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调查 在B站做了一系列介绍世界未破悬案的视频,其中1989年日本福岛县女教师宿舍便池男人怪死案,不仅至今未找到凶手,本案最大的特点是死者死亡的方式非常离奇。今天我就对于此案阐述我的推理和看法。
请大家先看一下视频,了解一下will提供的关于本案的所有信息。
在开始推理之前,首先想说的是:本案是客观发生的案件,无论真相是什么,它都非常的怪异和反常。因此,你可以不认同我的推理和结论,但是不应该是出于它看上去太怪异了。请记住,真相本身一定很怪异!
1、死者是进管道之前还是之后死的?怎么死的?
如果死者在之前已经死了,那么根据验尸报告,也只能是冻死的。把一个人在无反抗状态下冻死是非常困难的,且死后再塞进管道,死者的后背因为没有穿衣服,必定有擦伤,且死者进入管道后无法把双腿摆成蜷缩装。因此可以肯定,死者是先进入管道,再冻死的。
2、死者是自己进入管道的还是被人放进去的?
如果被人放进去,同第1点,背部应有明显擦伤,与验尸结果不一致。如果死者是先被迷晕再放入管道的,因为管道深度只有107厘米,必须在死者的头部触及管道之后,再往室内方向推动至少70厘米,不可能没有被动的擦痕,或者后颈部因为承重造成的淤伤。因此,死者是清醒状态下自己进去的。
3、除了死者,必定有至少第二人在场。
这个第二人在死者进入之后把井盖盖上了。死者进入管道的动机有可能是头盔吗?不可能,否则他的帮助者帮助他盖上井盖是违背逻辑的。因此这个第二人是死者的协助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是胁迫者几乎占据了所有的可能。
4、死者在进入管道前,上衣和鞋子就已经脱掉了。
否则不可能扔上去一只鞋子,在管道内部也没有张开手臂穿脱衣服的空间。死者为什么在胁迫着的胁迫之下脱掉衣服和鞋子?这说明死者的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冻死死者。
5、凶手为什么允许死者把衣服带进管道?
这一点在之后的推理中还将涉及到。在此,先给出的结论是,凶手知道死者在管道中无法把衣服穿上,因此是否把衣服带进去并不影响凶手达成目的。
最终,死者在管道中为了最大程度保持体温,将衣物环抱在胸前。
6、凶手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杀人方式?
凶手采用的这种杀人方式,首先最大程度降低了透露凶手自身的信息。其次,非常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代表着强烈的“羞辱”和“折磨”死者的意味。类似于“让你在粪便中死去”,“让你在黑暗寒冷的绝望中死去”“让你以一个变态的身份死去”等。
这说明凶手和死者有很深的仇怨,同时说明凶手的荷尔蒙水平还比较高,把对凶手强烈的憎恨和鄙夷一定要化作对他强烈的报复和羞辱才能作罢。之后还会说到,凶手在这个杀人方式的设计中,体现了一定的反侦察的智力,结合来看,凶手的年龄在20岁到30岁之间,接受过一定的教育,有一定的生理学知识,本地人,对当地的人和地区都相当熟悉,是死者的朋友,且有很深的交集。
7、鞋子——整个案件最关键的地方
7.1为什么一只鞋子在管道内,另一只在很远的河床上?
首先,按照常理,无论发生了什么,两只鞋子处在同一个地方才是最可能发生的情况。凶手只允许死者带着一只鞋子下去,或者凶手自己只扔下去一只鞋子,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行为。
现在来想象一种情况:死者在井盖旁脱下鞋子,一只被扔进管道,另一只被凶手扔到远处的河床。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怕鞋子留在地面被人发现,为什么不都扔进管道中?所以,鞋子很可能不是在井盖旁才脱下的,而很可能是在远处的河床上。死者在河床上就脱掉了衣服和鞋子,然后一起往管道走去。由于凶手并没有阻止死者携带东西,死者选择了携带衣服,而没有选择携带鞋子(后面会再分析为什么一只鞋子进了管道)。原因很简单,死者携带鞋子并不能起到保温作用。
7.2女教师的供词
女教师说回家发现管道中有一只鞋子,然后去室外一侧打开井盖,发现尸体。这是非常可疑的。一般女性在家中发现不属于自己的物件,第一时间绝对应该直接寻求他人帮助。
7.3鞋子的位置
这是本案最关键的地方之一。管道中的鞋子在室内侧,也就是死者头部,而非在室外侧,也就是死者脚部,这是为什么?
如果鞋子是凶手丢进管道的,很难丢到室内侧。如果是死者自己拿到头部的,目的是什么?更容易被回家的女教师发现?管道中只有一只鞋子已经很奇怪,加上出现在头部侧,发生这样情况是随机的没有意义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7.4如果。。。
鞋子出现在室内侧,最可能最符合逻辑的解释是,鞋子是在室内被丢进去的,然后停留在了已经死去的死者头部!以死者的身形可以从直径36里面的室外口进入,他的鞋子哪怕是从头部竖着进入被20厘米长封住部分的室内口进入,是完全可能的。
8、女教师的完美计划
女教师为什么要把鞋子从室内丢进管道?这就涉及到她原本的计划以及这个计划的一个致命的疏忽。
原计划是:
把死者在自家管道内冻死,利用天皇去世放假的四天回家,28号回到家,在上厕所时发现死者然后报警。让全村人知道他的惨死,可能再顺便安上一个变态的罪名。
9、为什么选择自己家?
死者进入管道后直到冻死,过程中间能扛住多长时间是难以确定的。如果选择别人家,无法确定这家人放假期间哪天会在家。如果有人回到家时死者还未死亡,立即呼救,则凶手就暴露了。这是凶手绝对不能允许出现的情况。因此,选择自己家里是非常符合犯罪心理的。
10、女教师的致命疏忽
这个疏忽是:当女教师回到家中,向管道下看去,发现太暗了根本看不到人!这时候怎么办?依旧找人来看?不行,如果有人也从室内往下看,什么都看不到,等于不打自招。
11、女教师当时的心理活动和应对之策
怎么办?房子是不能再住了。必须报警。可是“我”是怎么发现异常的呢?
这个时候往下仍一个自己的东西是不行的。只能扔一个别人的东西。扔第三者的东西?那不是更加奇怪吗。只能扔一个死者的东西进去。死者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到并且扔进去?答案就是现在还在河床上的死者的鞋子。
于是,女教师返回了河床。河床在案发很久之后才被找到另一只鞋子,说明那里人迹罕至,加上可能植被茂盛,不仅是当初胁迫死者脱衣的好去处,也是鞋子经过四天放假不被发现的原因。这也解释了女教师为什么只拿了一只鞋子——完全没有必要拿两只。
12、鞋子还不够
好,现在管道里有了一只鞋子,可以从地面看到了。此刻女教师面临的问题是:光有一只鞋子就把同事相亲们喊来,如果不足以喊来人呢?如果只被当成是有人私闯宿舍呢?如果死者的尸体不被发现呢?那她还继续住不住呢?
想到此,女教师只好以鞋子作为自己到室外揭开井盖发现尸体的由头。这就解释了女教师的反常动作,作为一名女性在发生这样的事情之后居然自己去揭开井盖。请再次注意,她发现鞋子后的第一反应不是发生了入室事件,而是坚信管道里还有其他东西,这是绝对不合常理的。
至此,案件发生过程已基本解开了。
14、关于凶手
关于凶手:根据推理,女教师是凶手之一。她的男友也是凶手的可能性极高。女教师完全符合我对于凶手的心理侧写。她也没有不在场证明。所谓放假回家,不仅没有被警方进行证据调查,还成为了这个杀人计划的最佳实施时机。
15、死者被胁迫的原因猜测
根据常理,被胁迫自杀并不容易。可想而知,凶手一定掌握了对死者很致命的信息。死者在当地前途一片大好,人设也很正面。如果这时死者的某个秘密被凶手揭露,不仅名声和前途尽毁,甚至连累家人。这可能跟之前对女教师的骚扰电话有关,也可能跟选举等事情有关。如今已经不得而知。
16、日本警方
日本警方在这个案件上的办案能力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尤其是一开始就得到了一个很容易发现不合理的解释:死者偷窥。除了警方本身能力欠缺外,女教师在案发后很可能扮演了一个被偷窥受害者的形象,从而影响了警方的判断。
17、案件大致过程重塑
1)24号之前,女教师已得知有四天放假,发现是实施此计划的好机会,于是把机会制定好,准备实施。
2)24号到25号之间,等待死者开车回到附近,以涉及私密事件为由,与男友一起将其约到人迹罕至的河床植被中谈话。揭露某个秘密,以此胁迫死者脱掉衣服和鞋子,往自家外井盖出走去。过程中死者拿着衣服以抵抗寒冷,但是没有拿无用的鞋子。
3)死者在凶手注视下进入管道中。凶手盖上井盖离去。死者在管道中因寒冷将衣服抱在怀中,双腿蜷缩,直至冻死。
4)女教师随即离开该地,28号上完课回到家中,发现无法辨认管道中异常,于是去河床捡起一只鞋子并投入管道,再去室外揭开井盖“发现”死者。