。幸好进入初三的时候,这个同学因为家里穷去沿海打工了,我也再也没见过他了,就此脱离苦海。小混混的来源基本就两类,要么家里特别的穷,要么家里非常的富贵,家境中等的还真比较少出混混。还记得初中时候最出名的两次打架,一次是一帮人晚上在学校门口约了打人,结果认错人了,将学校的一个老师打残了,脸都破相了,后来天天戴着一副墨镜上课;还有一次是打出人命了,十几个人在放学路上打死了一个学生,警察都没有抓全,跑了一半,至于后来有没有都抓到就不得而知了。
进了高中,那就更精彩了,各种3K党、13太保、红塔帮等等层出不穷,还有各种以同镇的、同初中的为来由的团伙。你要问红塔帮啥意思?自然是非红塔烟不抽咯。是不是真的只抽红塔烟我就不知道了,但互相的占地盘、收保护费、抢码子的事就真的太多,寝室里熄灯后大家最兴奋的就是聊这些。打架砍人,泡妞上床太多了,我亲眼见到的一次双周放假(小地方,两周放假一次)在学校门口两帮人拿刀互砍的火拼场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在这种学校里生活学习,好学生们要么找个大哥护着,要么小心谨慎察言观色低调做人。我没什么大哥护着,家里也穷,那自然要闭上嘴巴缩起身子埋头学习,小小年纪就认识到社会黑暗面。再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都很少听到老家学校里的校霸古惑仔了,社会风气也逐渐好转了。

其实90年代的边远贫困地区,不光是小混混们多,车匪路霸多,ZF也黑。像我大伯都经历过刑讯逼供,把身体都打垮了。还有比如超生的,直接整个屋子被一扫而空。所以我从小立志的愿望,就是必须要考出这个山穷水恶的地方。我一直觉得,我从小到大没有交到什么真心朋友、不敢信任他人,跟初中那个同学的影响有莫大关系。甚至我后来考入985高校再到工作,在职场和社会里总是一副好好先生逆来顺受的形象,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和行为,已经不自觉浸润到骨子里了。人家常说原生家庭会影响人的一生,我时常觉得原生学校对我一生的影响更大。《少年的你》算是第一部直面校园欺凌的电影,我觉得是好事,也希望未来的校园不再有任何校霸出现,90年代的社会乱象也不要再重现。
影视区遇到校园霸凌怎么办?
发布于广东阅读 6547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0731越飞越高

· 湖南

我八几年上初中的时候,和一个体训生起了矛盾。因为他们有四个人。我只好每天放学,爬围墙出去。他们应该也很郁闷。因为他们天天在校门口堵我。半个月也没堵到我人。后来最近事情就不了了之。

亮了(173)
查看回复(6)
回复
discusser-avatar

LINSANI7Y

· 广东

“所以我从小立志的愿望,就是必须要考出这个山穷水恶的地方。” 我也一样。

亮了(156)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