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人以一套全新的阵容开始了训练营备战,所有的新人都要适应布雷特-布朗的唠叨,这是新赛季开始前的一个会反复提及的问题。主教练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
“就像上语言课。如果我一上来就给队员们讲‘听着,这是‘纳什’战术吧啦吧啦……我现在要你们跑‘马龙线’战术吧啦吧啦……再来个‘瓦莱乔’的挡拆配合吧啦吧啦……’,如果你是来训练的球员,心里会想这教练说嘛呢?但我又必须承担起‘教授这门语言’的责任。”
76人主教练“教授语言”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一本名为《76人字典》的教材(我几年前开始写这个系列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这一点)。约什-理查德森不愿透露任何细节,但他承认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很新鲜。”
我们本赛季的目标是每月都写一篇文章来弄清出这些词汇和短语背后的含义,并用比赛中的实例加以说明。布朗曾在“教练指导交流”活动和训练营过程中透露过某些要点,季前赛时期我们先从相对简单的战术开始。
1.瓦莱乔(动词):改变掩护墙的方向
首先,这不算是一个“Floppy”战术[1]。布朗还是格雷格-波波维奇的助理教练时,圣安东尼奥马刺在2007年NBA总决赛中凭借强大的阵容横扫了缺乏经验的勒布朗-詹姆斯和克利夫兰骑士。但安德森-瓦莱乔第一次将转变掩护方向的技术展现给世界。在那个时候,由于阵中有罗伯特-霍里和蒂姆-邓肯,马刺防守挡拆侵略性十足。一旦成功转变“墙”的方向,对于防守来说是巨大的麻烦。
注[1]:“Floppy”是两名射手挂掩护分别从两边兜出的战术(来源:微博iHoopStore)
下面这个例子中,马修-德拉维多瓦像瓦莱乔一样,成功地在挡拆的最后时刻改变了“墙”的方向”:
如今,“瓦莱乔挡拆”在NBA中已经很常见。76人可能更多地是研究如何防守“瓦莱乔挡拆”(多年来,他们一直是挡拆频率最低的球队之一)。尽管“瓦莱乔”多用于挡拆进攻,但它也可以在无球端迷惑对手。迈克-穆斯卡拉在为吉米-巴特勒设置掩护时,使用了一个巧妙的“瓦莱乔挡拆”。
下图是本西蒙斯在季后赛为雷迪克做的一个成功的掩护。注意乔-哈里斯防守雷迪克的位置,雷迪克轻轻推了哈里斯一下,借用门罗的身体当墙跑出空位,当然西蒙斯后来的这个掩护也很漂亮。
2.Mash(名词):三位球员利用高位掩护和手递手配合,其中一位外切,另一位顺下
从前,有纳什,现在我们有“Mash”。你可以在战术表中看到一些90年代NBA的怀旧元素(有一些术语是以加里-佩顿的名字命名的)。这个战术就来自卡尔-马龙(外切)和沙奎尔-奥尼尔(顺下)。通过高位掩护和手递手,分别为马龙(穆斯卡拉)、奥尼尔(西蒙斯)创造外切、顺下的机会。
76人会在常规进攻中使用它。但和湖人时期的马龙不同,他们将会把这条“线”延长至三分线,这是NBA的现代篮球风格。
3.巴西(名词):两名射手互相掩护以诱导对手
我们已经见识过这种战术了。第一次注意到它是雷迪克向我们揭秘他与马科-贝里内利之间的“The Point”配合[2],也可以称其为“Floppy”战术。但是为什么它叫“巴西”呢?
注[2]:费城的三分战术之一,充分发挥雷迪克无球跑动catch & shoot优势,此战术的内部代号是“C Roll Point”。布朗教练做的暗号:先做一个“C”手势,然后食指转动。口中喊“C Roll Point”。意思就是雷迪克做“C”字形的跑位,2、4号两边兜出,弧顶3号负责分球(Point)。(来源微博iHoopStore)
2012年奥运会,布雷特-布朗是时任澳大利亚国家队主教练,他们曾和巴西交手。巴西的两个锋线,莱昂德罗-巴博萨和路易斯-加西亚,在这场比赛中表现出色,引起了布朗的注意。这是巴西在同一届奥运会上对阵西班牙的例子。
76人可以在不同的区域使用“巴西”战术,但大多数时候球员是空切经过篮下。要知道,“巴西”战术存在随机性。球员可以直接借用第一个掩护绕出来,也可以拥抱似的互相掩护制造混乱。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个掩护者(或已经提前布置好了)会兜个圈,然后重新给另一个人掩护,就像你在上面两个例子中看到的那样。
随着76人这个赛季阵容尺寸的增加,失去雷迪克、贝里内利和沙梅特这样即便在移动中也能杀人诛心的球员,很难说巴西是否能够奏效。不过从我们之前看到的来说,76人仍将巴西作为其中一种进攻战术。
4.蜜糖点(名词):一个战术中最重要的位置
这是我的最爱。它不是以NBA球员的名字命名,也没有任何特定的战略意义。它只是某个战术回合中最重要的位置。围绕某位球员执行战术,他能借此不断得分的位置称之为“蜜糖点”。恩比德防守挡拆时的位置通常是固定不变的(是他本应该在的地方),也可以叫做“蜜糖点”。
它不只是在球场上有意义,至少对布朗来说不是。上周,在被问及球队的训练状态时,布朗用“蜜糖点”来形容球员的状态:“我们是一支经验丰富的队伍,但还很年轻。”布朗说,“我认为这些球员处于巅峰。托拜厄斯-哈里斯正处于‘蜜糖点’,乔尔-恩比德也处于‘蜜糖点’。而西蒙斯,他还年轻。”
所以,如果你想知道布朗认为“西蒙斯的投篮已经没救”是夸张说法的原因——即使你不同意他的观点(我就是这么想的)——至少你可以理解他的想法:西蒙斯还未达到自己的“蜜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