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 谈谈《倚天屠龙记》中的俞莲舟
倚天屠龙记读完,相信人人都记得武当七侠中这一位有情有义的俞二侠。
金庸在后记中说,这部书的情感重点不在男女之间的感情,而是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而俞莲舟,就是这些男子情谊间重要的一根线,说是最重要的也不为过。
人们常常拿全真七子和武当七侠做对比,但金庸对全真七子着墨较少,并未细心刻画他们的性格,他们对情节的发展也没有武当七侠重要。不少人拿丘处机和俞莲舟对照,两位都是各自七人第一,行侠仗义,嫉恶如仇。但俞莲舟明显比丘处机要令人喜欢的多,丘处机有一颗侠义之心,却是个十分鲁莽之人,而俞二则是非分明,及其冷静,很少因为冲动而犯错误。再说刘处玄,全真七子中城府最深之人,这个人两部书中只有一句城府较深,旁人不知他在想什么来概括,神雕中杨过擒住孙不二,他想出用大钟砸下来差点送了师妹性命......俞莲舟也在书中一再被强调“城府深”“喜怒不形于色”但他心思很正,一心为自己的师父师兄弟和侠义道考虑。要说全真七子与武当七侠,马钰和宋远桥倒有那么几分相似。忠厚朴实,修为较深,不宜动怒的老好人形象的大师兄,其他再也没法对上号了。扯远了
俞莲舟正式出场,是张翠山和殷素素海外归来,碰到武当和昆仑与天鹰教动手。此时他料到五弟必有难言之隐,于是希望从长计议。第一次描写他性格“为人深沉,喜怒不形于色”,但他看到五弟,“眼眶中充满泪水”,足见兄弟之情深。
俞莲舟初见殷素素,并不满意。见到殷素素作弄西华子,“心想这女子果然邪门,可不是五弟的良配”,听着殷素素和天鹰教人谈笑,“心中很不乐意,微皱眉头,却不说话”,得知龙门镖局老小为殷素素所杀,“目光中流露出极度痛恨的神色”,接着又听殷素素说要死不认账,“脸露诧异之色,向张翠山瞧了一眼,心想这样的女人你怎么能娶她为妻”。随机教训了殷素素一顿。此时俞莲舟与殷素素的关系可能已经到了最低点,但殷素素走开后,他没有多问,只说“天大的祸事,二哥也跟你生死与共”。“心下里打定主意,便是自己性命不保,也要护得五弟一家周全。”实在是至情至性之人,注意,俞二侠可没有上帝视角,
他和殷素素相处十余日后,觉她本性其实不坏,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张翠山成婚十年,气质已大有变化,因之初见时对她的不满之情,已逐日消除,觉得她坦诚率真,比之名门正派中某些迂腐自大之士,反而更具真性情。
这也算是说出了我们读者的心声吧,这里看出俞莲舟这个人很灵活,很知变通,没有那些自居名门正派的人之迂腐。
而对无忌
俞莲舟潜心武学,无妻无子,对无忌十分喜爱,只是他生性严峻,沉默寡言,神色间却总是冷冷的。无忌心知这位冷口冷面的师伯其实待己极好,一有空闲,便缠着师伯问东问西。他生于荒岛,陆地上的事物什么也没见过,因之看来事事透着新鲜。俞莲舟竟是不感厌烦,常常抱着他坐在船头,观看江上风景。无忌问上八句十句,他便短短的回答一句。
……
无忌道:“唉,义夫这般胡乱杀人,那就不该了。”俞莲舟大喜,轻舒猿臂,将他从殷素素身前抱了过来,抚着他头,说道:“孩子,你知道不能胡乱杀人,二伯很是欢喜。人死不能复生,便是罪孽深重、穷凶极恶之辈,也不能随便下手杀他,须得让他有一条悔改之路。”
长辈满满的慈爱与期待
相比于莫声谷和殷梨亭,他此时并没有为了兄弟之情而失去道义。
殷梨亭道:“五哥放心,龙门镖局护送三哥不当,害得他一生残废,五哥便是真的杀了他镖局满门,也是兄弟情深,激于一时义愤......”
俞莲舟喝道:“六弟,你胡说什么?这话要是给师傅听见了,不关你一个月黑房才怪。杀人全家老少,这般灭门绝户之事,我辈怎可做得?”
有情、有义,这不矛盾。
张翠山死后,俞莲舟应该是极度的痛心的。他本来决定便是自己性命不保也要护得张翠山一家周全,可是全成了泡影。书中并没有单独描写俞莲舟的心情,但是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时候有这么一段
俞莲舟不愿殷天正一世英名,如此丧命,又想到张翠山与殷素素......
即将大功告成之时,明教众人开始念诵经文,此时又给了俞莲舟一段内心独白
俞莲舟心道:“这几句经文,想是他魔教教众每当身死之前所要念诵的了。他们不念自己身死,却在怜悯众人多忧多患,那实在是大仁大勇的胸襟啊。当年创设明教之人,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只可惜传到后世,反而变成了为非作歹的渊薮。”
为什么不给大师哥宋远桥,不给跟张翠山关系最好的殷梨亭,偏偏给俞莲舟这段描写?因为俞莲舟是唯一一个跟张翠山一家相处过的人,于邪魔歪道是有着自己的思考的。张翠山与殷素素死后,整个武当派包括修为极高、之前毫不在乎的张三丰都对明教天鹰教痛恨至极。只有俞莲舟没有对明教心存偏见,他心中明白明教有狭义之人,也有心术不正之人。
俞莲舟悟性足够,又经历了这些,他的境界已在武当其余六侠之上了,这是他最终能成为白道领袖的原因
看看俞二侠的高手风范
刚出场就有人怼:
西华子冷笑道:“俞二侠这一招如封似闭的推搪功夫,果然高明的紧啊。”
……
西华子见他听了自己这两句话后,眼皮一翻,神光炯炯,有如电闪,不由得心中打了个突:“我师父和掌门师叔是本派最高强的高手,眼神的厉害似乎还不及他。”俞莲舟眼中精光随机收敛,淡淡的道:“西华道兄如有什么高见,在下洗耳恭听。”西华子给他适才眼神这么一扫,心胆已寒,转头道:“师妹,你说怎么?难道高蒋二人的事便此罢手不成?”
侮辱恩师?一个眼神让西华子心胆已寒,西华子是什么人,“昆仑派中备份甚高,武功又强”,俞二侠一个眼神搞定
其他门派来为难张翠山夫妇
俞莲舟抱臂而立,自左而右的扫视一遍,神色冷然,并不说话。
中间的一个黑衣汉子右手一摆,众人忽地向两旁分开,各人微微躬身,手中兵器刃尖向地,抱拳行礼,让出路来。俞莲舟还了一礼,昂首而过。
武功上,改进虎爪手,连张三丰也说“算得上是一门绝学”
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宗维侠乘人之危
他见俞莲舟兀自犹豫,大声说道:“俞二侠,咱们六大派来西域之前立过誓。今日你反而会护魔教的头子吗?”俞莲舟叹了口气,说道:“此刻任凭于你。回归中原以后,我再领教宗二先生的七伤拳神功。”宗维侠心下一凛:“这姓俞的何以一再维护于他?”他对武当派确是颇有忌惮,但众目睽睽之下,终不能示弱,当下冷笑道:“天下事抬不过一个理字,你武当派再强,也不能恃势横行啊。”
俞二侠:现在你敢动他,回去我打死你
宗老二:你……你……你要讲理的呀
最后来说俞莲舟的武功
七侠第一。分成好几个阶段
之前的不多说,张翠山冰火岛归来,武当山上,俞莲舟自己估计宋远桥可以和一个少林神僧战成平手。按照武当七侠俞莲舟第一的话,俞莲舟此时的武功应该略胜于三大少林神僧(粗略估计是内力稍逊外门稍胜)。而之前被玄冥二老之一打伤,武功自是逊于二老不少。
光明顶之战。此时离武当山逼宫事件应该过去了将近十年。此时宋远桥能在招式上跟殷天正打成平手,若是拼内力,我倾向于宋远桥略胜殷天正(毕竟殷天正年事已高)。这样看来,俞莲舟的硬实力应该至少是已在法王之上了。
继续看,灭绝师太准备跟张无忌对打,俞莲舟敏锐判断出在场无人敌得过张无忌。但灭绝师太“虽见张无忌武功了得,但想都是各派与斗之人太过脓包所致”。从其后战斗场面来看,二人的差距还真不小。之前张无忌打了那么久,灭绝师太竟然看不出来。
大致可以判定,俞莲舟此时很有可能是光明顶大战时武功第三,仅次于张无忌和成昆。
最后,少林寺大战。太极拳破掉九阴白骨爪,随后战平周芷若。他最后已经洞悉了周芷若的功力,后来如果再战,周芷若定然也不是他的对手了。此时他的武功应该仅次于张无忌和成昆了,我个人认为他应该在少林三渡和玄冥二老之上了,应该稍逊于成昆。我一直幻想这样的场景:殷天正死后,俞二和张无忌殷梨亭一起,摆出真武七截阵法,秒了三渡。
纵观俞莲舟的人生,可以说在武侠中几乎完美。兄弟们觉得如何?。
经jrs们指正,我当时看书没看仔细,对后面三渡的实力判断有误,应该是后面金刚伏魔圈的三渡一个人扛杨逍和殷天正,两个对付张无忌。这样的话俞二侠武功可能不会在三渡之上,但是无忌和二侠六侠摆上阵的话对付三渡应该还是轻松的。但是俞莲舟实战应变极强,有网友认为是郭靖、萧峰级别的实战高手。
还有一点想说的,有人说俞莲舟心狠手辣。这一点我不能认同,他一开始确实有这种暴力倾向,但是张三丰教的好,把他引上了正道。🐯爪绝户手是他创的,招式狠辣,但是只在很少很少时刻用,比如六大门派来找武当晦气,比如关键时刻的救命,这就同郭靖在射雕末尾所思考的一样,“武功并无善恶之分,端在人为,为善即善,为恶即恶”“不能因为遵守小信而误了大事”。除恶就该用杀招!
面对宋青书,俞莲舟没有丝毫手软,直接爆头。这算不算残忍?我觉得不算,宋青之前不仅坏了门规,还杀了师叔,并且竟然还想把武当派自己的父辈们一举端了,这欺师灭祖的行为还不够?后面又手段残忍直接杀了不少豪杰,已经成为武林一大祸害,这个时候再心慈手软,下场就是《书剑恩仇录》里的马真!俞莲舟丝毫不婆婆妈妈,该杀就杀,这才是真英雄豪杰。
用户0295357283
· 广东张翠山亲口说的,二师兄第一
等待邀请
· 浙江交朋友就要交这样的,不会什么都没弄清楚就劝你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