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F图集——1982年世界杯上巴西队的精彩表演
作为一个85后,遗憾没能亲眼目睹当年桑塔纳的艺术足球,多年以后,重看他们当年的表演依然为他们所折服。现将当时球队的精彩表演分享给大家。
当时巴西队的常规阵型很像今天的433,球员之间换位频繁,中场三人组活动氛围很大,后防线的球员也经常插上助攻,大举进攻时会呈现出253这样的态势。
需要一提的是首发阵容里只有塞尔吉尼奥和埃德尔是左脚将(替补出场过的几位球员如伊西多罗、巴蒂斯塔也都是右脚将),两名边后卫除了插上助攻以外有时也会换位。三中场中塞雷佐是比较注重防守的,但他后插上射门的次数也非常多。塞尔吉尼奥在前场充当支点为济科拉开空挡,左路埃德尔经常收到中路,而苏格拉底出现在右路的时间也很多,定位球时中卫奥斯卡会来到对方禁区争顶。
小组赛中他们兵不血刃,分别以2:1、3:1、4:0战胜了前苏联、苏格兰、新西兰。除了球员们本身过硬的技术,整体的快速由守转攻能力让对手无法招架。
第1场(1982年6月14日,塞维利亚皮斯胡安球场)
以法尔考为枢纽由守转攻从右路迅速转移到中路:
苏格拉底断球,塞尔吉尼奥与儒尼奥尔做远距离撞墙式配合后打高:
苏格拉底策动反击被破坏:
下半场足球博士远射破门:
第2场(1982年6月18日,塞维利亚比亚马林球场)
开场同样的先丢一球后巴西队开始慢慢的找感觉:
中路法尔考与塞雷佐组织进攻,后者被苏格拉队绊倒:
济科凭借这次机会罚球得分:
苏格拉底左路突破被对方解围:
塞尔吉尼奥分球,埃德尔吊射得手:
中前场配合后分到右路,莱昂德罗射门被挡:
塞雷佐接埃德尔来球,传给苏格拉底后回传中路法尔考得分:
第3场(1982年6月23日,塞维利亚比亚马林球场)
儒尼奥尔中路分球,塞雷佐射门打高:
塞雷佐再次杀到禁区,起脚前被挡:
莱昂德罗传中,济科侧钩破门:
漂亮的由守转攻,法尔考断球,济科传给苏格拉底,后者分到右路莱昂德罗,济科高速插上轻松得分:
济科接法尔考挑传打高:
又是由守转攻,法尔考、苏格拉底、济科快速配合,最终由法尔考得分:
一些配合犹如30年后的宇宙巴萨:
济科助攻,塞尔吉尼奥终于进球:
巴西队与阿根廷、意大利分在同一小组。
第4场(1982年7月2日,巴塞罗那萨里亚球场)
对阵阿根廷初段巴西人习惯性慢热,阿根廷人创造出了几次机会,但是在10分钟左右济科门前补射得手后比赛的局面开始转变:
上半场儒尼奥尔在禁区内铲倒马拉多纳的动作逃过了点球的判罚,使得阿根廷人开始急躁,巴西队上半场利用反击创造出了多次机会:
莱昂德罗传中,济科打高:
法尔考与苏格拉底撞墙式配合后打高:
济科接莱昂德罗传球再度打高:
下半场梅诺蒂换上拉蒙·迪亚兹加强进攻,但是塞尔吉尼奥和儒尼奥尔的进球杀死了比赛,帕萨雷拉中场丢球,阿根廷后防失误,塞尔吉尼奥轻松头球破门:
济科直塞,儒尼奥尔得分:
随后济科被帕萨雷拉铲伤提前下场,而马拉多纳原本想对法尔考进行报复犯规,结果一脚蹬到了替补上场的巴蒂斯塔的腹部,球王的第一次世界杯之旅以一张红牌结束。比赛末段拉蒙·迪亚兹扳回一球,巴西队3:1轻松获胜。
第5场(1982年7月5日,巴塞罗那萨里亚球场)
也可能是因为轻松战胜了阿根廷,让巴西人在面对意大利人时有了一些轻敌的感觉,塞尔吉尼奥习惯性浪射:
济科巧妙过人后外脚背传给苏格拉底,后者低射扳平比分:
塞雷佐传中,苏格拉底头球顶得太正:
法尔考插入禁区射门偏出:
儒尼奥尔横向带球到中路传给法尔考,后者摆脱防守后起左脚射门再度追平比分:
开场就被罗西偷袭打进一球,追平后塞雷佐乌龙助攻罗西再丢一球,再度扳平比分后估计巴西人怎么也想不到罗西还能打进第三球...
2:2之后的阿维兰热脸色凝重,他可能不会想到几分钟后罗西便打入锁定胜局的进球:
或许输球的原因不是艺术足球的打法对防守的不重视,而是巴西人的心态,这也是之后许多年巴西人在世界杯上失败的一大原因:没有真正重视比赛,重视对手。
纵观巴西队的5场比赛,进球的方式大多通过中前场配合渗透取得进球,而对手的进球却往往非常简单,大部分都是巴西队防守失误造成的。我们不去假设如果巴西队当时的防守做得再好一些的话结果会怎么样,因为那样或许不会有被传颂至今的艺术足球,缺陷有时也是一种极致的美。
范德法特8
· 浙江不夺冠,可惜了,夺冠的话,济科封王
ClaiomhSolais
· 山东70年的巴西更多是靠前场的个人能力,这支巴西小团队配合真是炉火纯青,没拿到世界杯真是遗憾,这支巴西在国内也被认为是超过62,94,02三代冠军的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